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掌握判断离子共存的"四项要点"。(1)颜色——溶液的颜色: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2+)、Fe(2+)、Fe(3+)、Fe(3+)、Fe(2+)、MnO(2+)、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于溶液中。(2)性质——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相似文献   

2.
<正>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有十大要点,简单来说就是"一色、二特、三性、四反应"。一色:注意题干对溶液颜色的要求。如果题目要求是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例如:无色溶液要排除Cu(2+)(蓝色)、Fe(2+)(蓝色)、Fe(2+)(浅绿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_4(3+)(棕黄色)、MnO_4-(紫色)、[Fe(SCN)]-(紫色)、[Fe(SCN)](2+)(红色)等这些有颜色离子。二特: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不  相似文献   

3.
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5年高考考试的热点之一。"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改进装置分析反应现象和原理,该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物质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正>一、试题呈现试题:某试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离子:K+、Ba2+、NH4+、Fe2+、NO3-、SO42-、Cl-、CO32-,已知试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1 mol/L。为了研究其成分,某研究小组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1.审题是做题的前提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仔细分析题目,收集其中蕴含的信息,找出题目中隐含的关键信息并联系自己的所学知识,并能排除较多文字的题目中一些无用的信息。例1判断正误:(1)把过量Cl_2通入FeBr_2溶液:2Fe(2+)+2Br(2+)+2Br-+2Cl_2=2Fe-+2Cl_2=2Fe(3+)+Br_2+4Cl(3+)+Br_2+4Cl-(2)向KI溶液(酸性中)加少量KIO_3溶  相似文献   

6.
<正>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运用: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相互结合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或者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现将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及部分高考题分析如下:1.离子结合成难溶(微溶)物而不能共存的有:Ag+与Cl+与Cl-、Br-、Br-、I-、I-、SO_4-、SO_4(2-),Ba(2-),Ba(2+)与SO_4(2+)与SO_4(2-)、CO_3(2-)、CO_3(2+)、  相似文献   

7.
对于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学生普遍认为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来进行检验,而不能采用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对各种检验Fe2+的方法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强化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及证据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8.
《文山学院学报》2016,(3):18-23
目的 :比较山蓝色素和九头狮子草色素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度法扫描两种色素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色素液置于光照处、阴暗处,不同的pH、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基质中的色素残存率。结果 :九头狮子草红色素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山蓝红色素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85 nm。两种色素液对阳光稳定性差,耐热性好。Na_2S_2O_3、H_2O_2、苯甲酸钠、蔗糖、葡萄糖、淀粉、Na+、K+、K+、Ca+、Ca(2+)、Zn(2+)、Zn(2+)、Mg(2+)、Mg(2+)、Mn(2+)、Mn(2+)对山蓝色素液和九头狮子草色素液的颜色无不良影响。维生素C、Al(2+)对山蓝色素液和九头狮子草色素液的颜色无不良影响。维生素C、Al(3+)、Cu(3+)、Cu(2+)、Fe(2+)、Fe(3+)、Fe(3+)、Fe(2+)对两种色素颜色有影响。结论 :此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红色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特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原理”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处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第3节,其内容要求为“了解原电池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换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1]。  相似文献   

10.
<正>“铁及其化合物”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本节涉及的知识有铁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等,对硫酸亚铁的性质只是从Fe2+的氧化还原角度进行分析,没有深入探讨FeSO4的分解问题。铁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难点知识。该部分内容特点是元素价态多、物质多、相互转化复杂,但该部分的知识系统性强,如果学生能理清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实验分析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铁的吸氧腐蚀实验4-3如图1。1.实验的原理: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时会消耗氧气,从而造成具支试管内产生负压,导致导管内产生一段水柱。2.实验的评价:管内无色透明水柱的高度变化不易观察,有些同学想到把无色透明的水换成红墨水,但课堂演示时仍显缓慢(室  相似文献   

