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中存在着知识、能力的差别 ,因而也就有了类别和层次的不同。在人才中 ,普遍地存在着成团、成块、成群的现象 ,即人才群现象。其中同一个时期的许多人才 ,有着基本相同的思想和实践活动 ,有着公认的领袖人物和一定的组织形式 ,从而形成人才群体。人才群体并不是经常出现的 ,它既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需要的产物 ;又是文化思想发展的结果 ,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识才漫谈     
(一) "雨下到地上,变成了什么?"有同学回答说:"变成了氢氧化合物"。有同学回答:"变成了春天"。如果一定分出个谁是谁非,可得慎重。张飞阵前是人才,若纺棉织布,远比不了黄道婆,反之亦然。看来人才与否,与所处的职业位置不无关系。 有高考状元,当年万人丛中一点红。可惜,四年北大,四年逍遥。信息时代的电闪雷鸣,未曾惊醒灯红酒绿沉醉客。时至今朝,不但该学的未学到,反而把学到的忘个干净。衣食无着,只好混迹某小报,跟了美眉跑龙套。看来人才与否,与时间阶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级人才哪里都缺,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德国目前失业人口有400万,可是却有大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岗位有待填补。  相似文献   

4.
《神州学人》2010,(9):43-43
为加快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打造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保障的人才集聚和发展环境,近日,广州市出台《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广州拟用5~10年时间,重点面向海外,引进扶持3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的“任人唯贤”的人才思想。在《邓小平选《第三卷中几乎用1/3以上篇幅讲人才问题,阐述他的人才思想。邓小平遥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外人才工作应对九大误区说“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的放矢地仅仅通过人才招聘会,泛泛地刊登广告,或者大张旗鼓地去海外招聘,事实证明效果不明显。◎仅仅泛泛地接触,迎来送往式的交流,没有文字和数据上的积累,是无法掌握海外人才信息全貌的。◎一些开发区,在接待来访的海外学者时,首先问人家能带来多少资金,以为来的都是“大款”;一些研究机构,拼命地和一个专业对口的海外学者谈,让人家咬牙跺脚辞去海外工作回来,而不看看自己单位是否具备吸引他们回来的条件。◎有一个单位答应给一位留学人员一套三居室房子,可是迟迟不能落实,最后造成留学人员不敢回来。或许,留学人员看重的不仅仅是房子,而是你的诚信。◎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力戒“急于求成”,要给留学人员思考的时间,和国外单位商量的时间,和配偶、子女商量的时间,以及结束国外工作需要的时间。同时,不一定非要以最终完全回国为目标。◎吸引平台的搭建,要适当,并不是越“高”越好,平台过高会“哄抬物价”,国内外学者反差太大也不利于海外学者归国后的发展,过高的资助,过高的地位可能会出现“引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应该有成本和收效意识,要在商言商,一味地因“政绩”去追求所谓的开发区内留学人员企业的数量多少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不恰当的、过分的夸大性  相似文献   

7.
多层次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高科技经济"的到来,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诸多专家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不同层次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将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人才内涵的理解有四条质的规定性 ,其人才思想的形成分为三个时期 ,是时代需要的反映。尊重培养、发现选拔、使用锻炼、招聘引进、反对浪费与摧残人才是其方法论的内在环节和展开形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瓶颈,国家把高技能人才确立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有了"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之说."高技能人才"、"高职高技能人才"两者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试从两者概念内涵、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三方面加以厘清,希望对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现代社会的人才类型进行了盘点,着重对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梳理,对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定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瓶颈,国家把高技能人才确立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有了“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之说。“高技能人才”、“高职高技能人才”两者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试从两者概念内涵、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三方面加以厘清,希望对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人才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重要地位日益突现出来。对人才的研究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选贤任能,治国安邦之本 古人云:“为政之本,在于用贤。”“政以得贤为本。”“忠益者莫大于进人。”用人之道,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综观历史,大凡有抱负、有成就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用人。人们称赞择善而从、纳士招贤的统治者为“明君”。尸子曰:“国之所以不治者三:不知用贤,此其一也;虽知用贤,求不能得,此其二也;虽得贤,不能尽,此其三也。”’‘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兴国之源,事业成功之本。国家兴亡,关键在人才。拥有人地,得胜利就有了基础,识人要有眼力,用人要涉正道,管理选用人才,必须讲究用人艺术,坚持先知人后善任,先识人后起用,把握好识人之道,识别真正的人才,把握好用人之道,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点击人才问题六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以身份(学历)论英雄是不合宪法及法律要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聘、选拔不得有任何与性别、年龄、学历、民族、宗教、信仰有关的歧视。只要胜任工作,就是人才。不管白猫黑猫、洋猫土猫,高学历猫低学历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如果低学历者干得不亚于高学历者,他们以较低的国家教育成本取得了与高学历者同样甚至更好的成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歧视他们吗?我们不应该敬重他们吗?  相似文献   

15.
人才中存在着知识、能力的差别,因而也就有了类别和层次的不同。在人才中,普遍地存在着成团、成块、成群的现象,即人才群现象。其中同一个时期的许多人才,有着基本相同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有着公认的领袖人物和一定的组织形式,从而形成人才群体。人才群体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它既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需要的产物;又是文化思想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出发,对知识经济社会中学历与学习,知识与能力、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出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学历,还要会学习,而且还要终身学习;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创新能力;不仅要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两种素质要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年轻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需要其所在组织提供平台保障。将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吸收到相应工作团队,用团队文化和团队分工来培育年轻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奠定良好职业基础,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年轻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组织的培养,则为组织持续、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曲梅 《神州学人》2023,(4):11-15
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和引留同样重要。本文引用国外典型案例,介绍了丹麦在数字人才培养和引用方面的经验做法。丹麦在数字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上全球领先,为了弥补数字人才缺口,十分重视从全球吸引数字专门人才和数字整合人才。在我国当前正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背景下,丹麦的经验值得借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数字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对数字人才将有更大需求。参考丹麦经验,建议我国尽快将“吸引全球数字人才”提升到战略地位,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人才高地,形成数字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以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系统而全面。他在举办洋务的实践中深感新式人才的缺乏,于是产生了“借才异域”的思想;他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外聘人才进行询访和考察,以确保外聘人才的质量;为了吸引外籍人才的到来,他力主实行“重金聘请”的政策。他对受聘洋员及其母国趁机干涉内政的行为持警惕的抵制的态度,坚持聘用洋员问题上的“权操自我”。他认为聘用洋员只是权宜之计,而培养华人才是经久之道;他主张给予成绩突出的受聘洋员以恰当的奖赏,以调动其在华效力的积极性。当然,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人才姓能     
有人曾问起,民营企业的人才有何特点。不难看出,这一问题将人才同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人才既是具体的,又是可见的,人才的最大特点:一是它的岗位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人才的不同类型;二是它的岗位能力及业绩,这一特点体现了人才的层次性和真实性。用通俗的话讲,人才就是在同一岗位上能够解决难题,且有创造性业绩的人(不是人才定义)。不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人才的内涵及其特点应该是一致的,不应随企业的所有制属性而变。概括而言,人才就是人才,它既不姓公,也不姓私,它应该姓能。凡人才,都应具备同岗位发展相符合的特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