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猛 《科技文萃》2005,(4):139-140
中英专家合作探寻马的起源 1月12日,记者采访了该课题的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的李水城先生.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中英学者这次联合行动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生岩石情     
上山下矿,跑建设工地,与岩石打了几十年交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葛修润,身材高大,一双浓眉凝结着旷野的风霜。在6月12日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记者一眼就认出了他。今年,他获得中国工程院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他是一位有故事的老者,会议间隙,记者有幸聆听了他与岩石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时遂营 《班主任》2005,(9):26-27
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一位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感想.总统微笑着没有回答,拿起一块三明治,很客气地请记者吃.记者受宠若惊,十分愉快地吃了下去.罗斯福继续微笑着,又请他吃第二块.他肚子已经饱了,但盛情难却,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实在吃不下了,但还是勉强吃了下去.没想到,罗斯福在他吃完之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他已经有要呕吐的感觉了.罗斯福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的感想了,因为你自己已经感觉到了."  相似文献   

4.
走向生活     
[剧情快递] 时间:1960年10月的一天 地点:西伊利诺斯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主要人物:罗斯福夫人 "我"-- 戴维·科宁斯 本剧是根据人教版语文第12册第9课编写的.讲的是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刚当学生记者时采访罗斯福夫人的经过,以及罗斯福夫人对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2月9日,宁乡黄材镇.小乡镇还在沉睡中,淡淡的水雾给小村镇披了一条"丝绸被套".清晨5点20分,记者如约来到校车司机王铁军的楼下. 一辆通体黄色的大客车停在马路边.客车很新,看得出亮眼的黄色漆刚喷不久,牌照为湘AY4712.王铁军是龙骧汽运公司的一名客车司机,校车司机是他的兼职.他今年31岁,但已经有12年的驾龄,A2驾照.  相似文献   

6.
2011年6月7日至1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上海分中心、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第12期咬文嚼字讲习班在上海举办。全国40多家新闻媒体单位共67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结业考试,本刊编辑杨长春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本刊记者在对他表示祝贺的同时,对他作了一个简短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绊脚石     
电台记者要求爱因斯坦演讲,答应给他酬金一千美金.爱因斯坦拒绝.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话不值那么多钱.他顺便告诉电台记者,最近收到基金会寄来面值一千五百芙金的支票,他拿来当书签使用,后来连书一起丢失了.记者惋惜,他却微笑:"依我看,每一份财产都是绊脚石."  相似文献   

8.
那个时常出现雪花的电视机里跳出了一条消息:今天夜里17号台风将登陆温州,风力达12级.随后,电视上出现了记者在雨中采访的画面,但他只说了一句,就没画面了.  相似文献   

9.
天道酬勤     
36年,弹指一挥间.李宁却惜时如金,在他已走过的36年当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在世界体坛上,他荣膺体操王子;在国际商海中,他不懈地弄潮.现在,他又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应当说,李宁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面对记者的采访,但扬铭有些腼腆,不时憨憨地笑着,似乎不善言谈.谁知话匣子打开,谈到他的学校与学生时,但扬铭顿时变得十分健谈,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他告诉记者:“我出生于1974年,1991年7月毕业于都昌师范,毕业后在鸣山乡的界牌村小教书,后被调至程浪村小,在程浪教了一年后,因家庭的种种原因,重新回到了界牌.  相似文献   

11.
当记者拨通叶永广的手机时,不出所料,他正在整理两个月来从电视节目中刻录下来的有关抗战的影像资料。他告诉记者,60多天就已经搜集了200多集。由于今年正值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各电视台相继播出了抗战题材的纪录片和电视剧。面对这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他几乎每天都守候在电视机旁,尽量不放过播出的每一部片子。叶永广,海南中学历史教师,18年来他不间断地搜集、整理了5600多集、12多万分钟的教学用影像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12日,一位身高只有1.2米的中国男孩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他名叫姚跃。 英、法、西班牙等众多国外媒体称他为"中国最阳光的男孩"!法国著名儿童动画片"天线宝宝"制作中心专程赶到中国为他拍摄专题片。 近日,记者专门来到姚跃的家里,听他深情讲述他由一名几乎被所有人忽视的男孩,依靠"自己推  相似文献   

13.
翻开履历,人们哪曾想到,今天一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的毛峰,却是法律科班出身,而且做过记者和编辑.1986年,毛峰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任《天津日报》记者、编辑.后来,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一步步转向了现在的工作,而这份热爱也成就了他的卓越成就,他被誉为"中华文明传播的三剑客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南昌第十中学校门口,记者见到从教室里匆匆赶来的陈书平老师.没有过多的寒暄,记挂着上第二节课的他径直把记者领进高二(4)班.课上,他谈吐儒雅却不失风趣,台下学生听课兴趣盎然的情景令记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5.
“现在你是一名小记者,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大记者。”这是著名笑星、摄影家牛群叔叔在接受郑子愚采访时,勉励他的一句话。郑子愚是上海市永明中学预备班的学生,今年才12岁,却已有6年的摄影记者经历了。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科学》教材讨论会上,记者见过徐积仁先生,他给记者的印象是沉稳,不张扬;话语不多,却耐人寻味。两年后,记者再次见到了他。北京中关村徐先生的家,十分简朴,没有任何的装饰。他告诉  相似文献   

17.
徐军 《中学教研》2003,(6):45-46
据说有一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在成名后曾谈起这样一件事:他当记者后第一次采访是准备采访一位即将于某晚参加演出的女演员.他按时赶到剧院后,却被告之,原定的演出取消了.这位记者也就打道回  相似文献   

18.
一、资助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苏利.普吕多姆。获奖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得知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比他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还多时,显得异常惊喜,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资助那些  相似文献   

19.
真相     
年近九旬的吴冠中在接受采访时,话语还是那么尖锐锋利. 记者问他潘玉良的故事.他说:"潘玉良我很熟.她是很好的人,但是画卖不掉.我们在吹'世界名画家'呀,像这样的画家在刀黎不知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个在医学方面有过多项重大突破的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在接受一家报纸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为什么能比普通人如此有创意。科学家回答道,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他12岁那年与妈妈的一次经历。他在从冰箱里取一瓶牛奶时,由于瓶子溜滑,他没抓住,一下将其摔在地上,牛奶洒了一地,厨房地板顿时成了牛奶的海洋。妈妈进到厨房,不但没有大声斥责他、教训他或惩罚他,而是笑着说:"罗伯特,你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