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在,我们在书店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写的回忆录和艺术家的传记作品,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艺术家回忆录,那要数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了,这部著作堪称梨园界的活档案。  相似文献   

2.
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说,"使我感到惊奇的,听说编这样一套书就一个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一个人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埋头工作,我很感动." 这"一个人"就是我的父亲吴早文,这"一套书"就是他一人策划编辑的《将帅传记回忆录》丛书. 首先问世的是《刘伯承回忆录》,之后是《刘伯承回忆录·二》和《刘伯承回忆录·三》,《徐海东将军传》、《艰苦岁月》、《往事沧桑》、《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千万里转战》(粟裕)、《非凡的年代》、《征战纪事》、《第二野战军纪事》和《记刘帅》.此为丛书第一辑12种.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我军元帅、大将传记和革命回忆录中的一部——《刘伯承回忆录》新近在上海出版。《回忆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刘伯承同志自己写的九篇回忆文章,如《回顾长征》、《我们在太行山上》、《二野在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悼唁战斗英雄王克勤同志》和《纪念左权同志》等——这些重要文章,给我们展示了我国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征到太行山、大别山和二野在解放战争中的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文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评论》2011,(4):128-128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民国,此实我中华亘古未有之剧变,凡我国人,均当纪念。“辛亥记忆”丛书包括《三十三年之梦》、《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孙逸仙传记》等,皆为亲历者的回忆录或根据第一手史料撰写的辛亥风云人物传记,通过对辛亥一代人杰事迹的深入探究,对清廷、革命党、保皇党、列强势力、海外志士展开多方叙事,  相似文献   

5.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书:“《李敖自传与回忆》、《李敖回忆录》以及《李敖快意恩仇录》。”撰写一个人的传记,尤其是评传,仅凭传主个人的“自传”,似乎有“模拟”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不是传记文学),因为它在直接认证的层面上比文艺作品可信,又兼具文艺作品以人物命运为主线,有鲜活的生命细节的长处,血肉丰满,而不像历史教科书那么枯燥累人。当然,这样的传记是否值得一读,还得看传述的是什么人。假如没有心仪者的长篇传记,或者时间不敷分配,我就尽量找有关人物的访谈录来读。因为访谈录(包括对话体、口述实录体等)不仅较为率直自然,比作者摆开架式构撰的回忆录和别人精心包装的正传更接近本真,而且在对面交流状态中传主(被访)的思想情感容易激活,表达也更富于  相似文献   

7.
回忆的力量     
这些年,读到的传记和回忆录作品不少,也常常有人怂恿我写这样的东西.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回忆往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内容.读了不少回忆录,总不满意,也不知道为什么.前两天闲翻旧影碟,翻出意大利纪录片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好久没看了,又把它重温一遍,看到了熟悉而新鲜的画面.安东尼奥尼在1972年受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邀请来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有关方面的陪同和安排下,拍摄了北京、河南林县红旗渠、苏州、上海这些接待方认为有代表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24日,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10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位共和国元勋,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了解、研究和学习刘少奇的需要,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相继出版或再版了以《刘少奇传》为重点的包括生平传记、年谱、画册、回忆录、研究著作、多媒体只读光盘及其配图脚本等不同体裁的一系列图书。 一、生平传记,包括《刘少奇传》《刘少奇冤案始末》《走近刘少奇》《刘少奇一生》《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刘少奇传》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老一辈革命家传记之一。这部长达76万字  相似文献   

9.
回忆录可说是一种传记文学,在我国不如在外国流行。如以写作人来区别,回忆录可分为自己写自己的和别人写别人的两大类型。后者又可分为上辈写下辈的、同辈写同辈的和下辈写上辈的三种。在最后这一种中,子女写父母的最为多见,如《人物》1984年第2期所载顾潮、顾洪所写的《怀念我们的父亲顾颉刚》和《文物》1985年第2期刊载的吴荔明所写《浩瀚书海中的女领航员——我的妈妈梁思庄》两文。对于回忆录内容的要求一般有三点,即:一,所写的事实不许添油加酱、弄虚作假;二,所表达的情感应深刻真挚;三,所阐述的意义应光明正大。我读完了杜燕写的《慈父杜定友回忆录》手稿,深感内容翔实,情感丰富,意义重大,不愧典型之作,是值得再三阅读的。  相似文献   

