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句子的主语是谓语所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方位词或词组(包括时间词)作状语是表明谓语动作行为的时间或处所的。这样,我们便可以作出论断:句首方位词或词组倘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则是主语;倘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则是状语。在主动句里,主语是施事者,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所发出的,后面带有受事宾语,在这类句子里,谓语前面的方位词或词组自然是状语,如:  相似文献   

2.
“一量状语”是指数词“一”加量词的“一量结构”,用来限制谓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指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一般认为数量结构对中心语是从数量方面加以限制,这仅仅是从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论的。不同形式的数量状语,它在限定中心语时还表现出细微的语法意义。现分作谓语是动词的和谓语是形容词的两个问题来谈。一、动词谓语前边的一量状语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句子中,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在句中一般居于谓语中心语之前,这种情况学生易于找准。对处于特殊位置的状语(状语前置和状语后置),学生往往望而生畏,难以把握。那么,如何找准前置  相似文献   

4.
状语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与谓语动词相互依存,根据语言结构的距离象似原则,状语位置的结构意义是对谓语动词所表动作、状态或变化进行限制或描写。这就要求状语位置上的典型成分在语义特征上都应该具有[+系动性]。  相似文献   

5.
<正>《郑伯克段于鄢》中"遂寘姜氏于城颍"中的"于城颍"是状语后置还是正常补语,曾引发了不少争议。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句子中谓语的一个附加成分。从位置看,它一般附加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从功用看,是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古汉语中的状语分一般状语和状语后置,状语经常会后置。如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为典型的状语后置,分别表示来源、性质比较。古汉语中的状语常以后置的形式出现,而现代汉语中如果把修饰、限制谓语的词放到谓语后面则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6.
动词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的一种形式,它的基本形式是“to 动词原形”,有时可以不带to。动词不定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不定式仍保留动词的特点,即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动词不定式同它的宾语或状语构成不定式短语。动词不定式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因此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7.
当代有些语法学家如R·Quirk等人根据状语是否结合到句子结构中的情况把它分为三大类: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到句中的状语叫做附加语(adjunct);那些只在句子结构外围的状语叫做外加语(disjunct)和联加语(conjunct).附加语是一种修饰性的状语,它结合在句子结构里面,为句子内容提供附加材料,主要是对谓语进行修饰或说明,所以又叫修饰性状语或结合性状语.外加语不修饰谓语或谓语动词,而是结合全句作些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看法.由于它不与它所评说的句子或分句在结构上紧密结合,独立于句子的主体之外;所以也叫评注性状语或分离性状语,传统语法称之为句子状语(Sentence adverbial).联加语除状语意义外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也叫连接性状语.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有一种状语叫做伴随情况状语.伴随情况状语表示谓语的伴随动作或伴随情况.这种状语在描绘性的文字中,即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多见.在口语中却少用.它有以下几种表达法.同时每种表达法都能变通.  相似文献   

9.
正一、非谓语动词的含义非谓语动词(the non-finite verbs)指的是不单独用作谓语,而在句中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动词形式。它形式多样,有主动式、被动式、否定式和复合结构。它词性灵活,具有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特征。传统英语语法中非谓语动词的形式有3种,即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  相似文献   

10.
非谓语动词指的是一个句子中除了谓语动词之外的动词,这些动词除了不能充当谓语之外,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或宾语补足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11.
状语作为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的修饰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置于谓语的前面,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也比较多见,例如: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谓语前边的附加成分,补语是谓语后边的附加成分.它们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由于它们在句中都和谓语发生直接的语法关系,所以就都执行着同样的任务;帮助谓语表达更完整、更鲜明、更准确和更生动的意思,反映更复杂的客观事物.在许多句子中,常常是状语和补语同时出现,一起和谓语发生语法关系,一起执行它们帮助谓语的任务.虽然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它们当中的一个成分往往决定另一个成分能否与谓语配合,在表意上也有一定的联系.为了使人们正确理解状语和补语在句中的表意作用,提高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自觉地运用最合适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谈谈状语和补语的几种常见同现句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有些当代语法学家如R·Quirk等人根据状语是否结合到句子结构中的情况把它分为三大类: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到句中的状语叫做附加语(adjunct);那些只在句子结构外围的状语叫做外加语(disjunct)和联加语(conjunct)。附加语是一种修饰性的状语,它结合在句子的结构里面,为句子的内容提供附加材料,主要是对谓语进行修饰或说明,所以又叫修饰性状语或结合性状语。外加语不修饰谓语或谓语动词,而是结合全句作些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看法。由于它不与所评说的句子或分句在结构上紧密结合,独立于句子的主体之外;所以也叫评注性状语或分离性状语,传统语法称句子状语。而联加语除状语意义外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连接性状语。  相似文献   

14.
助动词语义指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助动词,或称能愿动词,在句子成分分析中,语法界或分析为状语,或分析为带谓词性宾语的谓语中心,或把它和后面的谓词看作双谓语。不论何种分析法,都只是描写助动词在句子语法结构中的地位。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15.
名词作状语,属于文言词类活用。一般地说,动词谓语前的名词,大多是主语,只有少数的(包括时间、方位、处所名词)被活用为状语。虽然如此,但也给学生学习文言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辨识名词活用作状语,首先应以施受关系或陈述关系为标准,辨识其是否属于活用。如果动词谓语前的名词,是动词谓语的施事或受事,就是说,它同动词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那么它就是句子的主语而并非活用为状语。如“项伯杀人”句中的动词“杀”前边的名词“项伯”,是动作“杀”的发出者,是施事,动词“杀”是陈述名词“项伯”怎么样的,二者是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的副词,历来划分较宽,基本上把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词视为副词。一些文言虚词著作收集副词达350多个;《论语》的副词也有75个。这种做法没有从现代语法系统来考虑问题,因而混淆了副词和非副词的界限。副词表示行为或状态的各种特征,主要对谓语起修饰作用。谓语有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等,副词对它们都可以修饰。副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但却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谓语。副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它总是依附于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副词的含义大多比较具体,用法也比较灵活。大多作状语,…  相似文献   

17.
漫谈状语与补语的一致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状语和补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句子成分,前者出现在谓语的前面,后者出现在谓语的后面。笔者翻阅了十几本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著作,对于状语和补语一般都是说:状语对谓语起描写、限制作用,补语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也许是由于状语和定语都出现在被修饰者的前面,所以它们定义的实质性内容都是一样的:描写或限制中心语;也许是由于状语和补语分别出现在谓语的前面和后面,一前一后,从位置上可以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称为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具有动词的特点,可以有自己的主语、宾语以及状语等,但不能在句子中充当谓语。这些非谓语动词与它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非谓语动词的复合结构。一、动词不定式复合结构1.如果要表明动词不定式的动作是谁做的,就需要在不定式前加一个由for引起的短语,即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主语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承担,其结构为:for十逻辑主语十不定式。这一结构成为动词不定式复合结构,可在句子中充当某一成分。(1)作主语H…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V—ing形式作伴随状语时,它表示的是一个次要的动作,来对谓语表示的动作加以说明或作为陪衬。一般将其置于句后,可用逗号与主句成分分开。例如:  相似文献   

20.
当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它表示如果,假如。它所引导的句子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也可放在主句之后。使用if条件状语从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if条件状语从句对主句谓语动词的影响。1.在含有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主句谓语部分中通常含有will/shall或情态动词。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