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国内外“校本教育科研”概念的界定与比较 校本教育科研是一个西学东渐的概念,在我国是指各级学校(主要指中小学)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研究最初在英美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的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校本研究开始引入我国。目前有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校本研究以提升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本研究是当前基层学校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的科研方式。为将校本研究引向深入,必须认识其有别于传统教育科研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本质、研究起点和研究归宿、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研究范式和价值取向七个方面,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校本研究中,必须牢牢把握并且努力彰显这些特点,才能获得理想的研究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校开展了校本教育科研,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校本教育科研要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教师为主力军,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而开展有计划的研究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以改善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部人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探索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明汉 《中国教育学刊》2003,(12):47-49,U005
以校为本,校本发展,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下,校本科研日见重视。教育叙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科研的可行途径,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同伴互助和专业人员引领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是校本培训制度所应具有的深刻内涵。我校本着教科研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目标,全力营造校本教研氛围,积极发动和组织教师勇于实践,认真总结,深入教育教学各领域,进行改革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1案例的背景以学校为基础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是实施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科研研究的一种新形式.“校本教学研究是指基于学校,以学校教学中所存在或经常被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1]我校数学组以本组教师为研究力量,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例分析为载体,采用提出问题(集体备课)——实施问题(集体听课)——反思问题(集体评课)——理论透析(专家引领)——反馈实践(成果运用)的研究程序.我组开展的校本…  相似文献   

8.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同伴互助和专业  相似文献   

9.
华芳英 《文教资料》2008,(2):117-119
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以调查研究该市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和校本研究情况为基础,并通过行动研究,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本研究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究是中小学为实施科研兴校而普遍开展的一种教育研究。校本研究选题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提出的,旨在通过预测和干预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规范、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中小学应做好校本研究的选题工作。整体而言,校本研究选题要体现行动性、全面性、实践性、实用性、实验性和校本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的教育科研机制。校本研究要坚持校本性、全员性和特色性。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要根据本校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本着能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开展校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吕雯慧 《贵州教育》2005,13(22):29-30
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研究最初在英美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的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校本研究开始引入我国。目前有许多学校在开展校本研究以提升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校本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刚刚起步,许多学校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的效果不理想。我在这里收集整理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进行校本研究的成功案例以飨读者。 一、案例 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听三年级的一个单元的语法课时发现:孩子好像弄懂了  相似文献   

14.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的教育科研机制.校本研究要坚持校本性、全员性和特色性.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要根据本校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本着能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开展校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研兴校理念与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兴校是现代学校提供优质教育的基本战略,其实质是师生员工对学校理念的价值认同,形成学校文化的重要路径。科研作先导,其机理在于孕育先进的教育理念,生成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塑造学校的办学个性与特色;开放搞科研规定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是对学校教育科研形式和方法的基本要求;校本研究为主线反映学校教育科研的宗旨,它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目的在于解决学校的问题,校本研究为主线体现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全员全程参与,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推动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探索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以及路径尤为必要。基于宁夏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境况,以"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例,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研究表明,专业发展需求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前提,通过"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教学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课程、校本文化为内容.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能够形成“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纵观当下的课程改革。瓶颈在教师素质的提升,而破解教师素质提升的出路在于校本教研质量的不断提高。欲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必须依赖于校本科研的“内涵发展”。校本科研应指向于学校教育行为的优化和教师的理性自觉,指向于不断改革和创新办学理念和行为,主导学校发展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学校。校本科研应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师的学习、实践、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提高其教学质量,增长其教育智慧。校本科研当然也期望发现教育教学规律,但更应该关注遵循规律,改进工作,完善自我,促进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德育的人文化,增强学校发展内动力。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教师自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教学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开展校本教研,对于新课程的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育科研是以学校自身为本体的教育科研,它既是教育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校本教育科研虽说是一个新的命题,但已呈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职校要深入开展以学校为本、教师为本和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就必须把握运用好以下六个主要特点。一、本体性校本教育科研是以学校自身为本体的,其基本特征是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运作的主体力量是本校教师,直接服务对象是学校本身,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鲜明的学校个性和特色。因此,校本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