10.
1977年的秋天,当时的江西人民出版社还只能是以附属在江西省新华书店里的一个编辑组的名义做一些编辑出版工作。我当时任出版部门的负责人,与住在省干休所当年曾任毛主席警卫员的吴吉清同志谈好他写的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日子里》。经过我们认真审读和编辑加工,这部书稿完稿准备出版了。当时出版主席传记和回忆录的书极少,中央又有红头文件规定,凡有关领袖传记必须经中央或省、市、自治区党委批准才能出版。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以来,传记作品的创作出现了令人可喜的繁荣景象,写真人真事的传记、回忆录、报告文学等大量发表,许多传记书籍也相继出版.随着创作实践的发展,必然要求就有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在这方面,《人物》杂志在一九八一年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上,发表了李维汉、姚雪垠等同志的文章,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已的看法.接着,《人物》杂志编辑部又于当年十二月八日,邀请了从事史学、文学及编辑等工作的十八位同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情感类节目的繁荣,其模式渐渐固定,模式化的形态和大量的情感类节目充斥在电视节目中。情感类节目作为一种释放人的情感、解决人的问题为目的,其互动性越发重要。本文以湖南卫视《8090》为例,对其新的互动形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业余研究点传记。当看到这部浓缩的“一卷在手,了然于胸”的《世界传记名著鉴赏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辞典》),我真是喜不自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硬是将这部近百万字的“百科全书”通读了两遍。遗憾的是,这部由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院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撰写和编译的书,却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让人感到言过其实而大失所望。 归纳起来,《辞典》主要有如下几类问题: 一是名实不副。这是《辞典》最大的硬伤。书名冠以“世界传记名著”,理应尽量收入世界著名传记作家的巨著,尽力收入世界历史长河中最新明星的传记名著,但该书却收得很不理想。书中所选传记都是外国的,莫非中国不包含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14.
《纽约时报》书评杂志日前评选出1995年11本好书,其中小说4本、短篇故事选集1本、传记3本、回忆录1本、散文集1本和时论专书1本。这11本好书是:1.《阴魂不散的土地》(The Haunted Land)。2.《机密》(The Confidence)。3.《独立节》(Independence  相似文献   

15.
孙欣  周元 《东南传播》2011,(11):135-136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广播直播形式普及开始,广播情感类节目作为其中的一个亮点,就以其贴近受众心理需求的独特性和多元化的参与方式,赢得广泛的关注与肯定。本文将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的两档情感类节目《爱情过山车》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为例,从满足情感需求,丰富情感内涵和加强情感交流三个方面阐述广播情感类节目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卢梦婷 《东南传播》2021,(5):132-134
本文以芒果TV自制播出的代际情感观察节目《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为例,阐述代际情感观察节目的现状、节目所体现的社会情感价值以及价值表达中包含的视角多样化、明星平民化特点,并揭示出代际情感观察节目在价值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节目的反思进而确定未来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21世纪初台湾地区电影新锐导演中的佼佼者,钟孟宏导演的影片以独特的视听结构、对家庭“间离”关系的探析和对“边缘人”精神世界的关怀见长,而在《瀑布》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钟孟宏导演对其以往作品风格的沿用与改变,他不仅用冷静的镜头拍摄全球化进程中普通家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状态,而且将关注焦点放在女性身上,通过外部环境对人类的保护与围困来展现了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一种情感上的保护与围困,冲破围困的过程中体现了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扑朔迷离的密约 《李宗仁回忆录》第三十九章里提到这样一桩历史迷案。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于9月东渡日本.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等人秘密会谈.会谈后达成四项主要的密约:(一)蒋介石承认日本在满洲有特殊权益;(二)蒋介石坚决反共到底;(三)日本支持蒋介石政权;(四)日本借予蒋介石四千万日元.以帮助蒋介石安定中国后,中日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等等。蒋介石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达成密约后.即挟巨资回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一篇新闻作品,人们看到了什么内容?获知了什么信息?心底有什么触动?引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是受众在新闻审美中的期待。虽然新闻总是在不断地被覆盖,但媒体赋予新闻的人文内涵却会因承载着现代文明社会的情感和理智、忧患和理想对舆论产生积极影响,并为新闻审美增色添彩。温暖  相似文献   

20.
美国记者麦克道格尔说过:“读者兴趣就是人情味,是对人类的兴趣,对人类美好和进步感到兴奋,对他人的不幸的同情。”任何一个人,不论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如何,在心理上都有情感需求,都需要心灵的慰藉。正因为如此,电视台纷纷设立情感类节目,广播开通情感热线,报纸争先恐后地开设情感倾诉栏目,甚至一些产品广告,也纷纷打出情感牌,希望以情动人,赢得受众的青睐。而期刊市场,在总体萎缩的大环境下,以情取胜的刊物,如《知音》、《家庭》等,一直长盛不衰,保持着稳定的发行量。可见,体现了真善美的情感表达,确实能够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