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余能文  黎楠 《声屏世界》2007,(10):18-19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十五”期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满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克服各种困难,强力推进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为促进江西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展示全省“村村通”工作建设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本刊特开设专栏.连续三期刊发全省广电系统荣获全国“村村通”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报道,旨在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增加亮色,进一步推动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相似文献   

2.
要闻·信息     
李长春强调强力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广播电视是一项台民意,顺民心的重要工作。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实现“村村通广播电现”也是事关我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发展战略。为了加快峡江县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步伐,峡江县委、具政府把“村村通广播电现”建设当作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峡江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一名副书记和副县长兼任。为了确保“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的完成,会年4月21日县委县政府又印发了峡江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要求乡镇也要成立“村村通广播冉视”工作…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广播人,我们一直关注着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发展,村村通中广播的喜与忧也一直是各地广播人谈论和关注的话题。为此,中国广播杂志特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浙江、贵州、河南、陕西、北京五个省市广播电视局“村村通”工程的负责同志撰文,请他们介绍各自省市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生存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广电进村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经过近3年的艰苦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已基本实现了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1998年以来,该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15.79亿元,其中国家补助3.4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2亿元。截止到2000年10月底,全国101934个已通电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十五”期间,国家广电总局将继续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听到广播、看到电视。  相似文献   

6.
一目了然     
江西省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江西省已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2004年至2005年2608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和495个“返盲”行政村的“村村通”建设任务,在全国29个有“村村通”建设任务的省市区中列11位,受到国家广电总局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最近,江西省广电局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厅和设区市广电局组成29个检查验收组对全省“村村通”工程情况进行了抽查验收。(江西省广电局计财处提供)…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6,(2):79-7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国家主持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以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推进农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的进步,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但是只通设备,不通内容,难以达到工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已经全面展开,计划至2010年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同时加强工程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奉新县“村村通”工作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对实施“村村通”工程工作非常重视。一是成立了县“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下发了《奉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新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意见》;三是在8月11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来自全县各乡镇场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领导、广电站站长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60多人出席了会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英、县政府副县长许小欢到会讲话,县广电局长宋孝正在会上传达了全省“村村通”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要求在今年内全部解决奉新县20个广电“盲点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8,(9):20-22
无线覆盖是广播电视提供基本服务的主要手段,也是各级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将远郊区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转播站建设作为“村村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在远郊区县建设五个无线覆盖转播站,  相似文献   

11.
邓年生 《声屏世界》2001,(10):41-41
今年3月,从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遂川县广播电视局荣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授予的“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称号。这是该局今年继荣获“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之后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2.
<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如今,村村通建设的最大困难在于一些边远山村。这些已通电的广播电视“盲村”,大都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农户居住分散,工程建设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3.
石长顺  李欣 《中国广播》2006,(2):34-36,51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一段时间以来,“村村通”工程增加了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数量,提高了接收质量,现在全国通有线广播电视的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可以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广电总局1998年开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使全国已通电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大大提高了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村村通”工程运行良好,但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盲”现象。我国至今仍有近48万个自然村、8000多万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进一步巩固“村村通”工作的成果,解决一些地方的“返盲”问题,是“村村通”目前工作的重点。为此,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了国家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抓紧贯彻落实。本期特稿栏目刊发的《重谈广播问题》和《杨部长的广播情》两篇文章,既反映了一些地方“返盲”的现状;同时,浙江省金华市解决广播覆盖的事实也说明,只有像该市委宣传部长杨守春那样,对开辟农村广播阵地想方设法,真抓实干,才能进一步巩固“村村通”工程的成果,才能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图书馆》2007,(3):80-80
在我国努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今年6月底,工程资源总量已达到60TB。[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石长顺  李欣 《视听界》2006,(2):78-80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一段时间以来,“村村通”工程增加了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频道数量,提高了收视质量。现在全国通有线电视的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可以收看到20套以上画面清晰的节目,山东青岛、浙江杭州等数字化走在前列的地区,农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数字化初现端倪。“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  相似文献   

17.
加紧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启动之后,成效显著,到去年底,已经完成了通电的11.8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解决了9700多万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困难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国家已经十分明确,要把村村通工程视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1号工程。可以预料,今后,推动村村通工程进展的力度一定会更大,所采取的措施一定会更有效。那么,村村通工作的下一个目标、任务以及具体要求将是怎样的呢?“要载”栏目发表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的文章《加紧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对相关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张超 《中国广播》2008,(9):25-28
2006年2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贵州省联合召开了全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国家广电总局王太华局长在现场参观了贵州省农村自然村“村村通”建设情况后,对贵州省的“村村通”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王太华局长指出“贵州省的做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农民的负担比较轻,收听收看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石长顺  李欣 《青年记者》2006,(10):20-21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笔发现,“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播电视节目亮点不多,数量较少,质量较低,目前上马的一些节目存在“入户不入心”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七月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之后,铅山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这是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联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为此,铅山县委县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如下几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一、及时作出了关于全面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决定。二、制订了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分两年完成“村村通”的工作目标,其中1999年消除35个盲点村,2000年消除12个盲点村;三、对实现“村村通”配套资金的筹措方式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缜密的部署,他们的办法是:除县广电局、各乡镇给每一个盲点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