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春季开学用的初小算术第八册课本,是根据教育部“小学各年级算术教材精简和补充纲要”编写的,它与去年秋季初小四年级算术补充教材相衔接的。这册课本主要内容有公制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用三位数除、运算顺序和括号、四则应用题和几何初步知识五部分,第一、五两部分是原来高小算术第二册内容,第二、四两部分是原来初小算术第八册内容,第三部分是原来高小算术第一册内容。新课本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一些知识内容,注意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现在将新课本内容和教学安排,简单介绍于下:一、公制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公制度、量、衡是国际上通用的测定长度、容量、重量的计算标准。在我国通常采的度量衡制度有市制和公制两种。随着国家工业化、人民公社工业化、公制度、量、衡单位,特别是公制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使用,会愈来愈广泛,因此在教材中比原八册教材增加了公制化聚法,公市制换算法和四则计算的知  相似文献   

2.
初小算术第八册的内容是:公制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用三位数除、运算順序和括号、四則应用題、几何初步知识,通过本册課本教学,我班学生对各部分的知識基本上是掌握的。但是学习中还存在一些問題: (1)、在学习公制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把复名数化成低級单位的单名数,有时要补0(如15公里47公尺=15,047公尺)和把低級单位的单名数聚成复名数,有时要去0(如15,047公尺=15公里47公尺)及公市制的换算,容易发生錯誤。 (2)在学习用三位数除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带0有余数的除法,由于計算时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0,在余数后面仍要补足一个0或两  相似文献   

3.
公制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公、市制的换算,由于比较抽象,进率、换算又不统一,因为学生往往发生混淆。据此,我们在教学时采用左手辅助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方法如下:叉开左手五  相似文献   

4.
专业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国际单位制编辑同志:国际单位制已在我国推广使用,但现在教学中使用的前些年出版的专业教材,所用计量单位仍是市制单位,如长度单位用丈、尺、寸,重量单位用担、斤、两等,加上一些教师习惯采用市制单位,其结果既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便,也不符合我...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的准备:我在讲授公制和市制度量衡之前,首先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如下的一张“度量衡单位表”。由于每个学生在小学里已经初步学习过公制和市制度量衡,对于它们的各个单位名称和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熟习的,而且对于公制和市制之间的简单互换关系也是大体清楚的,因而事前填好这张“度量衡单位表”也就不会有什么特殊困难。通过课前的填写,学生普遍地都得到了一次复习公制和市制度量衡的机会,为学习这一内容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记忆。要求学生记住: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概念;②重量单位公斤、克等概念;③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④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2.理解。要求学生理解: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是两种计量物体的标准;②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  相似文献   

7.
初师函授试用课本《数学》中,数轴的定义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单位的直线叫数轴。”这里的“长度单位”应改为“单位长度”。因为长度单位是一种计量单位,它是公制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市制长度单位丈,尺、寸…的统称。而单位长度则是取一定的长度作为一个单位,有几个这样的长度就是几个单位。新编《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也指  相似文献   

8.
高小算术第二册“总复习”部分,內容包括一学期来学生所学的公制度量衡、几何初步知識、四则应用題的知識。我們要根据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原則,利用这部分教材,認真指导学生进行一次总复习,使他們一方面能巩固一学期来所获得的算术知識与技能,一方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现在,我把对这部分教材的認識简述如下,供同志們参考。 1.371题-374题是公制复名数四则运算,主要复习常用的公制长度和重量单位的四则运算方法。在运算过程中要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公制的化法、聚法和四則运算的技能。因此在复习开始,教师可指定儿童順序說出公制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名称,单位间的进率,用口算进行公制化法、聚法的复习。有些儿童对把复名数化成低級单位的单名数,有时要补0(如2  相似文献   

9.
二年级学生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公制长度单位,并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后,我们安排了一节利用进率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练习课。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阶梯示意图,要学生从高到低,依次说出各公制长度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这些单位名称依次填入阶梯图(如下)。然后,进行以下的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米、公斤的认识”,主要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厘米、毫米、分米、米和重量单位公斤、克的概念,并分别掌握上述长度单位之间和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通过计量单位的换算,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由于这一单元教材概念较多,也较抽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也少,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的做法和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10~11页例1~例3。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2.使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正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  相似文献   

12.
“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是不同的。首先,所谓面积单位,是指度量或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时所采用的单位。如常用的公制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常用的市制面积单位有平方丈、平方尺、平方寸。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认识重量单位吨。3.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建立升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千米这…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6裸时)三J四刻式魔和应用短(10裸时)四则送算和运算顺序(l一4题)四则应用题(5一9题)典型应用题(10一14题)和、差、积、商的变化(15一ZU谓)非十进复名数(21一24题)侧阶二、公制度量衡(咚裸时)1.公制单位的韶款 公制长度单位的韶数(1一了题) 公制重量单位的豁歉(8一13题) 公制齐量单位的爵欲(14一18题)2.公制的化法和聚法 公制单仪的化法(例1;1一5题) 公制单位的聚法(例2;6一10题)3.公制复名数的加法和减法四期式题及一般应用题(1一4舰)按此例分配的应用题(第二类)(例1;6一10题)同向运动的应用题(同时不同地出发的)(例2;11一15越)…  相似文献   

15.
1.找一找,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师:要知道物体的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一厘米。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小明身高××米","家和学校相距××米","飞机在××米以上的空中飞行"等与长度有关的问题,但是世界公制中的长度单位"1米"是怎样制定出来的?而在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单位中,最基本的也是长度单位,只要长度单位确定,其它单位可相应确定,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而且各个时期的长度单位还在变化,"多变的尺子"给制造精密机器带来了不少麻烦.  相似文献   

17.
这次修订,根据各地教师的经验和意见以及小学教学计划的变动,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来第五册中的“年、月、日”移到本册,第七册中的“丈量土地”移到第八册,以解决减轻教材的份量和几何知识过于集中的问题。在小数和复名效一节中,对于已学过的公制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且加强了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在教材的编排和讲解上,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新知识,进一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使教材的重点更加突出,以便于学生接受,发展学生的思维,减少教学中的困难。下面具体说明各单元的修改情况。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主要修改了“小数和复名数”这一节。各地教师反映计量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又是在小学前三年分散教学的,学生对每一种计量单位的大小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得还不够好,运算中错误较多,给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造成困难。因此,教材把常用的国际公制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及其进率作了系统整理,并配备了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这些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阶段,有多次关于计量单位的教学,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等等,教师在这些计量单位教学中运用过不同的策略,让学生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关注起点、关注活动、关注方法三策略,着重于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两处商榷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推出的2002年12月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与2001年版相比较,又更换了一半课文。新编课文内容新颖,编辑态度严谨,体例规范。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两点不足之处,现不揣浅陋,提出商榷意见,请教方家。一、要注意古今度量衡换算标准的不同教材P55第十一课《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故事)注释①为:“原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P62第十三课《景阳冈》(《水浒传》片段)注释①为:“原市制重量单位,一斤等于五百克”;P68第十四课《猴王出世》(《西游记》片段)注释①为:“丈、尺、寸均为市制长度…  相似文献   

20.
<正>"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10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活动,学会看米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了解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探索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内容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