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化自信视域下职业教育国际化拓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不足,未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中的价值;忽视顶层设计,缺乏与中国文化输出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方法论.据此,提出了文化自信引领下职业教育国际化拓展的路径:立足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指向科技经济前沿,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师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对高校教学变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国际化发展中教学变革具有教师的教学创新、学生的学习革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树立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师资结构;注重民族化的文化传承,培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文化自信;打造特色化的国际课程,推进创新型教学项目的开发合作三方面教学变革路径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技术、信息都在迅速发展着,国家对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极为需求,随着国际化逐渐进入我国的政治、文化等领域,具备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而我国高校目前的状况还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高校应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使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趋近"多方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于乐乐 《海外英语》2020,(8):174-175
在"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外交战略背景下,为切实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指示精神,结合该校国际化发展的定位,进一步提升该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和层次,该校公共英语系为"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开设《多维视阙下的全景中国》课程,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梳理和解读,不仅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更多以中青年为主的"知华""亲华""友华"的急需人才,更为我国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扩大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对我国高校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及困境,认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应对策略是人力资源的国际化、物质资源的国际化和精神文化资源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赵婉  郑义海 《高教论坛》2023,(8):80-83+97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6所“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遵循、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运行方式、以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目标、以提升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的逻辑构架,形成了以集成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融合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的全方位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浪潮之下,学生国际流动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通过构建“制度与经费双保障、教师与课程国际化双支持”的学生国际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调查数据,研究地方高校在学生国际流动中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制度与经费保障对于地方高校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学生规模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受到教师背景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的影响,海归教师在教学与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发展,课程国际化则是地方高校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多元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校提升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发展的应然表达,而且是文化强国的必然诉求和高校文化创新功能的本然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必须分析高校提升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现实基础,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文化育人功能、高校的崇高文化使命和根本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生国际化流动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国际化流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顶层设计规划、"一境四同"、发展学生双向流动模式、建设校园国际化氛围的设想,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以期在研究中探索促进学生国际化流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新时期。组建一支优秀的国际化办学管理人才队伍,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意义重大。通过研究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与内涵,将大学国际化办学管理队伍塑造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有力的跨文化管理者以及自信的中国文化摆渡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反思——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文化霸权为特征的西方新殖民主义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基于文化不自觉的单一性、单向度问题威胁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权安全和自主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从制度移植转向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2.
理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有三种逻辑。从历史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从现实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强国时代的文化自觉;从理论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基因符号的文化传承。在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本土化、大众化、课程化使其在广东高校的传播成为可能。推动文化自信广东高校传承模式需要构建广东高校文化自信传承的话语体系、广东高校"互联网+文化自信"的传播模式以及广东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外交必须在与大国消弭分歧,与邻国实现安邻、睦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外事工作,即高校的国际化工作必须首先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其无疑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软实力"战略中的"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高铁"走出去"为先导,中国制造业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与高速铁路相关的行业研究型大学之一,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服务产业"走出去"和我国教育外事战略,为促进和丰富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外事工作中的人文交流以及中国外交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作为国际化在高教领域的显著表现,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本文基于对一项中美大学生交换项目的长期跟踪研究,分析8名美国学生在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经历及其对参与者文化理解与包容度的影响。本文报道以每月跟踪访谈为主,其他数据搜集方式包括问卷、学生日记、各种非正式交流。研究发现,留学期间受访学生逐渐克服了原有文化定势,尊重文化"他者",形成了更"国际化"的个人意识与态度。研究也显示,个人、高校与社会因素影响了学生自我认知的改变,包括个人能动性、学校支持与校外经历。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亟需进行国际化专业建设,以推动自身发展,增强国际教育服务与贸易的竞争力。通过对高校国际化专业建设现状的介绍与分析,从政府部门和高校在国际化专业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校国际化专业,从而为高校国际化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1所中国重点高校的数十项国际化指标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中国重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中国重点高校在教育输入指标上的表现优于教育输出指标,反映中国重点高校主要将国际化作为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手段;一批重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受学科特点或地缘、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各具特色;不同层次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存在差异,总体而言,"985"高校优于"211"高校,"211"高校优于其他高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学界还较少论及。对此,文章提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策略”:应坚守教书育人这一初心;应与一流课程建设紧密融合;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在课程和专业教学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下,教学实践中当做好国际理解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跨文化教育与文化自信教育相结合、使命教育与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大学通过实施全面、在地国际化教育理念,开展全英文(双语)教学,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内在化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多维度营造发展氛围等举措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地方高校可以选择以提升全体学生国际化素养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内在化制度建设为抓手,解决国际化教育内驱力不足;以一体化课程建设为核心,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全英文授课内培教师为重心,撬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水平是大学能力和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际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经费收入对大学国际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财政拨款、专项经费投入和事业收入等分别对国际论文发表、国际会议参会人数、来华留学生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重大专项来支持大学国际化发展;还可鼓励大学多渠道筹措经费以提升经费规模。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存在一定的理念误区,主要问题是认识不到地方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存在,源于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服务范围,因此,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应充分挖掘与凸显地方文化,做好地方文化认同建设,这应成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立足点。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文化目标是回归本土,通过国际化为自身办学寻找出问题,由此建构地方高校的文化主体性,促进海外对中国地方文化丰富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真正了解,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