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传奇     
《全国新书目》2014,(9):17-18
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历史角度、以传记的表述方式,讲述马铃薯如何被发现、驯化、传播到全球的图书。书中有许多关于马铃薯的传奇故事并配了部分插图,后半部分还写了马铃薯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和马铃薯的吃法,是一本轻松有趣的马铃薯传记、知识性读物、科普读物,适合马铃薯产业从业人员、学生及一般大众阅读。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又是合作的社会。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可以达到优胜劣汰;没有合作就没有协调,合作可以达到共同发展。因此,竞争与合作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一、竞争的形式及其作用传记期刊间的竞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对人力、物力、财力和信...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的我国文坛,作为纪实文学一种的传记文学(包括自传、他传、回忆录、访问记、日记等)的创作方兴未艾,同时,外国传记作品也大量被翻译介绍到国内,从而给我国文艺百花苑增添了春色。这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凡是接触、阅读过一些传记作品的读者,大概会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不少传记作品乃出诸新闻记者(或曾经做过记者)之手。要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例如穆欣曾是新华社特派员,写出了《陈赓大将》。刘白羽是作家兼记者撰写了  相似文献   

4.
说老实话,我没有想到,陶涵先生会写出这样一本颇见功力的蒋介石传记。《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美]陶涵著中信出版社定价:68.00元那是多年以前的事了。陶涵先生原在美国国务院中国科工作,退休之后,成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应哈佛大学出版社之邀,正在撰写蒋经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不过厚重浅薄精彩散淡而已。如果这话不错,那么,一个个业绩卓著的新闻人,当然就是一本本新闻教科书。值得庆幸的是,历史没有漠视和忽略他们——古今中外,出版过许许多多新闻人的传记。当我们把散落在书山书海里的新闻人传记集中起来,潜心阅读,就会  相似文献   

6.
陈凌 《编辑学刊》2002,(6):59-60
最近一直在思考翻译及与之有关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同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一举措对出版界和翻译工作者所造成的影响.起初这个举措限制了中国出版外国作品的数量,并且由于经济"市场化",翻译出版的通俗文学作品远比纯文学作品要多.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尔·盖茨的传记要比别的作品,譬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9日,由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与石景山图书馆合作成立的第一家中国传记图书馆在石景山正式揭牌。朱德元帅嫡孙朱和平少将等第一代共和国领袖后代向图书馆捐赠了老一代革命家传记图书。  相似文献   

8.
3月10日,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访谈传记《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与翻译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既是诗人、文学家,又是翻译家,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谈他。郭沫若写传记的时候写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说他自己通过传记想写一个自我的历史,所以我们说"自我"好像就是郭沫若思考的主线。由于他具有现代性的传记,郭沫若大概是第一个创造现代性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     
去年初叶至善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至善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晚年倾注全部心血用散文笔调写出的、充满爱心和理性的传记著作,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至善先生在写作父亲传记以前,曾经作了充分的酝酿,甚至想到如何把握一部长篇传记的创作。因此他先写了《我的母亲》一稿,作为写长篇传记的“试笔”。后来这部分的内容大部揉进了父亲的传记中。遗憾的是,因健康原因,《我的母亲》一稿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本刊得到至善先生家属提供的这一遗稿,由本刊首次全文发表,以纪念至善先生逝世一周年,并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1.
传记散文化、散文传记化的文体合流,打破文体畛域之限,彰明了传记散文在当代出版的独特意义。因为结合了传记和散文交互影响的特点,传记散文成为一种具有较高文学品位的文体。传记散文将文化性和历史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是当今传记写作和出版的新动向。近年来一系列精神高蹈、艺术精致的文本,再次展现了这一文体所包含的强大生命力和美好前景,也为传记散文的出版开辟新的空间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12年前,我曾在<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千字文,题目是<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12年过去了,中国乃至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出版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趣的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却没有变,或者说,讨论的问题的实质没有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梳理传记资源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地图相关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传记资源的组织,构建出传记资源知识地图模型,并以王重民传记资料为例,实现了传记资源知识地图的构建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在记录历史发展的文库中,新闻文体处于特殊的位置,其中人物通讯运用更是经常。在人物通讯中,写作难度最大的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新闻性就是时代性。 运城日报最近开辟了“百名企业家列传”专栏,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传记,在它的多性中,史料价值为第一。报载的传记文章一旦汇集成书,一个新的企业家星座将在河东上空升起。 近观诸文,能够激励人心,启人智慧的成功传记作品不少,然而其中也不乏败笔之作。如,有的文章通篇没有人物的籍址;有的文章多用第二人称,而最后才道出姓名;有的用事繁杂,主旨不明,人物形象模糊;有的文词铺张,多叙述而少细节;有的干脆不记生平。严格来讲,这些都不是传记,或者至少可以说不是按照传记的章法来写的。  相似文献   

15.
曹月 《大观周刊》2012,(5):22-22
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的康德1785年所做的《人类历史起源臆测》中,康德阐述了自己对与历史、人性及人类社会的看法,这可看作是康德历史哲学的重要部分。在对人性考察的基础上,康德看到了恶的手段背后隐蔽的善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康德显然是乐观的,但这种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历史观却导致了康德对未来看法是宿命的。  相似文献   

16.
每月视点     
事件中文版乔布斯传记将与英文版同步上市备受读者关注的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传记的中文版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书简体中文版将与英文版同步于10月24日上市。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传记工具书的馆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记资源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馆藏,现在也成为因特网上一大热门资源,拥有不计其数的传记数据库,传记虚拟图书馆、专题网站和个人网页,其中许多资源在被传入的收录范围、内容和新颖性和完整性、使用的便利性方面,都超过了印刷版的传记工具书。因此如何科学地利用这些传记资源,形成印刷型传记工具书和网络传记信息资源的综合建设机制,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记资源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张锦华 《大观周刊》2012,(30):15-15,156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影响着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理解把握康德的批判哲学,不仅是理论上的贡献,对现实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阐述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试图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意义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原先生以望八高龄,连续为文35篇,成《记胡愈之》一书,记这位出版界前辈的前辈的胡愈之先生往事。陈作的写法是“没有顺序,没有章法,没有造作,不是传记,不是评论,不是历史”。三个“没有”,三个  相似文献   

20.
提出传记资源的四大特点:以人物为核心、类型多样、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并以此为依据明确传记资源整理原则;梳理并提炼出传记资源整理的三条主要线索:核心元素、组织元素和特征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传记资源唯一标识符——传记资源编号;提出3种可行的传记资源整理方法,搭建起脉络清晰、节点众多的传记资源逻辑关联体系,为实现传记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