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新闻与其他新闻形式一样,都具有多重价值,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与灵感来源。新闻的传播使人们能够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可见,报纸新闻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在报纸新闻中,经常会遇到即兴采访的情况,这对采访记者和通讯员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兴采访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采访技巧,鉴于此,本文将对报纸新闻的即兴采访技巧加以总结,希望为广大报纸新闻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每当您打开报纸,饶有兴味地浏览当天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或者阅读千姿百态的社会新闻时,您是否还意识到,在报纸的各个版面上,处处洋溢着新闻的艺术美!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发展。就新闻事业来说,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进步,人们对新闻的审美观出现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后,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重视.各种新闻刊物和新闻单位展开了专题讨论和研究,提出不少见解.现把当前在讨论中的不同观点综述如下.新闻为什么要求真实有的文章认为,新闻真实性是由党报的党性原则决定的.我们的报纸是党的报纸,人民的报纸,党通过报纸来指导工作,教育人民;人民通过报纸来了解党的意图.新闻只有真实,人民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如果报道失实,那么就会把读者引向错误道路,也影响报纸的威信.象"四人帮"那样搞假新闻,报纸祸国殃民,也使报纸蜕化为法西斯报纸.有些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新闻要求真实是任何报纸包括资产阶级报纸的共同要求,这和报纸的性质无关.报纸的性质是人为的,而新闻要求真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绝对的.不是新闻的指导性要求新闻真实,恰恰相反,是新闻的真实性制约  相似文献   

4.
王兢 《新闻爱好者》2010,(9):105-105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闻的多种选择,读者对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作者在新闻稿件的体裁、结构上做文章,在文字语言的生动、形象上细琢磨,让新闻更有故事性和人文性,使读者"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但对于报纸而言,在新闻内容决定报纸版式的同时,报纸版式反作用于新闻内容,也就是说,报纸版式对新闻内容具有能动性。它们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6.
樊望德 《记者摇篮》2000,(11):24-24,21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电视及其他传播工具争夺受众不断加剧,读者花在阅读报纸上的时间是愈来愈少。因此,报纸读者要求适合于快读的新闻版面。根据这种情况,我认为改革新闻版面,便于读者快读便是形势所需。阅读时间问题人们每日的生活都十分忙碌,在忙碌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电视及其他传播工具已侵占了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的多维需求,作为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报纸副刊的社会作用,以期提高副刊的质量,增强报纸的社会功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报纸,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报道新闻,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无疑是其主要的社会作用。副刊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别于新闻版,所以,副刊的社会作用既受报纸总体作用的制约,又不得不有其独特的个性。根据人们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趣,从增强报纸社会功能的角度考虑,副刊的社会作用大致可以规范为:新闻补助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社会指导作用、文化娱乐作用。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副刊无疑也要为新闻宣传服务。然而这种服务,一般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新闻多正面取材直接报道,一则新闻事实在新闻版  相似文献   

8.
提高报纸新闻摄影的认识,更新观念 随着人们对新闻摄闻影的认识的提高和新闻改革的深入,新闻照片在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报纸的总编辑,副总编辑要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报纸新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会议新闻便是主要的瓶颈之一。本文从会议消息的改进出发,试图就提升地方党报会议新闻的可读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新闻摄影在地方报纸上同过去相比,有了迅速的发展。许多报纸版面对新闻图片的处理,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质量也有提高。一些照片从新闻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注重创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新闻摄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服务于党的总任务,给我们新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认真搞好文字报道的同时,充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报纸版面艺术这门新课题也随之更加突出地摆在报人面前。 一张报纸,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报纸艺术形式的核心是美术,称为新闻美术。过去的美术编辑工作面较窄,主要任务是绘制标题、刊头,搞点美术创作。随着激光照排的普及,使新闻美术跨入整个报纸版面的大舞台,新闻美术面临大变革、大发展的新局面。 要适应这场新的变革,首要问题是要转变思想认识,改变传统的美术观念。新闻美术改革应以服务于报纸为宗旨,将艺术用在报纸迫切需要的地方,着力在版面设计、广告设计、新闻美术创作、美术图片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版面设计要观念新、构图新、版式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作品的品位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只要翻开一些报纸,粗制滥造,品位不高的新闻作品占据版面,并不乏其例.这些平谈的新闻作品,不仅影响了宣传的效果,而且败坏了读者的口味,影响了报纸的形象.因此探析这些平谈新闻作品产生的原因,研究其改进的办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是读者的要求,也是编辑、记者的追求。强调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是为了让读者接受更多的新闻。这就是说,报纸新闻的可读性的强或弱,直接关系到新闻价值的体现,这种新闻价值的体现,表现为报纸社会效益的提高和报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报纸新闻的可读性越强,报纸的生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15.
訚洪 《新闻窗》2009,(3):51-52
当前,平面媒体都在纷纷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运行模式,以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与竞争,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强,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当读者打开报纸,往往被一版那鲜活灵动、赏心悦目、充满“动”感的大幅新闻图片所吸引,这些动态新闻图片因其真实、简洁、形象、生动、冲击力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对于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理应做到无论遇到各类采访题材,都能及时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6.
在那些推崇报纸意见调查员、新闻评议会和媒介伦理准则的人们看来,由报纸意见调查员、新闻评议会以及媒介伦理准则所推行的媒介责任势将导致新闻实践的变革。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媒介的责任机制能否真正影响新闻行为表示怀疑。他们提出,报纸意见调查员、新闻评议会和媒介...  相似文献   

17.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报纸已迈进读图时代,新闻摄影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当今,如果没有新闻图片的报纸,至少不能称作一份完整的报纸;如果不能使用照相机的文字记者,至少不能称作一个全面的报纸记者。因此,采写文字新闻和拍摄图片新闻,是现代报纸记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文字记者在新闻摄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龚学明 《青年记者》2010,(10):31-32
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主体是记者,他们通过通讯员、线人、新闻发布会等传统途径、渠道捕捉并采写新闻。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日趋强势,由普通网民所写的公民新闻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重要品种。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截然不同的公民新闻已经引起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重视,并在尝试着从网络引入报纸版面,改变报纸新闻内容和版面的构成,以更好地服务变化着的读者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扬子晚报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四个经济发达、网络媒体发展较好的城市推出刊登网络公民新闻的《我新闻》专版,探索报纸与公民新闻正面对接带来的突破、意义和应该重视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9.
报纸作为人们接受新闻信息传统的工具之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深刻地影响,同时社会重要信息的传递也会受到影响,这时就需要对报纸印刷的质量进行控制,提高报纸印刷的质量和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印刷企业应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读者印刷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报纸,色调艳丽、纸张完善、印刷精致是现代报纸的特点。本文主要就报纸印刷质量控制展开论述,以期促进我国报纸印刷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既然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新闻传播活动,那么必定要有传播新闻的工具。图书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的介质载体。图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报纸便是广义图书的形式之一。本文就报纸行业的发展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相互推动作用和当今新媒体对报纸行业发展的冲击,对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方式的影响以及报纸如何在新闻传播中重新崛起和谋得报纸生存的一席之地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