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物理“电阻”一节中指出: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中物理“电阻定律”一节中又提出: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教学中直观地将上述结论用实验演示出来。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物理现象与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是高中物理第二册《电阻定律》一节内容中的重点。在教学中,作者用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铁丝C、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康铜丝B及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A等三种不同温度系数的材料制作如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增强学生理解电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电阻定律”一节中,提出了“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教学中直观地将这一现象演示出来,对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习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题 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相似文献   

5.
电阻定律的授课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运用相关仪器装置的演示和讲述,理解电阻是描述导体的性质,而电阻率描述的则是导体材料的性质,同时也知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电阻率的材料的应用以及了解超导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均正 《中学理科》2009,(11):34-35
(2009年全国Ⅰ卷24题)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与金属材料的电学特性有很大的不同,如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一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半导体“掺和”的考题一般难度较大,2008年许多省市就选择了这类题作为中考压轴题.  相似文献   

8.
新编高中<物理>第二册(试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十五章恒定电流第二节<电阻定律电阻率>一文中提到电阻温度计和配图,学生较感兴趣,但课文中介绍较少,故同学们大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我们将有关材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制成的.它利用各种金属电阻做成感温元件,通过测金属的电阻来确定温度,而电阻的测量通常用惠斯通电桥.电阻温度计使用的金属有铜、镍、铂、铂铑合金等,其中铂的性能最好,所以铂电阻温度计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9.
所谓伏安特性曲线,是指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对电阻固定的导体,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但实际上,由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灯泡中的灯丝,随着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丝温度将升高,灯丝的电阻率增大,导致灯泡电阻增大,所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包括含二极管电路和白炽电灯电路,由于这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再是线性的,所以欧姆定律及电路的特点一般也不能再直接使用,故求解这类问题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讲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电阻定律电阻率”时,在复习初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了电阻定律,同时引入电阻率的概念,然后给出几种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但是,教材中为何给出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率?电阻率与温度之间有何关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自制了导体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演示装置,通过实验来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题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所示为某个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J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P为图线上一点,  相似文献   

12.
以下是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A卷)第24题内容:24.(15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0C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与金属材料的电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如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一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半导体"掺和"的考题难度一般较大,08年许多省市就选择了这类题作为中考压轴题.  相似文献   

14.
1.常量和恒量的概念 常量是指在某些条件下或存一定范围之内保持不变的量.例如,电阻定律R=ρ l/S中的电阻率ρ和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表明不同的导体材料或者虽是同种材料但不同的环境下电阻率的取值往往不同.电阻定律反映的物理规律准确地表述为:对同一种导体材料而言,在同一环境下(温度以及湿度等)物体的电阻和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一、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实验设计 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构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且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一只正常发光的钨丝白炽灯泡,其灯丝电阻比不发光时要大得多。该实验所需器材:“220V,100W”电灯一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万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使用交流电流。电路图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16.
孟亚玲 《物理教师》2009,30(3):22-2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深化对电阻的认识.(2)理解和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有关.(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4)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废弃的100瓦白炽灯泡或者某些大功率电子管的灯丝与电池、示数电流表连成电路.通电后,用点燃的火柴烧灯丝.将观察到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变小,说明这时灯丝电阻逐渐变大.通过分析,得出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结论,进面推广到其它金属导体演示现象明显,一根火柴即可使电流表指针有的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电阻定律是《恒定电流》的内容。它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由于在初中时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故电阻定律内容属于发展和提高的范畴。电阻定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数,得出电阻定律。所以,电阻定律的定  相似文献   

19.
蔡洌群 《物理教师》2000,21(1):19-20
1“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的演示实验 “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系.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在初三物理课本p.85中提出的结论,并安排有一演示实验,就是用钨丝跟电流表、开关、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源,再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从而说明这一结论.这一实验器材个体多,装置麻烦,而且只能说明结论的前半部分.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关系,我对课本中“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的演示实验作如下改进,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灯泡L和去掉玻璃…  相似文献   

20.
电阻与温度     
同学们,你注意过吗?电灯的灯丝很少有正在发光时突然烧断的,通常是在开灯的瞬间灯丝被烧断,电灯不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来说,金属导体温度变化几摄氏度或十几摄氏度,电阻值变化不过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