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理)第21题是一道关于类比、证明和推广的问题,考查了直线、椭圆、抛物线等基础知识,考查了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是一道很值得探究的试题.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考中,以圆锥曲线为背景的最值问题,是解析几何的一类常见问题。而圆锥曲线的定义是由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来刻画的,由此可对一些距离进行有效转化,因此在解题中凡涉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应先想到利用定义进行求解,这样会有事半功倍之效。1.抛物线定义在最值中的巧用抛物线定义:平面内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其中定点叫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  相似文献   

3.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暨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模拟考试一试(A卷)第11题是一道抛物线中三角形的最值问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基本性质,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运算求解能力.本文对其进行探究,并给出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与抛物线定义相关的最值问题常涉及距离最短、距离和最小等.通过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实现由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即点与点到点与线的相互转化.因此,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以解决两类常见问题:一类是将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利用定义转化为该点到焦点的距离,构造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使问题得解;另一类是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利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利用"与直线上所有  相似文献   

5.
<正>1 缘起题目已知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M(-3,2) ,若F是抛物线的焦点,则的最小值是___.抛物线的最值问题常见于各种模考、高考甚至数学竞赛中,上面就是今年西安市高三联考的一道题.由于以往一般是求抛物线上点到焦点(或准线)的距离与到一定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而本题是求差的最小值,这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本文即是笔者对此类问题的探究,不妥之处,敬请指正.2 问题探究此类问题运用代数方法由于含有根式及绝  相似文献   

6.
抛物线与椭圆、双曲线一样是三大圆锥曲线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查的内容有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等.下面以2012年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一、考查抛物线的定义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并且经过点M(2,y0).若点M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等于(). A.2√2 B.2√3 C.4 D.2√5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到焦点的距离可以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于是可求出点M的坐标,再运用距离公式即可.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模块之一,历年来的全国高考卷在解答题中必考查一道立几题,常规的考查方式是第一问考查平行或垂直的证明,多为用综合法直接证明,第二问求线线角、线面角或面面角,可以通过建系用空间向量求解,也可以用综合法求解,属中档题。2020年的全国新高考卷(供山东、海南等地使用)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全国高考课标Ⅰ卷理科数学第20题,是以抛物线为背景、以导数几何意义、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为着力点命制的一道综合题.本题特点是题干清晰、设问精炼简洁,题目阅读量小,没有偏、烦、难、怪的味道,中规中矩,渗透了人文关怀的思想.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此题第(2)小题虽然是考查直线和抛物线位置关系的一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 ,本人发现一些关于抛物线的问题。问题 1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关抛物线的定义———在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轨迹叫抛物线。本人认为不完善 ,应定义为 :在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不过定点F的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轨迹叫抛物线。因为 ,若定点F在定直线l上时 ,动点轨迹是过F且垂直于定直线l的直线。事实上 ,当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p逐渐变小时 ,抛物线开口逐渐变小 ,当 p→ 0时 ,抛物线也就趋近一条射线。问题 2 北师大出版的基础训练与学习指导中有一题 :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比它到定直线距离小 …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再现已知长为2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在抛物线y=x2上滑动,求AB的中点M到x轴的距离的最小值及中点M的坐标.这是一道典型的抛物线的定长弦问题,下面笔者就这道题的解法及此类问题的一般结论谈点拙见,不当之处,望各位不吝赐教.二、问题解法分析1:考虑到线段AB是动态的,而点M到x轴的距离就是它的纵坐标,于是有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许乾隆 《职教论坛》2003,(20):43-43
有这样的一道数学试题:若过抛物线焦点的任意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关于A、B两点到抛物线轴的距离的积为定值。这是一道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直线方程、抛物线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解方程组等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思路入口较宽,方法灵活多变,其内涵丰富,难度适中,颇有思考价值,实属一道选拨功能较强的好题目。但是在评卷的质量分析中,深感考生的解题情况不容乐观,得分率较低。于是笔者借此试题,联想课堂教学,着重谈谈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一、重视解题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教学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2.
正1.定义法(1)椭圆、双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与两个定点距离问题正用定义;点在椭圆、双曲线上时逆用定义.第二定义中,常常将焦半径与"点到准线的距离"互相转化.(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就是单一的焦半径与"点到准线的距离"互相转化,很多抛物线问题直接用定义解决.  相似文献   