12.
以改性锰矿为吸附剂,以含有单一的锌溶液以及铜、镍和铜氨络离子与锌的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研究了Cu(2+)、Ni(2+)、Ni(2+)和铜氨络离子对改性锰矿吸附Zn(2+)和铜氨络离子对改性锰矿吸附Zn(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存在多种二价重金属离子时,各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Cu-Zn体系中Cu(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存在多种二价重金属离子时,各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Cu-Zn体系中Cu(2+)拮抗Zn(2+)拮抗Zn(2+)的吸附,即抑制对Zn(2+)的吸附,即抑制对Zn(2+)的吸附;而在Ni-Zn体系中,在低pH值下Ni(2+)的吸附;而在Ni-Zn体系中,在低pH值下Ni(2+)协同Zn(2+)协同Zn(2+)的吸附,促进对Zn(2+)的吸附,促进对Zn(2+)的吸附,在高pH值下Ni(2+)的吸附,在高pH值下Ni(2+)拮抗Zn(2+)拮抗Zn(2+)的吸附;铜氨络离子-Zn的体系中铜氨络离子对Zn(2+)的吸附;铜氨络离子-Zn的体系中铜氨络离子对Zn(2+)表现出显著的拮抗吸附.  相似文献   

13.
关于"Fe3+和Fe2+的转化"实验:人教版《必修1》实验方案如下:在盛有2 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把上层清液倒人另一试管,再加入几滴氯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实践证明,实验效果很差:没有预期的红色出现,而是  相似文献   

14.
以蛭石和人造沸石为吸附剂,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吸附时间、样品用量、溶液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其吸附Pb(2+)和Cd(2+)和Cd(2+)的影响及在模拟废水中对Pb(2+)的影响及在模拟废水中对Pb(2+)的吸附性能.蛭石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蛭石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吸附率为86.27%,对Cd(2+)的吸附率为86.27%,对Cd(2+)的吸附率为85.25%.人造沸石对Pb(2+)的吸附率为85.25%.人造沸石对Pb(2+)吸附率为99.78%,对Cd(2+)吸附率为99.78%,对Cd(2+)的吸附率为99.98%,人造沸石对Pb(2+)的吸附率为99.98%,人造沸石对Pb(2+)和Cd(2+)和Cd(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蛭石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一种基于苯并噻唑类的Fe3+荧光探针(BZ),并用1H NMR和ESI-HRMS对其进行了表征.探针BZ对Fe3+表现出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关闭”荧光反应.此外,BZ探针具有低细胞毒性和高pH稳定性,成功实现了在水体实样和HepG2细胞中检测Fe3+.为了便于实时实地监测Fe3+,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BZ复合荧光纳米纤维膜,纳米膜对Fe3+的选择性响应优于其他离子.实验结果表明,探针BZ对体外和体内的Fe3+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四节和人教版<物理>高中二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选修)的教学中,需要一件直观、方便、可见度高,又能比较的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用教具.但是,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没有这类仪器及可代用仪器.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20,(3):33-35
p53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本文通过分子模拟研究了金属离子Na+,K+,K+,Ca+,Ca(2+),Mg(2+),Mg(2+),Zn(2+),Zn(2+)对p53蛋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Mg(2+)对p53蛋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Mg(2+)离子导致p53蛋白RMSD值较大,说明Mg(2+)离子导致p53蛋白RMSD值较大,说明Mg(2+)引起蛋白质构象变化较大。Mg(2+)引起蛋白质构象变化较大。Mg(2+)影响p53蛋白核心区域与DNA结合能力,最终会影响p53蛋白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第20题是高考试题中考察圆锥曲线的典型类型.该题内涵丰富,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本文通过"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和"类比"思想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一、试题再现如图1,椭圆E:x2/a2/a2+y2+y2/b2/b2=1(a>b>0)的离心率是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与整式的乘法有关的创新题型,这些试题设计新颖,重在考查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现举例说明.一、规律性问题例1 (2022·安徽)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2×1+1)2=(2×2+1)2-(2×2)2,第2个等式:(2×2+1)2=(3×4+1)2-(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