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了几十年记者,还真的对记者的“身份”问题有点儿模糊。有人说“记者是官”。君不见,个别记者下去采访,当地领导没有接见或陪餐,没有小车接送,他就说人家小看了自己,大发牢骚甚至不辞而别;采访会议,主人出于礼貌也请记者讲几句话,他便毫不容气地对人家的工作评头品足,天南海北胡扯一通;还有的“拉大旗,当虎皮”,开口是某市长怎么说,某书记怎么说,俨然一副“天子近臣”姿态;有的记者对采访对象“逼供讯”,象法官审案犯一般,老喜欢居高临下,威风  相似文献   

2.
批评,从我开始朱光烈客:最近学术界、文学界挺活跃,批评满多。你看到了吗?不久前《中华读书报》批评刘心武以名人自居,以为自己有批评豁免权,老虎屁股摸不得,不懂鲁迅,却又拉着鲁迅的大旗做虎皮,吓唬批评他的人。主:《光明日报》也频频指名道姓地批评,张颐武批...  相似文献   

3.
张国功 《出版广角》2013,(Z1):35-36
因得职业之便利,出版人为他人著述作序跋,堪称一种现象。在现当代出版史上,如张元济、鲁迅、叶圣陶等即有古籍整理与出版序跋集问世。只是,在今天的文坛学界,我们常见作者有攀附名人、借虎皮作大旗之俗念;作序者来者不拒、随意应付,更甚者则是廉价吹捧。甚至有作者代笔名人签字序文即出炉之事。无实事求是之心,而有各得其便之意。两相呼应,序跋自然流于下品、面目可憎。这种时风,亦不免影响了编著之间"合则双美"的良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统一的。当很多地区在为经济的发展挥马扬鞭的时候,特区深圳却在致力于营造一个“书香社会”。每年11月是“深圳读书月”,这个活动被誉为“深圳人的又一创举”。第二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在2001年11月1日至30日开展。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主办的本次活动,经过了长时间的策划,确定了以“科学与人文”为主题,提出“探求科学真理,弘扬人文精神”的口号,组织了首届深圳读书论坛、读书活动电视辩论赛、读书活动谈话节目等60多项活动,让深圳人品尝了一道丰盛的“读书大餐”。  相似文献   

5.
2000年11月,平日里忙忙碌碌的深圳人终于过足了购书读书瘾,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深圳读书月”点燃了他们读书购书的热情。一位从事个体经营的老板手抱着《经济学》等一撂新书激动地说,平时忙忙碌碌,难得有时间逛书店,这次趁着“读书月”浓浓的氛围走进书城购书,就像回到大学读书时代的好时光,心里感觉到其实读书是一件十分令人快乐的事情。这次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深圳读书月”,旨在为鹏城“营造书香社会”,提高人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素质,重塑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新深圳。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读书月”为市民们准备了书刊、音像制品、电脑软件  相似文献   

6.
热得可以了     
有一阵,全国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比基尼”了。在深圳举行了一次健美比赛,新闻便源源不断涌来,有消息说,光到深圳采访的记者就达三百余人,并大有“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势。又有消息说,记者采访时受到非难云云,已有多家报纸鸣不平。还有消息说:“对  相似文献   

7.
由深圳南山图书馆、《图书馆》杂志共同主办的“21世纪的图书馆”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3日至11月26日在深圳南山图书馆召开,近5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城区图书馆馆长、论文代表与会。会议研讨了跨入社会信息化新世纪,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会特邀图书馆界专家、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谭祥金和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院长马费成教授作了精彩学术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深圳图书馆和南山图书馆,对这里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开放式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21世纪的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南山图书馆召开@林群芳…  相似文献   

8.
四、抑扬有致,一波三折。言论对事件的叙述要新颖含蓄,出其不意,给人们一些新鲜感,不能坦露无余。选入中学课本的一篇言论《虎皮鹦鹉之死》 (作者张雨生),其中叙述虎皮鹦鹉死掉的情节就颇有技巧。文章先写: “那只漂亮的鹦鹉,我是知道的。隔着窗子,我常常醉心欣赏它的歌唱”。美好欢快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汤”。接着说鹦鹉逃掉了,“主人痛心,我也惋惜”,写得感情沉重,这是一“抑”。笔锋一转,写“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这又是一“扬”。最后写出鹦鹉饿死在林子里,于是慨叹: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书城隆重开幕,笔者在书市流连数日,颇多感触,爰采撷若干花絮,以飨读者。 ○深圳涌现读书家庭 由深圳晚报、海天出版社等五家单位共同举办的“深圳首届百户爱书家庭”评选活动,于11月7日揭晓。被评上的“状元”家庭藏书有4万册以上,个人出版过理论著作、长篇小说、散文集等8部书。这位深圳宝安区万丰村党支部书记、农民企业家潘强恩,不仅  相似文献   

