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位常有教研成果见诸报端的教师,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而落得"只有几篇文章!"的下场;一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档次的教研成果,而落得职称评聘八年抗战也不能取胜的结果;能研的不能教,能教的不能研,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种怪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怎样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促使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位常有教研成果见诸报端的教师,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而落得"只有几篇文章!"的下场;一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档次的教研成果,而落得职称评聘八年抗战也不能取胜的结果;能研的不能教,能教的不能研,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种怪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怎样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促使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位常有教研成果见诸报端的教师,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而落得"只有几篇文章!"的下场;一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档次的教研成果,而落得职称评聘八年抗战也不能取胜的结果;能研的不能教,能教的不能研,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种怪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怎样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促使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位常有教研成果见诸报端的教师,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而落得"只有几篇文章!"的下场;一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档次的教研成果,而落得职称评聘八年抗战也不能取胜的结果;能研的不能教,能教的不能研,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种怪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怎样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促使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位常有教研成果见诸报端的教师,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而落得"只有几篇文章!"的下场;一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档次的教研成果,而落得职称评聘八年抗战也不能取胜的结果;能研的不能教,能教的不能研,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种怪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怎样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促使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位常有教研成果见诸报端的教师,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而落得"只有几篇文章!"的下场;一位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档次的教研成果,而落得职称评聘八年抗战也不能取胜的结果;能研的不能教,能教的不能研,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种怪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怎样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促使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如果"教"而不"研",只能成为"教书匠",却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研"源于"教"才有活力,善"研"者才能善"教"。而农村学校部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探索新的教研方式,以激发语文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们进  相似文献   

8.
教研,是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性活动.教研活动,应该在教中研,在研中教.若只教不研或只研不实践,那么,只能说它是无效教研、形式教研,是教研"荒漠化"的表现.目前,许多学校存在无效教研、形式教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前进步伐. 一、选对选好"领研人" 形式教研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学校缺少真正有教研能力的领头人.目前,绝大多数主抓教学的学校领导,或多或少存在着教研意识及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不及有些普通教师教研水平的情况,有些领导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不虚心听取教师的教研建议,认为自己是抓教学的领导,搞什么、怎么搞,比普通教师懂得多、清楚得很.这种教学业务上的"形式干部",严重地阻碍了当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今,学校要想通过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就必须配备一个能真正主持教研活动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9.
教学与教研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教研的教学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然"硕果"累累却外强中干;没有教学的教研犹如纸上谈兵,纵然"成果"辉煌却徒有其名。二者对于教师来说缺一不可,那么学校如何才能使教师做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呢?那就是以师为本,抓住内涵,扩展外延,内外兼顾,促进教师及学校"教"与"研"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校,教学与教研都过硬的教师被师生们戏称为"椒盐大虾"."椒盐大虾"们是学校的筋骨,也是师生们的偶像,其分量不言而喻.不过,在过去,学校几乎没有能堪比现在这些"椒盐大虾"的实力派教师,其实,教师队伍中不乏能人,只是绝大多数是"瘸腿将军".有的教师教学上有声有色,在教研方面却跟不上趟.于是,我们学校就对症下药,着手改变能"教"不能"研"、能"研"不能"教"的被动局面,强力推动教师队伍教学与教研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能“研”而不能“教”,能“教”而不肯“研”,这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上述现象的成因,除了教师主观因素外,学校管理层面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校对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教研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正>"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相辅相成,教研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校本教研应该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而且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研活动,应该在教中研,研中教。只教不研或只研不实践,是无效教研、形式教研,是教研"沙漠化"的表现。目前,相当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尚存此问题。克服形式教研,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引导教师走健康研修之路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
“能教而不能研,能研而不能教”,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究其缘由,关键是能研究的老师没有找对研究的方向;能教的老师没有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只管“教”不管“研”,或者有的学校突出了“研”而忽视了“教”,逐步丧失了研的落脚点,这样,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提升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措施,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盲,研而不教则空",那么如何通过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树立正确的教科研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来实现有效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这就成为做校长的一项研究课题。近些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开展了"四微教研"(微教学实践、微课题研究、微课程建设、微成果交流),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也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之所以出现教研分家的这种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学校在管理中把教与研分家了,有的学校的教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分成了两个部门,各自为政,这样,必然导致两个极端,学校管理分家,教师自然也分家,或者为了发表文章,整天泡在各种论坛上,寻求信息,学习技巧,于是文章频频发表;或者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整天泡在作业堆里,练习题中,于是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假如我们在管理中能够把教与研融为-体,让鱼和熊掌兼得,那么,教与研就能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真正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7.
能教而不能研,能研而不能教,这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缘由,关键是能研究的老师没有找对方向,能教的老师没有研究的习惯和方法。除了主观因素外,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只管教不管研,或者有的学校  相似文献   

18.
喻林 《贵州教育》2014,(20):30-33
正眼下农村中学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是出于应付、走过场,不知怎么研、不知研什么,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研不出什么成果。学校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以教研为龙头想方设法激励教师花心思既教又研——研出思想、研出方法、研出路子,研出结果,把学校研活、把师研强,最终推动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永强  徐燏 《中学生物学》2012,28(10):24-26
教研工作是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教与研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学研究,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笔者对本县农村学校教研工作做了初步调查,并对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丽 《教书育人》2009,(4):15-15
教学与教研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教研的教学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然"硕果"累累却外强中干;没有教学的教研犹如纸上谈兵,纵然"成果"辉煌却徒有其名.二者对于教师来说缺一不可,那么学校如何才能使教师做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呢?那就是以师为本,抓住内涵,扩展外延,内外兼顾,促进教师及学校"教"与"研"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