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个幼儿老师都知道,幼儿园最难开展的工作其实就是家长工作。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和谐沟通,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主要任务,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家长沟通,使他们愿意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呢?一、真实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老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掺杂一些个人偏见和情绪。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要委婉平和,能把  相似文献   

2.
班里很多幼儿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和时间的限制,平时没时间接送孩子,更谈不上与教师当面交谈与沟通,但这些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发展,很想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希望与幼儿园合作,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年龄越小,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他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幼儿家长沟通,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他们形成“合力”,对幼儿实行多元化的协同教育。 不同的家长,性格、心态、素质会有所不同,所以,我在组织家长学习幼儿教育、幼儿心理理论的同时,还与家长进行“个性化”的沟通,以便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促使他们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有的家长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我们就把他们吸收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我园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交流育儿经验,并由家长代表将家教经验整理成文,在家长园地中刊出。这样做不仅使在园孩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4.
唐娟 《教育导刊》2005,(11):45-46
幼儿评价表(也就是"家园手拉手")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很多家长都乐意接受老师每周给孩子的评价表,把它作为了解孩子这一周在园的表现,以及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小小的评价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家长对幼儿园、对老师实施的教育是否认同和支持.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真实地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认为写好幼儿评价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经验总结,新学期开学了,面对新生家长对待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我从家长的角度分析了家长、幼儿焦虑的原因;从幼儿的角度分析了由于幼儿入园能力准备不足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以及老师如何消除家长的焦虑入手,即从家园合作、共育幼儿;老师呵护关爱,赏识鼓励;让幼儿熟悉环境,逐步适应;老师组织活动,积极引导;展开讨论,进行总结。力求家长了解幼儿园生活的常规;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幼儿的情绪,以至延缓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家长应放手幼儿,使幼儿与老师交流沟通,在老师的关爱呵护,赏识鼓励;熟悉环境,逐步适应;组织活动,积极引导下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并且逐渐喜欢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近几年来 ,我们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做好新生入园前的谈话工作。新生入园前 ,我们邀请家长多带幼儿到幼儿园来玩。一方面让幼儿熟悉即将生活的新环境 ,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幼儿进班后 ,教师以亲切的态度同幼儿一起谈话 ,一起游戏 ,同时借机跟家长交谈 ,详细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幼儿的家庭环境 ,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当家长看到幼儿园为幼儿安排了整齐舒适的环境 ,准备了各种玩具 ,特别是看到园里的…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与部分幼儿教师、家长就“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进行了访谈。下面是部分访谈记录:教师A:“沟通问题重在老师,重在老师的观念。家长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家长比较主动,但不多;另一种是家长本身很内向、很忙的。因此,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尤为重要。”“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一般没时间进行长谈,因此下午家长接幼儿离园时,教师让家长等半小时后进行长谈,或是电话家访,或教师与家长约好时间交流。”“家长比较欢迎面谈和电话谈两种方式。”教师B:“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比较难做,教师本身教育技能和与人交往的方…  相似文献   

8.
正晨间接待是幼儿园入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生活的第一个环节,它开启了幼儿在园生活的序幕。家长牵手幼儿进入幼儿园,老师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幼儿,是幼儿园特有的行为模式和靓丽的风景,晨间接待看是很简单的一个环节,为每个老师所熟悉,也可能被老师们习以为常而忽视,但却隐藏着很大的教育价值。那么教师如何做好晨间接待?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幼儿园与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使幼儿能愉快地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此,从幼儿园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做好这些即将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使他们能主动去做好自己孩子的入园前准备,这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开好家长会一般来说,幼儿园至少应提前两周召开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家长会上,教师应告诉家长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为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可向家长简明扼要地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作息制度和生  相似文献   

10.
张淑萍 《考试周刊》2013,(4):185-186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的压力。怎样让入园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作者对幼儿生活习惯、独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以共同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相似文献   

