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代商人捐资兴学活动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中国教育近代的启动和发展得到了进步商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者之一。近代商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或捐资助学,形成了中国近代办学的新格局。近代商人将其思想观念渗入到具体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与前近代商人相比,近代商人所处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能量充分释放。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入,近代中国实业性质发生变化,在政府的推动下,凭借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近代商人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近代商人开辟了诸多教育形式,并以多种方式介入到教育活动中;近代商人介入教育活动,对商人自身、教育、实业乃至社会进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商人捐资兴学活动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中国教育近代的启动和发展得到了进步商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者之一。近代商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或捐资助学,形成了中国近代办学的新格局。近代商人将其思想观念渗入到具体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商人是一个包罗各行各业的复杂职业群体,是指从事各种形式的商业、金融业或工业活动的人。文章对近代商人掘起的社会结构背景进行了具体考察分析,总结概括了近代商人掘起的群体趋向以及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代商人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近代商人在对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审思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基、启民智必由教育、教育是传承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在以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近代商人的办学特色突出表现为:鲜明的时代感、浓厚的传统伦理道德色彩、追求实学实能的教育功效等。  相似文献   

6.
进入近代以来,在以商人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宁波慈善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宁波商人对近代宁波慈善公益事业的贡献首先在于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经济支持;其次在于将近代企业制度引入慈善机构;最后还表现在他们对慈善机构运作的全方位参与上。总之,推动近代宁波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宁波商人。  相似文献   

7.
人才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近代商人怀着富强救国的强烈愿望 ,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 ,呼唤近代人才。对专门人才的重视 ,对科举制度的抨击 ,对兴建学校、学习西学的积极倡导 ,以及唯才是用、用其所能的用人之道 ,构成了近代商人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促使前近代商人借助教育奋力改变自己的地位;成功商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介入教育活动;商人介入教育活动对商人和教育双方都发生作用,并对双方产生不同影响。然而,就教育变革而言,前近代商人介入教育的活动促进了固有教育的发展,而制约了教育的近代变革。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徒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管理者,近代商人与学徒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近代商人对学徒教育的参与,促成了学徒教育目标的转变,推动了学徒教育规模的扩大、方式的变革和内容的丰富。近代中国商人参与学徒教育,不仅促进了学徒的社会流动,还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并对中国传统学徒教育的近代改造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外经济学界的最新认识,有理由认为买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属性的新式商人。19世纪后期产生的商务英语教育和以买办为代表的新式商人在商业实践中所受的社会教育,标志着近代商业教育进入萌芽时期。20世纪初,近代商业学校教育是以商业社会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买办等新式商人商务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以商业实践为主要课堂。中国商业近代化,急切催生和呼唤专业化的商业学校教育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商人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唐长安市场和北宋汴京市场除了有富商大贾、官商、中小商人、牙商等商人群体外,唐长安市场上还存在大批的胡商和外商,北宋汴京市场上则出现有纲卒、僧侣、道士等商人群体。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构成日益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个角度对当代宁波帮商人在宁波地区捐资办学的动因进行分析,阐释当代宁波帮商人与宁波地区教育事业发生关联的时代促动力,显现当代宁波帮商人与宁波教育发生关联的内发力量,从而弘扬宁波帮商人的办学精神,为进一步研究地方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客商"有深沉的教育情结。在客家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情结为客家地区的教育从科举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为梅州成为声蜚海内外的"文化之乡,"为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客商"在继承中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征程中对客家历史人文精神作出了深刻而独特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清统一台湾后,在泉州与台湾贸易中出现了一个经营郊行的商人——郊商,他们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后,以其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参与泉台的公益慈善活动。从现存的一些碑刻和地方文献资料可见他们在修桥筑路、兴学助教、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善举。郊商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其乐善好施的良好美德,得到地方政府的褒扬和民众的赞誉,也为郊商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获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素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高职生成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是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潮商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教育资源。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开发利用潮商文化资源,着力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商人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唐长安市场和北宋汴京市场除了有富商大贾、官商、中小商人、牙商等商人群体外,唐长安市场上还存在大批的胡商和外商,北宋汴京市场上则出现有纲卒、僧侣、道士等商人群体。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构成日益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在迁出地上主要集中于闽粤地区,在迁入地上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地区。在南中海地区,移民行为与华商的贸易网络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源起上讲,两者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在近代,一方面,移民行为使得华商跨国贸易网络不断扩展,同时也为网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华商网络的存在使移民行为在新的关照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涵义,更进一步拓展了海外移民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晋商作为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 ,在“尚儒”而“鄙商”的社会大环境下 ,十分重视对子弟及伙友的教育 ,而且把经商和习儒巧妙地结合起来 ,形成其“以儒助贾、儒贾相通”的独特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曾在中国商界舞台上盛极一时,它的成功归因于其所具有的徽商精神。这些精神品格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加以传承和弘扬。本文分析了徽商的精神品格,包括贾而好儒的文化追求、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回报社会的感恩情怀,并分别从这四个精神品格探讨对当今社会和企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