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红 《大观周刊》2012,(51):471-472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从根本上改变着教学面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学习空间,获得视听等多种感受,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让语文教学绽放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甄龙 《大观周刊》2012,(31):312-31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贾雷 《大观周刊》2012,(44):260-26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刘畅 《大观周刊》2011,(42):110-110
中学计算机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所以教育部分需要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杨海波 《大观周刊》2012,(34):278-278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中学信息技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加强信息技术技术课程教育,将信息技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整合以及注重网络道德的培养;在评价方法上应注意综合性和情境性。  相似文献   

6.
王翠兰 《大观周刊》2011,(52):107-107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计算机的课堂氛围中去,更多更全面地接受多方面教育。使学生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有信息素质兴趣教育,改革文献检索类课程教学以及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贤杰 《大观周刊》2013,(1):143-143
新课程标准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地融合。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多样性、科学性和形象性,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天窗”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性,从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创造性的学习中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唐亮 《大观周刊》2011,(35):123-123
现代信息技术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应用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而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学科,从而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快乐起来,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赵婷 《大观周刊》2011,(29):107-108,96
任务驱动法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提的最多.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如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教育理论培训参加情况。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情况、信息技术科目本身的特征.教师所在学校所处的地区的发达程度.学生的基础等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对任务驱动法的了解和把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调查信息技术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提供意见和借鉴.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效果.提高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孙宜君 《大观周刊》2011,(30):208-208
为了适应加快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通应用,下面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五种应用:1、多媒体应用可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2、多媒体应用可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3、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5、化解抽象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何梦琳 《大观周刊》2013,(3):199-199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的推进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初中历史教学的理念也随之更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媒体被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提供丰富的视觉形象以及声音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把初中历史课堂的知识更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宋向春 《大观周刊》2011,(52):188-188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扉,引领学生心志不断走向成熟的情感过程。潜移默化,声情并茂的情感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与运用.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祝武明 《大观周刊》2013,(2):112-113
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武 《大观周刊》2012,(35):345-345
现在的初中教学中.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要让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成为支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和手段之外.还要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让信息意识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以便为他们将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松梅 《大观周刊》2011,(35):114-114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庆超 《大观周刊》2013,(2):176-176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已日益显得重要.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少娣 《大观周刊》2012,(45):325-325
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是教师借助媒体向学生传送一定的教育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后,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使教学的内容、方法乃至教学的模式带有更强的新颖性、变化性、刺激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当代大学教育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强化了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资源、优化了信息交流方式、推动了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当代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内容包括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寻求创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勇于创新,教师与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20.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思维的过程和实质,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