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尤其是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而且随着清洁和低碳能源的使用已成为大势所趋,让世界各国早已对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大力开采,特别是天然气的开采。本文对世界天然气储备以及消耗总量情况进行概括,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天然气储备与消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是存在于页岩层的天然气。如果说经过运移富集的常规天然气田或伴生气藏是"富矿"的话,页岩气则主要是生油岩里没有经过运移的、自生自储的"贫矿"。理论上讲,凡油气源岩都有页岩油页岩气,所以页岩气的分布非常广泛,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全球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据预测,世界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相当,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可能大于常规天然气。但相较于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开采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比较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业内都认为页岩气是无法进行大规模开采的。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正在改变着全球的能源格局,页岩气迅速成为世界能源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
王宜强  赵媛 《资源科学》2020,42(8):1630-1642
世界天然气流动格局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对科学制定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世界天然气输流节点和汇流节点的资源流动格局及其演化特征,进而揭示格局演化的资源效应。结果表明:①世界天然气供需格局呈现东移发展趋势。管道天然气输流节点东西方向性发展逐步增强,节点分布重心呈现东移趋势;液化天然气输流节点分布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都呈现离散发展趋势,重心移动具有显著的西北-东南阶段性迁移规律;②管道天然气汇流节点格局显著东移,汇流分布在东西向的方向性持续加强;液化天然气汇流节点格局亦整体东移,空间向心集中发展;③世界天然气高流动密度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大陆及其沿海国家,流动网络呈现出关键节点主导特征;管道天然气以东西流向为主,液化天然气流向较为复杂;④随着世界天然气流动节点格局的不断演化,全球天然气竞争格局、交流关系以及资源治理体系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基于研究分析,提出中国应加快页岩气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天然气海外供应多元化,引领国际天然气通道规划,加强亚洲天然气贸易枢纽和金融中心建设以及提升全球天然气治理地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能量密度高等独特的资源优势,被誉为未来的战略接替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已分别在南海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强国相比技术差距仍然很大.鉴于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本低、开采安全系数高、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建议当前我国应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点部署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并采取制定国家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研发基地等措施加强其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世界油气资源变化特征和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10,32(9):1704-1709
油气资源量是一个动态的量值,世界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扩大了油气资源的领域,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 势。1991年-2008年期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增长了39.80%和39.56%,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 增长了24.27%和53.16%。随着勘探、开发、储运和加工配套技术的进步,天然气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是 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在2025年前后世界能源消费将由石油时代进入天然气时代。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 内,世界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仍将保持上升态势,21世纪世界油气资源总体上是充足的,不会出现油气短缺,油气产 量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10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拥有一种新技术,能够开采以前无法开采的天然气。如今,这种新技术正从美国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国家。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石油与天然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化工原料和战略物资。近代石油工业已经有120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人类对石油与天然气的需求迅速增长,石油与天然气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促进了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春 《科技风》2014,(10):247-247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随之进步,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工作受到重视,尤其是其开采和运输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之后就天然消失,因而必须将其应用之前被无故损失的数量控制在最低范围。本文分析了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解析了钻井和室内情况,阐述了石油天然气的运输状况,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07,(3):21-21
世界能源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仅够开采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62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与此同时,大量使用传统化石能源,让世界环境不堪重负——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酸雨肆虐……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评价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 ,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意义和有关重大科学问题 ,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建议及应采取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1.
赵青 《今日科苑》2011,(8):57-58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勘探工作的进展,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有了明显的增加,2008年底已探明可开采天然气储量为3.2万亿立方米,这一数据较1998年的9405亿立方米增长了3.4倍。天然气探明储量的增加为我国天然气的综合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1993年能源产量达1112.6百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达1117.7百万吨标准煤。从我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表明,石油和天然气的可开采年限为30 50年,煤炭资源的可开采年限为100年。而从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世界能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广而不均。一些大的天然气资源大都蕴藏在荒漠地区,距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地区较远,并常常有大面积的水域和复杂的地形地貌阻隔。为了开采天然气资源,人们要开发很多新技术。液化天然气(LNG)技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远距离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四川天然气生产现状和生产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论述了四川天然气企业要促进资源节约与开发,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优先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及能源的节约与减排就应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天然气开采率,实现安全运输,降低天然气损失率。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天然气的国家。早在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771年)就有“泽中有火”的记载,东晋(公元317-420年)时成书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记载了用天然气熬盐。这表明2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上已经利用了天然气。  相似文献   

16.
薛守荣 《今日科苑》2009,(22):87-87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具有高风险、高投资、长周期和效益递减等特性的特殊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众多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公开上市,这要求该行业必须有适合自己行业特点的制度化、准则化的会计业务处理政策和原则。我国财政部在2005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及社会各界反馈意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安全地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需研究开采前后其赋存地层受力和环境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因开采引起的状态变化使原地层受力减弱,地层环境也变得恶劣,极易引起海洋地质灾害—海底滑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矿石燃料,也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它们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从关系在缓慢地变化着:本世纪初,煤占主导地位,50年代开始石油比例上升,70年代达到顶峰,以后开始下降。特别是在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人们认识到石油资源会逐渐枯竭,而世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量在不断增长:1950年为8.5万亿米3 ,60年代为17万亿米3 ,70年代为37万亿米3 ,1984年达到90万亿米3 ,大约每10年翻一番。据预测,世界远景储量为250-350万亿米3,是现在探明储量的3-4倍,比石油储量还丰富。预计天然气生产将在下世纪初达到高峰,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它将从现在的20%增加到60%,而石油则由现在的41%降到20%。因此,今后几十年内天然气工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建立在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社会持续发展带来能源开采和利用,造成现在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根据世界能源机构2012年的分析数据显示,世界石油、天然气、煤、铀的剩余开采年限仅为45年、60年、230年和70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同时,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引发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现象,以及雾霾灾害天气的频频发生;化石燃料中的杂质燃烧后向大气中释放氮、硫等物质,影响环境健康,打破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中亚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且中亚各国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不断提高生产量及出口量,致力实现出口多元化,因而成为世界各大国及各大力量争夺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且消费巨大,天然气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目前中亚地区占我国天然气进口市场的份额在50%左右,未来虽然该比重会有所下降,但进口总量会稳步增加,因此中亚天然气仍然在我国天然气保障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亚天然气资源具有比较优势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我国与中亚天然气资源的合作开发也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扰动。为此,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中亚天然气资源的地缘配置格局及对我国天然气安全的保障程度与保障效益,分析了外部扰动因素对中亚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影响和对中国能源安全的保障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我国与中亚天然气资源合作开发亟待采取的对策建议:(1)建立副总理级的天然气合作开发协调委员会;(2)制定并完善与中亚五国的天然气双边贸易协定;(3)继续扩大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4)优选我国与中亚天然气合作开发模式;(5)建立中国-中亚天然气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