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倦怠的产生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社会影响等方面具有严重的危害.针对此危害,从树立正确观念、优化教学条件、建立激励机制及构建社会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旨在为缓解和消除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教师的情感衰竭程度比较高,去个性化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也很高;工作6-10年是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在性别、职称、是否重点学校、是否班主任存在差异,但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而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更加特别。职业倦怠不仅会导致教师没有工作热情,而且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作者对造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作分析,为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4名被试的职业倦怠水平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女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体育教师;2)不同年龄的中学体育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等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3)学历不高的中学体育教师的成就感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学历较高的中学体育教师;4)中学体育教师的自尊与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5)自尊可以作为社会支持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已经产生职业倦怠现象,但整体上并不严重;职业倦怠程度随教龄的增加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教龄6~10年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严重的阶段;学历、职称是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理论与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 职业倦怠(jobburnout)指个体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与人际关系紧张源产生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对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研究发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之中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与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与成就感下降。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并不严重,但有些体育教师已表现出职业倦怠倾向,如不加以有效的控制与缓解,很可能就会导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本文从学校、社会以及体育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提出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高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离开教师岗位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尤其是体育教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更多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出现了职业倦怠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及特征,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专业特点以及压力源与其他专业教师有很大不同,因此,导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也与其他教师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研究表明,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长期的、负面的社会刻板印象,由于体育教师没有得到所在学校应有的重视、理解和支持,自我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而缺乏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而产生的一种对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失落、不平、甚至自卑的情感体验,进而导致消极对待工作的不良心理状态。这既是体育教师区别与其他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也是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社会环境、学校情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预防和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很多中学的体育课都无法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师并不能够在中学校得到骨干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无法获取职称评定等,这无疑是给体育教师一种沉重的打击,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使其产生了职业倦怠问题,这一问题最终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教师在社会转型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了教师的焦虑、职业倦怠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的育人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4.
调研表明,某市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同程度或不同时期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较普遍.职业倦怠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教学质量.探究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消解之策,对提高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研究,教师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体育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都希望 学生可以享受到较好的教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 态,使学生可以健康成长。通过阶段调查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语 言的应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尤其是体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本文研究中学体育课堂教师语言运 用的重要性,通过研究调查了解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 情况,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语言使用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抵制与消极心理、教学水平下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课改的不确定性、学校的绩效主义、社会的高期望以及教师的角色冲突等因素,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根源。我们应该采取体育教师主动参与、加强学校人文关怀、体育教师自我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和实现自我超越等相应对策,以解决体育教师所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专业特点以及压力源与其他专业教师有很大不同,因此,导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也与其他教师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缓解和预防职业倦怠的对策,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论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病。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教育观念冲突、低成就感等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化解,逐渐耗损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导致了职业倦怠的产生。职业倦怠危及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质量,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更是不可忽视,亟需寻找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