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近年,在国际、国内,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已渐渐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我国学者主要针对生活作文的内涵、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模式等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析。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处在起始阶段,对于生活作文教学的研究仍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全方位探索。在作文教学中,若让小学生活作文更具理念化,则需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这样更易于教师进行生活作文教学实践,对提升小学生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也有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师和学生往往却都"望文生畏",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缺乏写作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如何备好作文课,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今新课改形势下农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文题的选定、理论的指导、如何训练及实践体会等几个方面加以探讨说明。  相似文献   

3.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和自我完善,写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表达贯穿始终。显然,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写作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作文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作文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单主体”发展到“师生双主体”又转换到“师生交互主体”,主体性作文教学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即作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力量。教师通过定标、点拨、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德育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围绕生活化的德育、创新化的德育、互评化的德育、视听化的德育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实际做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提高,思想情感、个性品格等语文素养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视阈下的品德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主体教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作为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哲学思维方式,为我们认识教学、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品德课教学中,自觉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可收到品德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阶段,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由于小学生社会经历缺乏、见闻少、知识水平较低等特点,他们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在写作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因此,切实了解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其形成原因,努力探求克服困难的方法,是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分层互动是小学生写作训练的主体性的最佳体现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分层互动作文批阅法以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芳 《教学随笔》2016,(5):117-117
分层互动是小学生写作训练的主体性的最佳体现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分层互动作文批阅法以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客观而言,写作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小学生生活圈狭窄,写作素材少,造成作文评改形同虚设,对小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大,这些都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教学实践看,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把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入教学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有效的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领域,在应试化背景下越来越缺乏生命活力,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培养。本文将简要分析写作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并重点从作文的命题、指导、修改评价、交流评讲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一直是我们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我们在小学阅读教学研究中已经有了许多经验,而对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少于尝试。在阅读课上,每个学生面前放着阅读课本,教师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去读懂,读会、会读、掌握阅读的本领。可作文教学呢?没有课本,有的是一本博大精深的生活的"无字之书"。是蕴含着无穷奥秘的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社会,是复杂纷纭的人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童心,缺乏童趣,怎么激发起儿童的写作欲望呢?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应是生活中令人苦恼的那一部分.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把调动学生的兴趣贯穿始终,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一大扭转就是要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问题尤其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我写,因为我想写主体性的根本是行动的自觉自主。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习惯。反观我们学生的写作情况,实难让人乐观:大部分学生怕写、厌写、恨写作文,有所写作,总是“被迫”;有主动写作习惯的太少太少。其主体地位一直被悬置。笔者以为,要培养主动写作的习惯,需从两个大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写作兴趣,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二者又是…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遭遇困境,借鉴主体间性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转变、目标界定、内容整合以及教学方式优化等问题进行探索。对于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能写作、会作文,并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反映。小学语文教师均把作文与作文能力的提高当做一项基础性教学任务落实于课堂教学中。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钻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加强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灵活运用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适时创设写作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使学生把作文当做一种乐趣,从而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主体性教学,把握主体性教学主旨,促进学生主体归位。为此,必须厘清主体、主体性、主旨、教材主旨、教学主旨等概念的关系,正确认识思政课主体性教学的客观必然性,遵守主体性理论及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学习理论及现代学习中心理论,把握学生主体及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失位的现状与原因,积极探索思政课主体性教学实现主体归位的路径,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灵活运用主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促使学生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对事物认识和理解的文字再现,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深度表达,也是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学习基础。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作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存在着梯度不分、训练针对性不强、缺乏积累、阅读积累不够、脱离生活、缺乏真实感情、方法陈旧、指导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找准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解决这一难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崔赢素 《林区教学》2012,(12):103-105
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是把教育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交流,从而奠定了教育是人性本真的存在方式。立足于主体间性理论和健美操教学的现实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在健美操主体性教学基础上,对主体间性健美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条走出主体性教学困境,适应健美操教学改革要求的主体间性教学之路,为深化健美操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德育视域中主体间性的研究是我国主体性德育研究的新视角,它不仅深受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也是当前德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主体间性德育观的理论支撑、德育走向主体间性的必然性以及德育走向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德育视域中主体间性的研究是我国主体性德育研究的新视角,它不仅深受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也是当前德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主体间性德育观的理论支撑、德育走向主体间性的必然性以及德育走向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目前,不少小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写作欲望,不敢写,不愿写,不会写。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