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课参考资料程光弟,黄晓薇(一)一、小棒游戏真快乐(配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帮助儿童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熟悉10以内数的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儿童动脑动手,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2.
课题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操作内容】 1.摆图形片,边摆边数数;用小棒摆熟悉的图案。 2.摆图形片比大小;一一对应摆,比多少,摆小棒比长短。 3.摆学具,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10以内的数以及它们的组成。 4.小棒首尾相连摆,或不同的图形片相间摆,边摆边说数序。 5.用学具操作说明“加上”、“减去”的意义,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已经积累一些认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数、读数等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一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意义、顺序和大小。在教学中,教材首先通过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10根小棒可以看作10个一,1捆小棒可以看作1个十,进而理解"10个一就是1个  相似文献   

4.
初小算术第五册(暂用本)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千以内的数和千以内数的笔算全册教材有以下几部分: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千以内的计数、数的组成和分解、数位、数的写法和读法,为学习千以内数的口算和笔算四则做好准备。开始先用小棒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明确10个百是一千。接着通过例2、例3学会一千以内的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脑,促进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1、在认知的生长处,实施动手操作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开放性的,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 3=12为例:(1)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⑧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2)①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3)如果教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通过以...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并日益显示其积极作用。本文欲就如何组织指导学具操作活动作一初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安排和组织操作活动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供操作材料———具备结构性所谓有结构性 ,就是提供的材料 (学具 )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 ,反映不同的事物事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向 ,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 ,认识 10以内的数时 ,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片等 ,还可以有直尺等 ;认识 11——— 2 0以内的数 ,提供给学生的小棒 ,是…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小朋友们,最近金砺实验小学举行了一次体操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学生做操的图片),你们能估计一下,这所学校大约有多少个学生吗?生1:1000人.生2:800人.生3:1200人.师:大家估计的数目都不相同,到底谁的最准确呢?我们等会儿再来验证.前面我们学习的都是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要认识更大的数(.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接着出示一根小棒)这是1根小棒,(又出示9根小棒,给生4)你来握一握、估一估,这里有多少根小棒?生4:我认为这里有10根小棒,因为我握了一下,觉得这里应该有10个1根这么多.师:你的想法挺不错.我们来验证一下,1根1根地数:1,2,…,9根,(赞赏地对生4竖起大拇指)你真棒,只有1根之差.9根小棒,再放进1根就是10根,把它们捆成1小捆,这就是1个十(.又出示100根小棒)谁来握一握,估一估?学生跃跃欲试.生5:我认为这里有100根小棒.因为我自己也有100根小棒,握上去好像差不多.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能记得这么清楚.我们来验证一下,1小捆是10根,我们10捆10捆地数,10,20,…,90,100,把它们捆成一大捆,这是1个百.几个十是10...  相似文献   

8.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数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以便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案例一:师:请同桌两人把你们的小棒混在一起,一人数出100根小棒,另一个看他嘴里数的与手中实际拿的小棒根数是否一致。开始。(同桌同学开始合作数数,我也开始了行间巡视,但却发现由于学生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1至2页,练习册第1页。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计数单位“百”。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百以内的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数的数法。 教具学具:磁性板,100根小棒,小棒图。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月刊》主办的“好课多磨·数学名师演绎课堂新经典”活动中,有幸执教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这节课里面有一个环节是精心设计的,没想到它却成了我的“招牌菜”。片段重现(一):师:想知道一号杯小棒的准确根数是多少吗?大屏幕上告诉了我们具体数目,(屏幕显示小棒图:  相似文献   

11.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因为“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重点是11~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它是以后学习、掌握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最基础的内容。下面试举几个教学片断,就教学中如何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逻辑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谈谈自己的认识。片断一:摆小棒。让学生数出11根小棒,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是11根?生1:1根、1…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第一册“4的认识”。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4,理解4的含义,掌握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4的主题图、计数器、学具箱、卡片、投影器、小棒。  相似文献   

13.
【课题】数100以内的数。【教具与学具】幻灯机;火柴棒100根;大计数器;皮球(或红花,每组一个);小计数器(每人一个)。【教学步骤】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教学的顺序是:①教师取10根火柴棒于幻灯机上,一根一根地数,每数一根即带领学生在计数器个位上拨一颗算珠,数到10根就将火柴棒收拢成一堆。然后问:“这(指这堆火柴棒)是几个十?”“一个十有几个一?”问后,教师将收拢的火柴棒打散让学生观察,与此同时,教师板书:10个一是一十。②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口述:10个一(指着刚才打开的十根火柴棒)是一十(立即收拢火柴棒成一堆);一个十(指着收拢的这堆火柴棒)是十个一(又立即打散)。这样反复两次,然后带领学生边拨计数器边口  相似文献   

14.
张艳超 《江苏教育》2008,(18):36-38
“11~20各数的认识”是苏敦版国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伸,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数的认识基础。通过教学11~20各数的直观认识,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和“+”,初步体会十几和20的含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安排,即1~5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这是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最重要的基础,让初入学的儿童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1.相对集中安排1~10的认识.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逐一认识10以内的数的做法,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先把1~5集中起来学习,再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最后单独学习10.这样安排,既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如,5以内的数由于数小,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这些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把5以内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由于数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又是一个重要的数概念,相对来说要比前面所学的数困难大一些,因此教材单独安排了10的认识.2.认数与计算穿插进行,紧密结合.教材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其基本特征是:认识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或直观...  相似文献   

16.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下简称“10以内”)犹如数学知识长河的源头,是儿童跨入数学门槛时首先接触的课题.现从教法上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这册教材包括下列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重点是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这是学习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学本册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注意图文的选择,使学生爱学易懂.初入学的儿童,从以游戏为主的活动,转为以有计划的学习为主导的活动.从心理上和学习的方式上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因此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思维来引导学生学习.本册教材选编了一些儿童感兴趣的图文,特别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与分类,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数学实践活动。其中2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将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形成数概念,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重视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本册教材根据当前入学儿童已有的基础知识,先集中认识1—5各数,然后认识0;6—10的…  相似文献   

19.
【片段一】"100以内数的认识"师:现在请小朋友用小棒表示"76"这个数。(学生操作,但每人只有20根小棒,于是纷纷寻找合作伙伴完成操作。突然,一学生举手)生:老师,李丽不合作,她在玩水彩笔呢!(突发情况出现了,李丽不仅不生气,不害怕,还偷偷地笑)师(亲切地):李丽,有什么开心事,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教学中,为小学生购置或指导他们自制“学具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数学二册里的教学内容多,许多知识宜借助学具学习。因此,我们可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制一个学具袋,袋中学具内容与简单制法如下。 1.小棒。取用小树枝、小竹棍,制成长10cm、直径0.3cm的小棒100根,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给小棒上色。然后每10根一捆,用橡皮筋箍好,放入学具袋。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计算。此外,它对于学生学习“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