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课程衔接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贯通的关键所在。就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递进培养的策略并坚持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合理定位培养目标。针对各模块的衔接、主干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措施,并对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存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以自动化专业为研究载体,提出了"本专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并根据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自身的教育类型与层次特征,构建了具备各自特色又相互统一的课程体系,对高等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他工科类专业的"本专科分段式"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践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五年贯通"3+2"高本衔接协同培养,探索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本衔接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高本协同培养基础、学习形式及培养模式、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分析,提出"3+2"分段培养目标与定位;构建了"3+2"高本衔接课程体系;确定了高本衔接转段考核方式;提炼高本衔接取得的成效;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转段升本率、加强课程设置的连贯性等方面对"3+2"高本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课程衔接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贯通的关键所在。课程体系研究坚持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递进培养的策略,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岗位群和能力要求为导向构建衔接式课程模块,并就实践环节的衔接、主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措施,对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课程衔接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贯通的关键所在。课程体系研究坚持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递进培养的策略,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岗位群和能力要求为导向构建衔接式课程模块,并就实践环节的衔接、主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措施,对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索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与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分段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能否顺畅衔接,直接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程。文章从项目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及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提出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8.
探索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有效衔接机制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主要目的。分析了“3+4”衔接培养土木工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必要性、可行性。以金陵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3+4”项目为例,从项目的组织领导、分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与质量管理、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分段衔接培养的策略和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工艺美术)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衔接体系建设为主要案例,系统阐述了"工作室制"作为贯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分段创新培养的衔接机制,指出了"工作室制"在解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全过程中的关键点与难点,认为项目化课程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室教学形态实质上就是"英国现代学徒制"意义上的教育机制重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领域对高素质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据此,根据推动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衔接,联合培养的相关政策性文件的指导意见,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高职林业院校森林资源保护专业与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启动共育共享机制,初步探究并构建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3+2"分段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模式,拓宽育人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孔庆新  贾韶千 《教育教学论坛》2014,(37):202-203,159
综述了国外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概况,当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几条途径,以及我国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现状。开展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的实践研究,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高职与本科的有效衔接,构建了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了"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生管理及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高职与本科衔接的理论依据,研究了国外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模式,提出了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的机制保障和技术路径,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希望能对“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了现行普通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试点项目“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基于课程学分权值分布与岗位技能、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的课程反馈系统建设思路,以期建成满足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动态发展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推进专本一体化衔接模式的实践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之一,实现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关键在于构建高职-本科有效的衔接课程体系。文章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及建设基础,提出了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方法,最后阐述了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和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急需大量光伏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光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创建"两平台+能力模块"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平台"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应用能力培养;"能力模块"是指在课程体系或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多个课程组合或实践教学环节组合,形成多个教学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徐刚  郁冬  许江平 《职教通讯》2021,(4):105-110
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是"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主要任务。以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立足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充分考量中职、本科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主要探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紧密衔接,提出"立足产业需求、正视差异存在、适应发展导向"的紧密贯通型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3+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既保持高职段课程的相对独立与完整,强化高职段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深化本科段课程改革,增强本科段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和素质拓展两大模块,其中基本素质模块开设48门课程,素质拓展模块开设16门课程,并包括各类实践实训环节31个。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贯通培养的质量,是贯通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贯通培养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定位,指出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统一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和持续改进等原则,提出了通过毕业目标分解来建设课程体系的方法,明确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做好课程衔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并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和培养理论性学术型人才的本科高校在层次类型、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外在表征上存在着断裂。要实现高职与本科这两个不同层次教育的内涵衔接,必须进行系统思考,通过衔接专业对接、培养目标接轨、课程设置统筹、转段考核合理、教学管理联合、师资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使衔接深入到课程和教学层面,促进协同培养的学生达到"高技能且具有本科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