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婴世界》2013,(6):24-25
胎儿生命本身就是奇迹?两个人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在输卵管中相遇,然后受精,新生命便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真题再现】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文题一:请将题目"走,让我们一起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题二: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这个2008,注定要有那么多不平凡的绚丽篇章。而嵌于其中一个意外插曲,就是你我的相遇……  相似文献   

4.
段艳霞 《师道》2012,(7):9-11
有人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追究起来。“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也缘于我在教师成长路上的几次“相遇”。  相似文献   

5.
段艳霞 《师道》2012,(Z1):9-11
在"共同体"中寻找温暖的"家"有人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追究起来,"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也缘于我在教师成长路上的几次"相遇"。  相似文献   

6.
陈明  范金泉  国星 《教书育人》2013,(19):32-34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是创造力和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师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追求,是教师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内涵式发展。生命是一次旅行,"与谁相遇"是如此的重要。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在教育哲学视角下审视"相遇"命题,不难发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之路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相遇",那就是与职业的相遇、与学生的相遇、与自我的相遇。也许,我们在漫漫一生之中都在期待与以上三者的"美丽相遇"。  相似文献   

7.
杨海波 《人民教育》2013,(Z1):43-45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是创造力和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师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追求,是教师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内涵式发展。生命是一次旅行,"与谁相遇"是如此的重要。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在教育哲学视角下审视"相遇"命题,不难发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之路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相遇",那就是与职业的相遇、与学生的相遇、与自我的相遇。也许,我们在漫漫一生之中都在期待与以上三者的"美丽相遇"。  相似文献   

8.
相会问题,从时空角度看简言之就是同时处同地.提起追及(相会)问题,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公路上车辆间的追及,其实,从微观上基本粒子相撞到宏观天体运动中的星体间的碰撞,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是有多少相遇实例.本文结合典例从时空角度四个方面探究相遇问题的实质及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模空题(本题20分):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汽车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摩托车以2倍于,汽车的速度从动地开往甲地,汽车比摩托车先行半小时.问两车相遇时各行驶了多少路程?解1.设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千米,摩托车行驶了千米;用代数式表示相遇时两车共行驶了千米,这就是甲、乙两地间的距离496千米.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2.两车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小时,摩托车行驶了小时,明代放式表示汽车行驶时间减摩托车行驶时间为小时,它等于小时.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为了求得结果,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列方程组(不解方…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与美相遇,则会魅力倍增。如何有效有趣地展开与美相遇的课堂教学呢?"引人入胜"就是四字真言。其内涵的审美阐释,有助于教师深化对美的课堂教学的认识,并进一步富有成效地去追求与美相遇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学进入艺术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读者在阅读时一方面要从文本获取信息,另一方面需要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阅读的实质,就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读者的意义结构在某一点上“相遇”。显然,当读者还未“亲密接触”文本之时,读者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对“相遇”地点的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师生在复习了行程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后,教师出示如下题目:甲、乙两车从相距10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距200千米?师:这道题中没有告诉我们甲乙两车开出的方向,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了多种解法。生1: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本题就是稍复杂的相遇问题。解法是(1000-200)÷(60+40)=8(小时)。生2:我认为生1说的只是相向行驶中的一种,就是在相遇前两车相距200千米。其实两车还可以在相遇后继续行驶,这时就成了相背而行,直至两车又相距200千米。解法…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听闻一位专家说起,小学教师教学"相遇问题",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相遇问题"中的计算路程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其中的"速度和"不能这么叫。为什么呢?因为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一个量。在一道相遇问题中,两人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那么他们的速度就是方向相反的两个量了(一正一负),把它们加起来,那算的是什么呢?因此,"速度和"  相似文献   

14.
问:当你盯着汤匙的凹面时,为什么你会看到自己的倒影?答:汤匙的凹面就象一面向内弯曲的反射镜。所有反射镜都是通过从其表面将光反射出去成象的。当从空间任意一点来的光线从凹面反射回来时,这些光线在镜前另一点相遇。光线相遇的地方就是该点镜象出现的地方。来自物...  相似文献   

15.
追及、相遇是运动学的一个重要模型,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最常见的直线运动类追及、相遇问题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另类”相遇问题(曲线运动的追及、相遇)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确定关系,无法从已知条件去把握相遇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夏末     
初夏我们擦肩而过 千回百转我见过你 相遇就是奇迹 烈日下汽水的传递  相似文献   

17.
相遇     
人世间最难相遇。 我们每天与很多张面孔擦肩而过,但这不是相遇; 我们不停地认识一些新人,彼此交换名片,互相开着玩笑,这也不是相遇;  相似文献   

18.
罗炜 《教师》2015,(1):10
美国教育家布贝尔说过:"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育就是无止境的相遇。"今天很高兴跟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美丽的长沙相遇,因"深化课改和直击专题",我相信还会有相遇的机会。下面我代表分册主编团队来谈谈《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的编写背景、写作特色和核心价值:一是实践背景。几年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一直通过远程培训平台承担全省乃至全国的教师培训项目和国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短期培训中,我遇见了北师大的吴国珍教授,分享了她翻译的帕尔默作品《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其中有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这些年来,我很感激,在与孩子的一次次相遇中我们互相改变着,体验着这个世界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有一类两次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如果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思考,即使花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解答出来。如果转换角度,跳出相遇问题数量关系的圈子,就可变难为易,很快获解。请看下面几例。例1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立刻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图如下:40米15米小冬甲乙小青第一次相遇第二次相遇由上图可知,当两人第一次相遇时,小冬与小青共行了一个全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