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专业特点以及压力源与其他专业教师有很大不同,因此,导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也与其他教师  相似文献   

2.
张先波 《西北职教》2007,(10):15-15
职业学校办学经历了低谷、高峰交互出现的现象,再加上生源和专业设置不稳定性,长期在一线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心理。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管理难度大,职业学校生源大部分是学业成绩差或不良习惯多的学生,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激励的反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二是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在短期很难  相似文献   

3.
陆斌 《考试周刊》2014,(82):12-12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体育教师的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工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地位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待遇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体育教师承受很大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本文从职业倦怠的原因入手,展开分析,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而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更加特别。职业倦怠不仅会导致教师没有工作热情,而且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作者对造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作分析,为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5.
邓公明 《辅导员》2010,(6):29-30
职业倦怠这个词最先是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感。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而职业倦怠的情况存在于各个行业,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  相似文献   

6.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处于压力情境,工作中超负荷付出,在与他人相处时由于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调查表明,教师是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而且教师的压力还有渐逐增长的趋势。农村小学教师由于身处农村,职业倦怠有其特殊性。从成因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1.教师职场的压力。在农村,小学教师和其他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离开教师岗位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尤其是体育教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更多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出现了职业倦怠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及特征,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据研究,教师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体育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映。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长期累积与发展的过程。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危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来缓解和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以下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产生于对专业工作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致使精力枯竭;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机械重复、没有创新,教师工作热情枯竭而产生职业倦怠。学校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提高其工作效能感,尊重其教学自主权,为其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激励教师产生工作动机、形成职业自觉,从而避免和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郑洪超 《考试周刊》2013,(19):20-21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感到无工作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成效和未来职业发展。文章分析了成就感缺失的原因,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探讨了提高中职专业教师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职业倦怠是因为长期处于同一岗位,所出现的情绪低落、职业热情衰竭的综合职业症状。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来源于家庭、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等方方面面,与持续上升的工作压力以及千篇一律的工作方式息息相关,如果不能及时克服职业倦怠,它将会影响教师个人健康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1.职业艰辛教师职业需付出大量的体力以及脑力劳动,是一种双重耗能工作,教师每天都需要在课前备课、准备教学资料,课后则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在面对不同价值观念或对新旧价值观念进行调适时,必然出现心理冲突,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挫伤了政治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教师强烈的角色意识,又迫使他们时刻压抑和满足职业需要。这样的反差容易造成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心理负担导致职业倦怠。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影响,它长期影响着教师的敬业态度和精神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育人质量。必须预防和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释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心理反应。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因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大等主客观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症。而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他们的这种消极心境和态度,不仅损害着自身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也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品质和发展。鉴于此,本文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谈起,结合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期避免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态,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而复杂的群体,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易导致教师产生身心健康问题,而且也导致教师的职业成效降低,从而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文章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理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流行病,教师因为工作性质本身对于情感投入的强调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而不幸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由此造成了各种恶果——教学效果不彰、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身心受损、教师病假不断、教学秩序混乱、医疗支出大增等等。本文拟从职业倦怠的实质、危害、产生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严重地影响着档案人员的身心健康。导致档案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职业、组织、个人四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杨建湘 《教师》2012,(13):110-111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心理,在工作中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效率降低,只是依仗一种惯性或迫于某种约束来工作。有研究表明:教师作为一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之一。而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由于其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诸多因素,更须谨防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一、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理论与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 职业倦怠(jobburnout)指个体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与人际关系紧张源产生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对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研究发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之中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与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与成就感下降。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在影响教师心建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职业倦怠则是一个核心因素。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学佛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严重的紧张状态,是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付出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是承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而中学教师则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的对象日趋复杂,职业倦怠已成为威胁中学教师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