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静  王欢 《现代情报》2016,36(10):28-33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在带给人们自由与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信任程度下降的问题。作为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映射,新媒体中的人际信任还受网民个体、网络内容、网络环境、网络平台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结果,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网络内容和个人是影响其人际信任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内容的重要性与可靠性及个体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人对个人可信任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简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苗雨茂 《科教文汇》2012,(36):205-206
当前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人际信任危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制度不健全、就业竞争压力大、群体约束减弱等.要重建人际间信任体系就要完善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教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并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建信任体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商晓磊 《科教文汇》2020,(6):175-177,186
本研究主要从家庭结构、心理控制源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并分析它们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采用随机抽样,从济南市高校抽取学生300人作为施测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资料、心理控制源和人际信任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人际信任显著高于男性、核心家庭的人际信任明显高于扩展家庭、家庭结构与是否独生交互作用显著。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存在显著负相关,同伴家人信任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存在负相关,无直接关系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呈负相关。人际信任可由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来较好地预测,内控性通过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大学生群体中,人际信任缺失问题愈演愈烈,这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具体表现,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依据相关文献与研究假设,构建了大学生行为失范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学习失范、诚信失范和社会公德失范行为等会对认知信任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认知信任又对情感信任产生显著的正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认为网络失范与恋爱失范对认知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这些行为失范对情感信任的直接影响也不显著,而是通过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对情感信任进行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校园贷是指在校大学生向借贷平台的借款行为,它具有门槛低、操作便利等特点,但大学生往往忽视校园贷背后的高风险。大学生使用校园贷主要是由于自尊水平低、自控能力差、人际信任水平较高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多方面的心理原因。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行为不能只依靠学生独立解决,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日益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关系,要求组织具有较高的人际信任.组织中人际信任主要包括员工与同事、直接主管和高管的信任以及主管对员工的信任.在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中,完备的契约与高品质的LMX会降低其不确定性,促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而组织政治行为会降低组织中的人际信任.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促进组织中人际信任的发展.在后果变量中,已形成的人际信任会影响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8.
袁志岭 《科教文汇》2021,(12):176-177
高职生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其心理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研究选取高职生人际信任、自尊和特质焦虑三个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整体-分层抽样对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2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高职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和自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民族上,三个因素整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高职生的特质焦虑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整体网研究,探讨班级人际关系表现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班级情感网络和信任网络中心度均未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而咨询网络中的中心度对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总体上大学生班级人际网络中心度与学业成绩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2家科研机构中的35个研发团队,共496人为样本。交互记忆系统作为中介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了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与交互记忆系统、创新绩效正相关;交互记忆系统在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同时交互记忆系统对人际信任的3个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也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自立及合作技能状况,并探讨人际自立与合作技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自立和合作技能量表对6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大学生的人际自立水平和合作技能都有提升的空间,可以从多角度着手,创设更多空间让其构建自身的人际网络,进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对343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学校类型和自我和谐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2)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显著相关;(3)心理幸福感在师范与非师范类大学生中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微博社交网民群体为被试,研究了其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网民集群行为执行意向与群体认同、情绪敏感度、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心理安全感、社会规范和感知一致性显著正相关;群体认同对执行意向的直接效应大于心理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对执行意向的直接效应;影响微博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4条主要路径为:微博社会网络→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微博情绪敏感度→微博心理安全感→行为执行意向,微博群体认同→微博感知一致性→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微博心理安全感→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最后指出了研究启示和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对343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学校类型和自我和谐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2)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显著相关;(3)心理幸福感在师范与非师范类大学生中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汤琳  叶兰霜 《科教文汇》2007,(12X):37-37,39
师生信任是一种人际信任。从我国近10年师生信任研究来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从人际信任等观点来研究。这些研究集中于师生之间信任为中心研究怎么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但是,这些研究仍存在层次和分类不清晰、研究难以突破定势以及方法单一的问题。本研究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给构建师生信任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师生信任是一种人际信任.从我国近10年师生信任研究来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从人际信任等观点来研究.这些研究集中于师生之间信任为中心研究怎么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但是,这些研究仍存在层次和分类不清晰、研究难以突破定势以及方法单一的问题.本研究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给构建师生信任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红丹  夏青 《科研管理》2019,40(8):274-292
人际不信任作为判断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标准会导致知识隐藏,但至今鲜有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削弱了实践指导性。依据情感事件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重点关注消极情感在人际不信任影响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知识心理所有权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24个样本的层级回归分析发现:(1)消极情感部分中介人际不信任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2)知识心理所有权不仅对消极情感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显著调节人际不信任通过消极情感影响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中介作用,表现为员工的知识心理所有权水平越高,消极情感在人际不信任和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18.
变革型领导风格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君  刘刃  马婷 《科研管理》2009,30(2):94-101
本文编制了结构化的变革型领导风格、人际信任与组织承诺等问卷,对来自多家企业的200多名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了实证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革型领导风格、人际信任、组织承诺、创新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创新文化充当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3)人际信任、组织承诺充当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4)企业创新文化与人际信任、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指出,变革型领导风格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我国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人际传播的认知,大学生在微信体验中的感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传播中,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模式下的产物,其本身具有一对一的人际传播特性,也具有更为丰富的大众传播色彩,它使大学生增强了民主、平等、独立等现代伦理意识;丰富了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内涵;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传播发起了挑战,需要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移动社会化媒体知识共享、参与和用户信任的动因出发,来探索移动社会化媒体成员用户体验的影响,构建移动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体验对知识共享、参与水平和人际信任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用户体验中行动体验维度和关联体验维度、参与水平和人际信任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