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一个不怎么得志更不得势的读书人,我对《孔乙己》《范进中举》这类写读书人的悲剧小说有着特别的关注,我总想以他们为镜,更好地看到自己并反省自身。那么,我在范进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呢?  相似文献   

2.
现行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一文,节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为是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笔者认为有待商榷。这篇文章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周围的人,尤其是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的不同表现,反映了当时国人的世态和人情。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真实的中国世态人情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内容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作者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辛辣地讽刺了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对封建读书人思想和灵魂  相似文献   

4.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篇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针砭文章。这篇文章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进行了对比描写,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是历来中学语文课本必选的篇目。原因是它既塑造了一个典型生动的人物范进,而且能让大家从中看到一个残酷的事实——科举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这制度怎么害人。说“范进中举”,不能不说,下背景情况。吴敬梓生活的年代,清政府已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朝的统治,钳制思想,他们就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手段。  相似文献   

6.
赵頫 《现代语文》2006,(3):53-54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小说《范进中举》,大家都认识到范进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在封建社会里,那些读书人,他们都读些什么书呢?  相似文献   

7.
《范进中举》是一篇小说,是《儒林外史》中的节选部分,这是一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  相似文献   

8.
有同志说过:要教会“写”先要教会“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学生作文打不开思路,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会“想”,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于是我就有意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想象。遐想联翩思路广开嘛。一、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联想,想象。1.引导学生比较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讲《范进中举》时,我问: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异同?这两个人物形象能够说明一个什么共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范进中举前后的有关情节介绍《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回的后半回,原文回目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很精彩的一个故事。本文描写一个叫范进的穷书生,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毒害很深,拼命猎取功名,一心想挤进仕林。可是他考了  相似文献   

10.
看过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的同学,恐怕都知道吴敬梓笔下的胡屠夫吧!在范进中举前,他说范进“尖嘴猴腮”,不像张府那些老爷,“一个个方面大耳”,说范进赶考是“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夫却说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府上那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胡屠夫前面对范进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课本所选的《范进中举》,写一个名叫范进的读书人从二十岁起就参加科考 ,但屡试不第 ,穷困潦倒 ,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举 ,竟喜极而疯 ,围绕这一出人间喜剧 ,作者刻画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性格化的人物对话和细腻真实的细节描写 ,仿佛一组动感极强的漫画展示于眼前 ,令人拍案叫绝。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凡官师 ,儒者 ,名士 ,山人 ,间亦有市井细民 ,皆现身纸上 ,声态并作 ,使都世相 ,如在目前。”最为有声有色的一个人物当是范进的岳父胡屠夫 ,这是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 ,作者并没有对这个人物做更多的描写和交代 ,只是通过他自己…  相似文献   

12.
《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通过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一夜之间发迹而成为“老爷”的描写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态。范进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文学形象。在这篇作品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范进的笑。作者对范进的笑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栩栩如生,让人叫绝。  相似文献   

13.
《范进中举》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本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范进这个人物形象体会封建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14.
小引:这里所说的“尾声”,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说的课堂小结,也有异于大家熟知的课后练习。它是指一种独立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课堂教学自然衍化出来的环节。请先看一个教例。在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两篇紧紧相随的传统篇目。我为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了这样的“尾声”。课题:我更喜欢(孔乙己》(或《范进中举》)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课文《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的教材和教参书中都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待  相似文献   

16.
《范进中举》中的细节描写是很成功的.其中尤以范进见报贴后发疯时的“一跌”和胡屠户治范进疯病的“一巴掌”最为精彩.这两处之所以独见功力,我以为这两个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人生三乐,金榜题名时一乐,洞房花烛夜二乐,他乡遇故知三乐。通过考试得以一举成名乃人生之第一快乐,何乐而不为呢?然自古而成的人生一乐后来却不断遭到批评。《南柯一梦》以笑话形式批评中榜人的轻浮,《范进中举》以夸张笔法抨击读书人的颠狂,《孔乙己》以冷峻目光揭示读书人的可悲  相似文献   

18.
学习《范进中举》,课堂讨论很生动深入,正在酣畅淋漓中,一个孩子在下边嘀咕:杀猪的杀猪的,好好耍哟,咋个不是个农民呢?我心中一个激灵,这个问题倒是我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有一种预感,对这个“嘀咕”的讨论将会使大家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我决定把这个“嘀咕”做大。师:  相似文献   

19.
小议胡屠户     
谈到《儒林外史》,许多人会联想到“范进中举”这个情节。通常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范进中举后如何发了疯,我以为最令人咀嚼的不是范进本人,而是他的丈人——胡屠户。胡屠户本人是个杀猪的,没文化,属于社会底层。但他完全通晓阿谀奉承之能事。作品描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先前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拿了“—副大肠和一瓶酒”,与其说是来贺喜,不如说是来训斥。他把范进称为“现世宝”(丢丑的家伙),说范进“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称范进是“烂忠厚没用的人”。还自以为是地“教导”范进:“看…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大概都认为语文课是死板的,就是背背注释、课后练习题,听听课文得了,甚至有的同学说,上语文课容易使我们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如果你听了我们班上语文课的故事之后,一定会对语文树立一个新的概念。有一次,我们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把这篇课文当作话剧来演。同学们听后高兴得欢呼雀跃,之后老师安排了一个角色。小江从家拿来一根肠和一桶水作屠户给范进中秀才庆祝用,小坤画一只鸡以作范进卖鸡用……接下来是分工,老师说:“谁愿意演范进?”“我,我……我也想演……”同学们都在争主角,最后,丁小龙演范进,他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