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学教师的认识信念由数学认识信念、教学认识信念组成。数学认识信念指教师对数学本体的认识,包括二元绝对论、多元绝对论、分离性相对绝对论、联系性相对绝对论、相对可误论等5种观念。教学认识信念指教师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5种观念。数学认识信念与教学认识信念相互交织形成数学教师特有的二维认识信念倾向系统。从对数学的真理性、价值性、客观性、结构性的不同认识,可以考量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倾向,从对教学目的、教学本质、教学方法、教学操作、学习本质、学生角色、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学习的因素的不同认识,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认识信念。将认识对象与认识倾向结合,组成一个测量数学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的特殊量表。  相似文献   

2.
胡敏中 《教学与研究》2004,23(10):91-94
理论认识和应用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两个不同领域和不同向度,理论认识是指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试图建立某种理论学说的认识活动;应用认识是指探索客观事物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程序,并试图建立某种实践观念和实践模型的认识活动。理论认识和应用认识的认识动因、认识过程、认识成果、认识价值及思维方式等都是不尽相同的,但它们又都服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改革中,教学认识论不断遭遇批评与指责,但这些批评与指责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推翻教学认识论,只是对教学认识论所具有的内在张力——社会认识与个体认识、教师认识与学生认识、教学事实认识与教学价值认识之间提出了另一种化解策略。因此,教学认识论的未来拓展需要在新的价值坐标中,权衡社会认识与个体认识;在交互认识论中,定位教师认识与学生认识;在事实与价值融合中,洞悉教学认识演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人类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学认识同人类一般认识相比,其认识的实践基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手段和方法、认识的基本进程、认识的目的和结果等都有自己的特性。教学认识的目的和结果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的根本旨趣,它的形成是学生对化学认识的过程。从认识视域、认识思路、认识深度、认识结果四维度,以“电化学”主题为例,探讨了化学认识观念、认识过程、认识价值三方面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其中化学认识观念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过程关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与“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而认识价值则主要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认识对象论     
刘秀萍 《教学与研究》2006,42(10):89-94
在由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对象组成的认识结构系统中,目前认识论研究中对认识对象的探讨显得非常滞后。然而,随着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纳入实践活动和认识视野中的对象更加繁杂多样、变化多端,亟待从理论层次上予以抽象、分类和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提供了解决认识对象论的前提和思路,本文以此为根据分析了认识对象的类型,概述了认识对象的特征和功能,初步勾勒出认识对象论研究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本质的和内在的方面。从认识对象看,创造性认识 是以新的认识问题或认识矛盾为对象的;从认识主体看,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即创新主体才能从 事创造性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看,创造性认识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特殊认识活动;从认识特 征看,创造性认识的本质特征就是其创造性;从思维方法看,创造性认识的思维方法也具有探索 性和开创性,它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认识结果看,创造性认识是能获取 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8.
论哈贝马斯认识兴趣范畴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兴趣范畴是哈贝马斯重建认识论的基础性范畴,其实质是强调认识(理论)与兴趣(即生活世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关系。认识兴趣包括"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三个层次,"解放的认识兴趣"是整个认识兴趣范畴的灵魂。只有正确把握认识兴趣范畴,才能真正理解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意义、认识论与社会理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实习的艰难,“万事开头难,但一切从头做起”,让实习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并通过探讨教师的需求分析,包括认识自我、认识学生、认识教学艺术、认识课程与教材、认识教育和教学管理、认识课堂内外教学活动、认识相关学科等;论文最后从建立实习档案、撰写实习报告和开展实习评价的角度讨论了教学实习的评价问题。以期提高实习生对教学实习的认识,为他们走向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把全部认识形式归结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种认识形式,现在看来,这两种认识形式似乎还难以囊括人类的全部认识形式、认识领域、认识规律、认识功能,更不足以解释人类的认识史。我们认为,在这两种认识形式之外,还有第三种认识形式,这就是体验认识形式。体验认识,也是人类的认识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师生技术问题理解能力和心理折叠能力测验成绩的分析,考察了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对高师生技术问题理解能力和心理折叠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生技术问题理解能力显著优于女生:(2)理科专业学生的技术问题理解能力和心理折叠能力高于文科专业学生;(3)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创造能力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性内在条件,它有着系统的、动态的、复杂的心理结构。阐明创造能力的心理结构,对于当前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首先论述了创造能力既具有一般能力又具有特殊能力性质的特点,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创造能力的心理结构,并重点阐述了静态结构中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三方面的心理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我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双重心理保健能力"的概念和培养师专生具备此能力的设想,构建了"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六个操作原则、六个工作层面"的培养模式,对师专<心理学>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成绩考核及第二课堂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4.
“3+X”高考改革的核心是高考内容改革,集中体现在“更加注重能力立意”的命题上。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高考试题在基于学科能力而测量考生个性心理特征差异时,存在一定的考试心理机制。不同的考生存在认知的个性心理特征差异,有各自不同的应考行为表现;考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差异所表现的能力差异,也就通过注重能力测验的高考试题和高考分数给出了一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保证学校心理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有其自身的结构。对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模式主要有:理论学习模式、实践参与模式、研究探究模式以及综合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本校中职生一年的心理调查研究,寻找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成园,提出要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教育能力,并加强家校联系,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日趋严重 .这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 ,而且阻碍合格人才的培养 .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心理保健能力 ,使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压力时 ,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本文阐述了心理保健能力及其内容 ,指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途径 ,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  相似文献   

18.
当前篮球运动在体力、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打法越来越凶猛,运动员参加比赛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力。因此对运动员心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心理能力发挥不好,即使技术、战术很好的运动队也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败。运动员心理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篮球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应纳入到篮球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心理教育能力相关研究资料的梳理,提出了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辨析了与心理教育能力相关的概念,从五个维度分析了对心理教育能力内涵的理解,提出了心理教育能力的六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当前应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原因,采取转变教育观念、将心理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及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搞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