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建军 《大观周刊》2013,(12):124-124
心态是影响考生发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复读生。浅析高三复读生的心态、情绪,探索合理的调整方法,有利于高三复读生的学习与考试,能够有效应对高考。  相似文献   

2.
每年到7月底,复读学校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招生任务,而今年各复读学校在谈到招生情况时都变得遮遮掩掩.原计划6月初发布的2010年高考新方案至今仍没有露面,这不仅让明年的高中毕业班师生着急,更让今年北京的复读市场遇冷.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封来自四川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来信吸引了西藏人民出版社全体工作人员的注意,这是一位在5.12地震中失去亲人的高三复读生的求助信,他希望与同学一样拥有一套“天利38套”高考复习资料。西藏人民出版社、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当即满足了该考生的要求,并把学生所需图书寄往学校。  相似文献   

4.
每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之后,都会有一批考生放弃已经获得的录取通知书,选择复读高三。而媒体也总会热烈地讨论,是否应当限制高分生复读?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是否有选择自由、在教育资源紧缺环境下这种选择自由的界限、谁来限制这种自由等等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本文则试图解释导致这个问题的前置问题:为什么除了北大,清华,就没有好学校了?  相似文献   

5.
高考招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国家也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高考招生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构建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评价测试体系和优化高考招生录取的制度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然而,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新闻,人们不难发现:在一些媒体的高考报道中,频频出现失误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等原则,屡屡被践踏,媒体工作者专业素养缺失的现象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
核心阅读:高考的时间已由炎热的7月调整至相对凉爽的6月初,但是媒体对高考的关注度并没有冷却下来,反而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高考也成了人们在6月里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作者对今年一些媒体的高考报道作了客观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多的媒体对高考报道有明显的过热现象,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开始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高考现象,一些报道受到了考生、家长及学校的欢迎。面对每年一次的高考报道,媒体应该如何把握?作者把今年的高考报道概括为三种“声音”,并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喷绘行业的暴利年代已经过去,现代企业的发展都趋于理性。如何在理性的发展中找到利润增长点并持续增长.成为每一个喷绘企业的关注重心。也许.联悦科技和天树标牌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王斌余杀人案,近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学者的深刻反思。但其中一些议论存在着某种令人担心的非理性、情绪化的倾向和心态。我们不能不对此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媒体每年关注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高考年年有,却年年被媒体聚焦。高考前,放榜前,不断出专题;高考两天。更是密切关注,报道内容从“警车开道”、“爱心送考”到高考宾馆、商家高考营养餐甚至高考保姆。连篇累牍。高考.从一场升学选拔考试,演绎成了考全民素质、考社会责任、考政府服务的“社会大考”。  相似文献   

11.
王冰 《新闻实践》2013,(8):20-22
每年6月,有关高考的话题,对都市类报纸而言,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今年6月的这场“新闻战”中,温州都市报策划的“记者报名参加高考进行体验式报道”,最终“自我喊停”,文章没有见报。就此引发的一些话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皓这个名字,近两年在省会济南叫得特响。他领导的滕州市第三建安公司逐鹿泉城建筑市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得到了当时任省委书记的赵志浩的赞扬。1981年,刚满16岁的刘皓以2分之差高考落榜。他谢绝了母校老师留他继续复读的好意,毅然到镇建筑队干起了小工。不到3年,便被破格提拔为技术员,  相似文献   

13.
范文义 《青年记者》2008,(10):72-73
“新闻策划”作为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词汇和操作方法,已经受到新闻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青睐。面对新闻策划范围愈来愈广泛、策划水平愈来愈高的现状,我们应对新闻策划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命题全国统一,这对中学各科教学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指令性,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似乎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事实。所谓高考“指挥棒”,其实是说高考命题是一种强大的文化指引和文化规范力量。出什么类型的题,控制在怎样的高度和难度,当然会引起中学各科教师、考生、将成为考生的学子及其家长们的极大关注。而语文试题,特别是其中的作文试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恢复高考至今,作文命题年年变化,在应对这繁复多变题目的试卷中,有一些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作文试卷中的“作假”令人德国1998年作文考题三选一。其中…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考,都是媒体按捺不住寂寞的时节。与往年不同,今年泉州晚报在高考期间的报道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不干扰考生,本社媒体高考结束前不对考题进行分析点评。"此举赢得关注和喝彩:比之过度关注,"不干扰"是一种明智。  相似文献   

16.
江涛 《出版广角》2015,(11):46-47
本文就目前国学经典解读类图书出版对大众文化的传播进行理性反思,在肯定其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引起行业的关注及重视,从而提升国学经典解读类图书的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晓梅 《新闻窗》2006,(4):74-74
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今年年初开播的遵义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广播,为体现“关注交通、服务大众”的频率宗旨,决定在今年高考期间,以高考学子为服务对象,通过电台的宣传,发起组织社会各界为高考学生奉献爱心,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各类媒体报道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年一度的高考尤其成为教育报道中的重中之重。关注高考无疑也就是关注百姓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而高考又是年年都有,也正因如此,做好高考报道就成了记们做好教育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热点,是发生在特定时期社会公众关注程度极高而新闻媒体又积极予以报道的焦点。在当今报业竟争十分激烈的清况下,捕捉热点、快速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塑造自身形象、提高办报质量和扩大报纸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这是报业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按新闻规律办报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报业竞争中单纯追求“热点”,缺乏理性的热点报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六月上旬,成都某家报纸在头版报眉上用醒目标题刊登了“二次高考,首选四川”的新闻。其他一些媒体也纷纷在不同版位上刊登了类似消息。一时间,社会舆论大哗,省…  相似文献   

20.
评说2002年高考北京卷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新闻与写作》2002,(10):39-40
20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的几个特点,正在行家的预测之内:第一,话题来自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材料新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这对于我们今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大事,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第二,今年高考作文话题更加凸显人文精神,凸示社会观、道德观等时代观念,有利于我们全面培养素质、考察人才和选技人才。第三,试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利于考查理性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有利于考查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再到2001年的“诚信”直至今年的“规则”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考作文选题越来越注重对现实的理性思考这样一个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