13.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模块内容,近年的高考卷中一般包括一道解答题和两道客观题.而且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传统立体几何求解的一作、二证、三求等三个步骤要求的掌握情况,其中能较好考查到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相应地,两道客观题的考查背景中以球为模型出现的频数较高,本文例析几道与球相关的模考题,赏析其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错在哪里     
1 陕西西安育才中学 辛向阳  (邮编 :71 0 0 6 1 )题 动点M(x ,y)到点F( 3,0 )的距离比它到 y轴的距离大d(d >0 ) ,求点M的轨迹方程 :( 1 )d =1 ;  ( 2 )d =3;  ( 3)d =5。这是一道常见的题目 ,很多学生一看题便不加思索地应用抛物线的定义来求解。既然M到点F的距离比它到 y轴的距离大d(d >0 ) ,不难转化为 :“M到点F的距离和它到x =-d的距离相等。”于是有 :问题 ( 1 )转化为 :以F为焦点 ,x =-1为准线的抛物线。易得顶点为点 ( -1 ,0 )和点F( 3,0 )连线的中点 ,即点 ( 1 ,0 ) ,∴ p =4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解几复习中,我们针对成人学员因学习间隔较长容易遗忘,但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的特点,采用题组形式来复盖串接有关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基本问题的解法,并作好与代数、几何等内容的综合应用串接,以达到费时少而收益大的效果。今以对抛物线的“定义图形”所编串的一组问题为例来说明利用题组复习的作用。我们知抛物线的定义为,一动点A到一定点F的距离等于动点到定直线L的距离。如图1,即是抛物线的一种定义图形,其中A(x_1,y_1)为抛物线y~2=2px上一点,F为焦点,L为准线.  相似文献   

16.
朱福文 《高中生》2011,(15):17-19
近几年来,立体几何的高考命题形式稳定,题型设计一般为"两小一大",解答题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位置关系的证明以及夹角与距离的求解,而客观题则着眼考查空间几何体的几何特征、体积与表面积.学生在求解立体几何题时常常会  相似文献   

17.
“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均有一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的定义、性质及结合平面几何综合综合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其中所涉及的解题方法综合性较强,能对同学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查,因此受到命题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空间距离和空间角的求解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题型,其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一作、二证、三计算,即一是作出或找出有关的距离和平面角,二是证明它符合定义,三是归到某个三角形中计算·这样做对空间想像力和几何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大且作法因题而异,而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和空间向量的引入,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为我们提供了求解新策略·本文将以一些实例探析利用向量法求解的通法·一、基本结论1.空间距离问题(1)点面距离(如图1):设n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是α的一条斜线,B∈α,则点A到平面α的距离d=|A|Bn·|n|.(…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使同学们有效地分析把握江苏高考中圆锥曲线题命题的趋势,笔者认真剖析了高考考试大纲中圆锥曲线的有关重点、热点,对04年至13年这十年中江苏高考试题中圆锥曲线题进行了初步统计及分析,以便于我们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一、利用圆锥曲线定义例1(2005年)抛物线y=4x2上的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的纵坐标是.分析根据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推断出M到准线距离也为1,  相似文献   

20.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内容既承担着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又承载着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有关直线与平面内容的试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空间线面之间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推理论证;一类是几何量(如角度、距离、面积、体积)的计算.在几何量的计算中,需要以判断、推理为依据,而推理、判断时也需要借助几何量的计算来进行.在高考试卷中,立体几何内容约占总分的15%,分值约为22分,一般为2至3道题,题型设计为"两小一大",选择题和填空题用于考查基础知识,解答题用于考查综合问题.解答题往往是以多面体(棱柱、棱锥等)为载体考查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角和距离等的求解,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