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思想不断革新,旨在引导教师科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其中,生本教育理念主张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积极调整教学角色,以"引导者"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助力师生携手创设高效讲堂,继而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生本教育理念科学性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分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为构建思想政治生本课堂,必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主张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树立主体意识,做课堂的主人。本文围绕如何将生本教育理念贯彻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之上的问题,从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需要把设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从一个个知识点转变成知识的"灵魂与线索",尽可能地去创造大的空间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不仅能使教育者在这种理念教学中体会教育的真谛,同时也能使受教者享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趣味,二者均能得到共同且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本教育注重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引导着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更加精致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活动化"教学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课堂必须利于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强调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生本教育理念引导下,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施展才华、主动汲取。教师可以从数学工具的形成过程、知识前后的链接过程、策略的建构过程这三方面入手设计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宗旨。本文通过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设计教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生本教育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的论述,旨在活跃会计考证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陈介孚 《考试周刊》2014,(62):166-166
<正>生本教育理念最初是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并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化教学相对立,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静待花开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学习管理者,向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引导者转变;而学生也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  相似文献   

9.
正基于目前国内各种教学不科学的现状,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无疑给国内的教师很好地上了一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于中国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必须致力的方向。一、"生本教育"理念概述"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突破刻板的教学模式,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多元的"生本"教育方式相结合,使教师成为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随着新课程的改进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教育部门对基础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本"理念无疑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本"理念的贯彻实施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把"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希望能对"生本"理念的贯彻起到帮助,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在1999年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是由"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转变,即由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从主要  相似文献   

12.
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就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获取,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进行教育。生本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发展素质""提高成绩"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下,教师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思想,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以高中阅读教学为例,对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从2010年底开始对"生本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与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践与研究,结合近几年来在英语课堂中使用生本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从初一到初三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慢慢引导并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现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就初中英语生本教育学习方式与有效性的研究展开论述。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初中英语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师本教育,教师一言堂  相似文献   

14.
<正>生本教育,注重以生命为本,同时以学生好学为出发点而优化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与引导下积极而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融入这一教学理念与方式,由"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即站在学生角度来组织教学,诱导学生好学,使其自由学习,快乐写作,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一、关注学生,优化写作活动在生本教育中,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自主发展、活泼发  相似文献   

15.
马海峰 《甘肃教育》2014,(17):80-80
正"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进而发现知识,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转变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学生一切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16.
孙冬梅 《教育》2012,(27):42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笔者所在校自2008年以来,各个学科积极推行"生本教育",两年多的实践,收获颇大,树立起两种理念,构建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郑平 《语文天地》2015,(10):82-83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本教育作为一种以"以学生为本"为教学理念、以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为教学实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育本体的先进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然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课堂教学脱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公开课必用"生本"以及实施与评价较为困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8.
<正>"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又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本课堂?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师  相似文献   

19.
"生本化"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生成性教学理论为导向,以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方式、方法.如何真正实现"生本化"?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述"生本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这对于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一定的启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乔艳红 《家教世界》2013,(12):156-157
"生本"是由郭思乐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而创造出来的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生本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把教学重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教师的角色也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教师的工作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动用组织力量,帮助学生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文化,特别是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强调对小组的激励。那么,生本教育下的英语课堂,如何发挥小组的作用,进行各种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