10.
第一现场     
关键词 甲A 2003年11月30日,末代甲A降下帷幕。但曲终人未散,2004年球迷们迎来的,是试图重设规则的“中超”。 自1994年3月17日开始以来,10年间,甲A黑哨假球横行,也被人戏称为“假A”,成为最没有规则的名利场。它还是一部巨大的烧钱机器,花去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几十亿的资金。尽管如此,率先举起职业化改革大旗的甲A,依旧使中国足球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可逆转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钟河 《新闻世界》2006,(3):20-23
退隐江湖一年有余的赵新先不会想到,自己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方式竟会如此不堪——“逮捕”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2005年11月20日,赵新先以“涉嫌渎职罪”被深圳警方逮捕。  相似文献   

12.
夏鼐非夏鼎     
初志贤  王密林 《传媒》2003,(5):22-22
2002年11月17日某报转载了新华社兰州11月16日的一篇电讯稿,在这篇题为《专家认定唐代“玉门关”应在甘肃》一文中有“20世纪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夏鼎、向达率西北科学考察团”和“夏鼎、向达的推断是正确的”文字。笔者认为,文中两次出现的“夏鼎”当是“夏鼐”之误。 鼐,音nai,意为大鼎。夏鼐(1910-1985),字作铭,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的考  相似文献   

13.
孟彦 《军事记者》2005,(8):12-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凡是违背实事或与事实有出入的报道,都可以称之为虚假新闻。它大体可分以下几类:无中生有,事件主体原本不存在,完全凭想象杜撰、编造、臆测;颠倒黑白,“挂着羊头卖狗肉”,把正的说成负的、好的说成坏的;夸大其辞,“扯大旗当虎皮”。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注水”、放大、拔高,把芝麻说成西瓜;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念通过不同渠道凸显碰撞。描绘出纷繁万千的社会。 2007年11月13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对深圳多家商业银行11月实行“个人账户一日内取款不得超过3万,公司账户一日内取款不得超过10万”的做法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5.
11月7-8日。以“召回成本与复杂性”为主题的Sun公司2003大中华区记者大会在西安举行,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方案,Sun举起了Java大旗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1日起。深圳市实施公交降价惠民措施,成了深圳报业集团各报、网以及深圳其他传媒报道的热点。从11月26日晶报列出《公交降价,市民有多少实惠》,揭露“223路等5条线路执行新票价,价格不降反升”,到12月19日集团各报都刊登“37条票价不降反升公交线路12月24日起执行原票价”的消息,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17.
一、媒介事件的全程回放 一位名叫“我为伊狂”的网友,于2002年11月16日下午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分别发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以下称为“网文事件”),文章立刻在网络间广为传播。该文从深圳“四大金刚”(即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华为和中兴公司)“迁都”传闻谈起,  相似文献   

18.
王乾荣 《传媒》2002,(6):22
《环球时报》驻伦敦特约记者许安结3月14日报道:“近日,英国《星期日快报》完成了一项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评选全世界最美丽的三百位女性。” 我认为这不是“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星期日快报》评出的,仅仅是它这个报,或者说它所聘请的五十位评审委员心目中的“最美丽女人”。所以它拉的“全世界”这个大旗,完全是唬人的。 世界何其大,是区区五十双眼睛所能搜寻得过来的吗?我看便是他们每个人都长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不行。恰巧我最近看到一位  相似文献   

19.
学过中国学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诗人叫李贺,平常出门,总要背一布袋,偶得佳句,便放置袋中,晚上回家整理出来,便是新诗一首。李贺的可贵之处在于比别人多一些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所以总有一些出神入化的诗句从他的笔下流出来,成为诗坛的“鬼才”。  相似文献   

20.
有书为证 平日里,儿子就爱找听众听他神侃,天南海北无所不包。一家三口同桌进餐,往往便成为他眉飞色舞,拉开架式作科学知识“演讲”的重要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