11.
接送交谈是家园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教师和家长都比较匆忙,一般没时间进行长谈,所以接送交谈一般在下午家长接幼儿时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发现接送交谈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袁艳丽 《山东教育》2003,(27):42-42
家长是我们教育儿童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参与”已是各幼儿园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好,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影响家园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灵活、艺术地与家长交谈。1.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家长。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要急着赶…  相似文献   

13.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园本课程理论倡导课程要来源于幼儿生活,着眼于本土本园实际和幼儿兴趣需求,立足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课程构建、资料搜集、活动实施与评价,家园进行良好而有效的沟通合作,对园本课程的开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一、让家长感受理解园本课程理念家长以构建者身份进入园本课程的关键在于课程观的正确与否,因此要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园本课程开展,观念的转变是关  相似文献   

15.
老师你别走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拉近幼儿与老师间的距离,愿意和老师亲近,我们班搞了一次家访活动。我和杜老师一起到邹紫铉家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不仅让家长更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情况,而且也让老师了解了幼儿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及生活环境,家园沟通更完善了,师幼间的距离也更贴近了。特别是对这些刚入园的新生,家长迫切地想知道宝宝在园的表现情况,是否哭闹,吃饭怎么样,喝水怎样,中午是否睡觉了。我们向家长一一介绍,让家长了解老师在工作中是怎样照顾宝宝、怎依恋老师,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家长能放心地把…  相似文献   

16.
缪建东 《早期教育》2003,(12):11-11
要探讨家园合作的模式,认清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位置,首先要分析的是:幼儿园希望家长的参与方式有哪些?家长对幼儿园老师又有怎样的期望? 幼儿园希望家长的参与方式: (1)开放日(如观摩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的活动及其表现);(2)家长日(如接受家长咨询,讨论教育措施);(3)非正式接触(如送子女入园时家长与教师互相交谈);(4)参与、协助幼儿园教学;(5)参与、协助幼儿园活动;(6)电话联系;(7)家长会;(8)在如何教育子女问题上,接受教师的文字信息指导;(9)成立家长委员会;(10)参加园务委员会;(11)参加家长学校;(12)其他。  相似文献   

17.
以幼儿园放学时家长从等候、排队、入园、检查的情况为切入点,阐述了家园之间的矛盾,并以小班幼儿的入园、饮食为例,深入探析了家园之间所产生问题与矛盾的原因之所在。并试图从破冰、暖冰、迎春、暖春四步骤为主要路径,缓和家长与幼儿园、老师之间的矛盾,尝试找出行之有效的家园沟通、协作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兰州市3所公办园和3所民办园的484位幼儿家长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兰州市公办园与民办园幼儿家长在子女入园目的及幼儿园教育支持的需求上有一致性倾向,但在入园收费、幼儿园环境、课程内容及师资队伍的需求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针对家长的不同教育需求,公办园与民办园都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以有效提升幼儿因教育质量,保证每住幼儿都能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园合作,同步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做出努力。从幼儿园方面来说,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使大多数的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加上以后每学期的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等,更能让家长全方位地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从家长方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则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祖辈接送孩子,几乎不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家长怎样才能提高参与家园活动的积极性、实效性呢?其实三个字可以概括:多沟通。首先,要善于与教师多沟通。1.多问。包括问幼儿,问班上的老师,问同班家长,可以是直接当面问,也可以是电话间接问,现在有很多家长在自己建立的QQ群里互相讨论一些育儿的经验,这是可取的一种方式。2.多看。走到班级门口,家长要看看班级门口的家长园地、宣传栏和黑板上,有没有老师留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进度和要求,看看看幼儿园门口有没有一些通知,对幼儿园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3.多反映。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孩子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被爸爸妈妈送到幼儿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对幼儿园充满好奇和不安.有些家长由于担心,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有些孩子在哭的时候家长难过地跟着一起哭.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难免心中充满焦虑和不安,家长们更是对幼儿园、对老师充满怀疑.因此,如何让新人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新人园幼儿情绪的稳定,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