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 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 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以"词语"为抓手,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对语言文字进行"舍弃、重组并去粗取精,转化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一、抓住关键词语,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课文首先要"把握"全文,力求在心中对课文形成整体印象,能概括课文的基本大意或主要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  相似文献   

4.
教材内容人教国标版第五册第29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咆哮、狂奔、狞笑、拥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6.
训练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多样,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为例,探究"复述故事"的教学方法:借助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利用故事结构特点和关键词语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留白和结尾等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词语,带领孩子们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是学习语文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抓住词语理清脉络很多的课文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几个重点的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定会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匠心独具的构思理解更深。如《海底世界》一文,其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词,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进行思考,景色奇异在哪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更是一个具体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其凭借主要是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弄通教材,是语文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抓课文关键性词语进行德育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层次的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关键性词语,尤其是“文眼”,思想深刻,语言凝炼,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例如《纪念白求恩》的结尾句:  相似文献   

9.
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要使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运用的训练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理解”这个层...  相似文献   

10.
《雾凇》一课可抓住"镀"字,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词,让词语意思清晰化;分层品词,让词语意思内涵化;对比悟词,让词语意思准确化;语境用词,让词语意思实用化。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24篇课文中,有多篇可以通过抓住一些重点词语来导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这些重点词语有的是文章的题眼,有的则隐含在课文之中.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些重点词语进行授课,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抓住重点词语背诵有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几个重要的词语来描述,在背诵时,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帮助记忆,学生背起课文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如《欢庆》一文,可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小朋友们立即就看出,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等在欢庆国庆时呈现出的不同景象。于是,学生只要记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很快就把课文记住了。二、创设情景背诵为了降低学生背诵课文时的难度,在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创设情景背诵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也就是利用实物展示法或多…  相似文献   

13.
<正>《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颇有点儿深入浅出的味道,蕴涵着深厚的哲学考量。针对本课的语言特色,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我确立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诵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2.抓住"喂""多高哇""摸""惭愧""低下了头"等词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  相似文献   

14.
秦惠如 《广西教育》2009,(19):43-43
有些词语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人物心理,并逐渐学会灵活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出示:潇洒挺秀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绿色巨人天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抓住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4.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大力倡导重视语言训练,回归本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品味。教学中睿智地引领我们的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词语,把课文语言转化成学生的语言。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缰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这个词语,是结合课文的解读进行的。这样做,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解释,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反之,通过课文,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个词语。这样讲解词语,使词语的教学和课文的解读相得益彰。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个词语,在解读课文之后,安排学生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具体要求是:第一,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想哪些事物可以  相似文献   

19.
一、初读初读的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认认真真地读书,很快地感知文章内容,这是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的起码要求。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有:①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语,捕捉课文内容。如《飞夺沪定桥》要抓住“飞夺”一词;例、站)要抓住“小”;《捞铁牛》要抓住“捞”来体会课文的内容。②从课后思考题体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阅读课后思考题做为阅读的一个内容来研究体会。③抓课文的重点。如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总起段、中心句等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④归纳段意,研究课文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出示:潇洒挺秀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绿色巨人天然盆景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