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育的基本问题年年相似年年同,但是,2011仍有一些令人难忘的重大事态,刻画出强烈的年代特征。一是"虎妈狼爸"的教育。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虎妈战歌》,使得"中国虎妈"风靡世界。而后,又有鼓吹"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中国狼爸"登场。其  相似文献   

2.
胡荣  仲玲 《生活教育》2011,(23):4-10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在今年还出了一本书叫《所以,北大兄妹》,要与广大家长分享他的做法和心得。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  相似文献   

3.
周海华 《江西教育》2012,(Z1):25-27
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自称"虎妈",因为采取严厉的教育手段,成功地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进了美国名牌大学而一夜成名。关于"虎妈"教子的是与非的争论刚刚有点降温,"狼爸"又横空出世,再次把"棍棒教育"推到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他叫萧百佑,被称"狼爸"。有一位母亲,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她叫蔡美儿,被称"虎妈"。为表达对这两位家长教育方式的质疑,很多人搬出了童话大王郑渊洁,教唆儿子退学、"往死里夸  相似文献   

5.
季广花 《教书育人》2012,(10):10-11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日前,"狼爸"萧百佑做客  相似文献   

6.
狼爸最近跃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争议:他的4个孩子中,3名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在他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打孩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对于狼爸的棍棒教育,其中不乏大赞其道的人。大众的舆论总是忽左忽右,刚刚把西方教育理念炒得热火朝天,转瞬又把棍棒教育吹上了天。不错,在这位狼爸的棍棒下,他的3个儿女上了北大,但凭这一点就能说明这种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吗?这位狼爸说:我还用过一周时间的捆绑式方法教育一名孩子,同时逼着背诵古代的礼法书籍。最严厉一次是捆在我家阳台8小时,我给  相似文献   

7.
辣评文摘     
“狼爸”不可复制、“虎妈”不可复制.一味褒奖式教育同样不可简单复制、教育从来不是个复制过程,个性化教育、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不管是“打进北大”,还是“奖进北大”,都只是个案,可以关注、值得思考,却不可盲目东施效颦。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近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  相似文献   

9.
于忠宁 《成才之路》2011,(36):10-I0005
“虎妈”余温犹在,“狼爸”风头正劲,炙手可热,而“羊爸”又紧随其后,来势汹汹。一时间,是“狼爸”的“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中国传统式高压教育还是“羊爸”的温情教育更有利于将孩子培养成名牌大学学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母婴世界》2012,(1):106-107
近日,“狼爸”萧百佑和他“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的家教理念引起社会热议。“棍棒教育”的抬头,一方面是迎合了中国父母们急切的“望子成龙”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一直存在困惑和矛盾。  相似文献   

11.
虎妈观点     
嘉艺 《教育》2011,(13):23
美国版的《虎妈战歌》于2011年1月出版,书中的教育观点涉及到了"圈养"和"放养"孩子的讨论,蔡美儿以自己家人的亲身经历诉说了其中的苦与乐,失与得。这本书引发了全美对"虎妈"观点的讨论:比如教育中的严格要求、居安思危;替孩子做主;忍耐换未来;不允许孩子试错;要求孩子顺从,遵守规则。"虎妈"的观点升级为全球话题。替孩子做主蔡美儿在《虎妈战歌》一书中引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第一代华人奋斗立足在美国,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教育方式,省吃俭用,投资下一代教育,因此第二代华人往往能成为美国社会的精英,而到了第三代,由于第二代华人不再坚守中华传统的严格教育,第三代华人就难续辉煌。为解除这一"魔咒",蔡美儿决心做一名"虎妈",用中国传统的严格教育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就第三代华人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因为爱,他一次次地举起手来,打在儿女身。当巴掌落下的刹那,当孩子痛哭的一刻,他心如刀绞。但他对"不打不成才"的千年古训深信不疑。为了孩子的未来,打!狼爸萧百佑十几年的打骂最终把自己的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或许对于萧百佑来说,这是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结局,打也好,骂也罢,那都是  相似文献   

13.
继“虎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位把儿子打进北大的“狼爸”萧百佑,“虎妈”与“狼爸”的共同之处在于:成绩就是一切。这可说是与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不谋而合,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把应付考试作为第一重点,好成绩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学校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鲁桦 《成才之路》2012,(3):94-94
正"我给儿子的目标是超越季羡林,追慕钱钟书。三个女儿的目标很简单,宋氏三姐妹。"这是"狼爸"的回答,他的教育方式是"三天一顿打",结果"孩子顺利进了北大"。  相似文献   

15.
鲜语录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这是最近走红网络的"中国狼爸"的经典语录。"狼爸"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但他这种高压、体罚式的教育却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并告诫其他家长"狼爸"的成功不可轻易盲目复制。  相似文献   

16.
他叫小沅,是个三年级学生。一个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过日子的孩子,一个父亲只管自己享乐而在孩子表现不好后仅用棍棒教育的孩子,走进了我的视野,跟我说:老师,我怕……,我怕回家。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彼此心灵间的  相似文献   

17.
羽戈 《生活教育》2011,(12):18-18
先有虎妈,后有狼爸。 蔡美儿与萧百佑得虎狼之名,源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像虎一样威严,像狼一样残暴。譬如虎妈要求女儿每天都要练琴,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得从晚饭后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上厕所;狼爸更狠,他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打。“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堪称名言,足以媲美“棍棒底下出孝子”。  相似文献   

18.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近段时间,"中国狼爸"萧百佑撰写的《所以,北大兄妹》一书热卖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狼爸"的走红拨动了社会神经,传统体罚教育更是引起众人的激辩。美国《世界日报》刊出报道,针对走红的"中国狼爸"提醒华裔侨民:美国对家庭暴力执法严格,凡对未满18岁的孩子动手,将以虐待儿童被判处轻罪,受到少于1500美元罚款和一年以下牢狱;若情况严重者或判三年牢狱。  相似文献   

19.
美籍华裔女教授蔡美儿--虎妈,以一本<虎妈战歌(Battle:Hymnof the Tiger Mother)>在美国高调宣扬自己的"中国式"严教,迅速点燃了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论战.这场论战很快燃烧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20.
"虎妈"蔡美儿的家教"战歌" "虎妈"档案:蔡美儿,是菲律宾华裔,自小随父母到美国,现在美国,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生于1962年,属虎.在她看来,虎代表着"强大、权威和凝聚力",能够获得他人的"恐惧与尊重",因此蔡美儿自称"虎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