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全社会的普及,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教师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教育使命。那么,作为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如何促进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本文就尝试着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生命双重内涵的协调发展,即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发展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实现其职业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和个人内在的主体价值的统一发展过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关怀教师的生命,关注教师对其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追求,澄清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模糊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4.
教师生命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基础教育变革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近30年来的教育改革历程证明:没有教师的转变就没有学校的转变;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没有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就没有学校甚至教育的理想、价值的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学校变革的内生机制。研究教师生命价值的本质内涵、取向偏差及保证体系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教育是一项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充实生命内涵,拓展生命敬礼,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工程.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学校的生命力在于用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的根本职责在于培养学校文化,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6.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7.
教师发展与学校组织变革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组织特性表明,学校不仅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发展、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场所。"自我更新"、"主动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教师发展是在学校组织中进行的,现行教师发展研究缺少对教师发展的外在保障机制——学校组织层面的深入研究。基础教育学校组织应当实现从价值标准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变革,以保证教师的发展,实现学校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教育的真谛是生命影响生命.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以外在的规定作为教师评价的单一标准,而应加强对于教师作为"人"的关注,教师生命呈现的状态、品质和格局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参照.基于涵养生命气象的视角,探索构建与已有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相补充的教师评价体系,是时代背景和生命规律所趋.涵养生命气象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是有着"成就整全生命"的价值导向,包含"生命状态、生命品质、生命格局"三维内容和"自我、同行、学生"三位一体实施模式的评价体系,是最终指向促进教师生命完整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学校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营学校就是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唤醒教师沉睡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引导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心动"才能"人动",因而,善于经营"人心"是校长经营学校中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学校转型时期,"新基础教育"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实现教师自我更新。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在亲历的各种活动或关系中与他人交互作用,这是自我更新的外部促进机制;教师在个人的教育理念与日常实践行为的双向建构中形成内在关联性体验,这是自我更新的内在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注,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与价值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 命将成为教育的基本旨趣,而教育将成为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守望者.其目的是实现生命教育向真正的人的教育的回归.实现这一回归,生命教育需要关注生死教育、苦乐教育、灵肉教育等基本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多年来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一所"好人学校"。所谓"好人学校",就是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好人学校"的教师以良好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优秀学生以自己的生命状态实现学生之间的彼此促进。这样优质生命影响下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远离劣质的生命状态。学校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成为素质教育真正实现的生态园。  相似文献   

13.
教师发展是实现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如何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让教师感受职业生涯的幸福,是成都市实验小学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为此,学校本着"关注全面,自主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新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2005年,"成都市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校开展的苏州市级《从"关注效度"走向"关注人本":构建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发现,目前音乐课程改革呼唤关注人本,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要求教师能自觉追求教学特色。因此,教师应自觉树立"专业发展"和"教学特色化"意识,并把二者有机结合,实现特色化发展的课堂教学,以主动适应音乐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让音乐教育职业成为彰显自身生命价值和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价值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以生命的眼光观察与体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人""知识""关系"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信息,学校教育也应当承担起生命的责任,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视域中的学校教育应实现从崇尚"占有"到引导主动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唤醒生命自觉,从"制器"到培育完整生命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6.
一、生命教育内涵的解读 狭义的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即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又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①在媒体大量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事实面前,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呼吁实施生命教育,以期通过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注,使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就不能忽视教师.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他们都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场"中.要想获得各自生命的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新的发展,必须依赖教育活动中两个生命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理解和支持.依赖对教育活动中两个生命主体关注的对等性.教育要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生命的教育必须由教师来承担.因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生命是一个双重存在,即具有本原的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二者的天然融合;这里的生命不仅包含学生的生命,也应包含教师的生命.为更好实现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及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在大力提倡关注学生生命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师生命的关注.关注教师,就应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生命为视角关注教师的价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论题.现实中,生命视野下的教师自我价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旁落与迷失.追寻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巨大的努力: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教师价值;预留教师主体发展空间,拓展教师发展观;反省教师生存方式,确立教师主体生长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王秀芹 《人民教育》2012,(23):16-18
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作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基本标准,不仅是国家目标,也是一所学校践行教育理想与实现教育价值的基本诉求。每位教师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有着不同的气质和禀赋,有着不同的梦想和追求,如何让每一位教师都得以发展,是一个关注差异的过程。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小学多年来将教师专业成长放在学校发展规划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李家成认为,我国当代学校教育正在走向一种"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生活对个体生存方式形成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对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影响是整体性的[1]。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注重人的生命的珍存,注重生命价值的升华,注重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注重从文化的层面去研究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因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学校领导与教师突破"术"的层面的徘徊,努力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上有所提升;有助于引导学校领导与教师突破"个"的层面的局限,努力营造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理解与认同的学校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学校领导与教师突破"物"的"崇拜",旗帜鲜明地把促进入的发展与实现人的幸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