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寺庙是佛教、道教等宗教信徒供奉神灵和聚居修行的宗教建筑.各宗教信徒供奉本教信奉的神祗,在泉州有的寺庙除供奉本教神祗外,也供奉其它宗教神祗,如佛教寺院奉祀佛、菩萨、天王、罗汉等,也奉祀玄天上帝、关帝、文昌帝君、广泽尊王、保生大帝、通远王等.道教的元妙观奉祀道教神祗,也奉祀萧太傅、天上圣母、广泽尊王等.泉州寺庙奉祀神柢多元化,反映泉州多种宗教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龙华志》民国曹永安钞本是研究上海龙华寺史和上海佛教史的重要材料,《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之十五《上海寺庙旧志八种》中的整理本为读者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在校勘、标点、整理体例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各为校正。  相似文献   

3.
南岳衡山的宗教寺庙建筑数目十分惊人。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四大类型:原始宗教的祠庙、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以及南岳寺庙建筑的次生形式——书院和牌坊。南岳寺庙建筑是随着佛道二教的传入南岳而兴起的,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唐代是rr4:盛时期,清代则达到了巅峰。南岳寺庙建筑的格局是以半山亭为等腰线、以登祝融峰山路为中轴线而形成的。建制典型、规格高贵、选址幽深、分布广阔、造型各异、石墙铁瓦、佛道同寺、寺庙园林是南岳寺庙建筑的鲜明特点和独有个性。  相似文献   

4.
沿江佛教文化是道、儒、禅多家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该地区佛教寺庙建筑是皖北的道家文化和皖南的儒家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宗教寺庙建筑是古建筑遗产中的精华,寺庙建筑集结了宰相王俯、皇室宫殿、封建祭坛等建筑的最高水平。分析沿江地区佛教寺庙建筑内部的陈列设施和空间布局的文化意境,并与现代园林布局比较将对佛寺建筑的格局研究以及佛教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借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居住着满族、蒙古族、藏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自古崇信佛教。承德是全国首批确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康乾时期清政府为团结北部众少数民族,维护边疆地区安宁与稳定,尊重他们对佛教的崇信,在山庄周围兴建了十二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庙,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这些散落在山庄周围的皇家寺庙,积淀着深厚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极其丰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内地与蒙古诸部在宗教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寺院,成为清政府宗教活动的中心。至今普宁寺仍在举行佛事活动,在北方影响巨大。这些寺庙融合多民族宗教建筑风格,供奉多而全,且造型艺术价值极高,大量佛像、碑刻、楹联等体现民族宗教文化的载体,不仅在我国北方地区、而且在世界范围也极为罕见。因此,对如此深厚的民族宗教资源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佛教是印度王子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在中国弘扬佛法,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在佛教的发展历史中,传法的(?)侣是舍家而皈依佛门的,他们修持、讲经都在寺庙里进行.因传授佛法的需要,佛寺这种宗教建筑,具有不同于世俗建筑的特点.首先是供奉佛的地方,在中国的佛寺中,都是宫殿式建筑,以表示佛的至高无上性.一般在南北中轴线上,修建多进的佛  相似文献   

7.
1我国传统节日旅游产品类型 1.1传统宗教节日的旅游产品 过去人们参观以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景点的目的主要有:降香拜神、掷抽签、观光寺貌、参观寺藏、观戏买物、品茶闲话等.宗教性质的节日更增加了宗教旅游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8.
王尧 《职业技术》2007,(4):68-68
1我国传统节日旅游产品类型1.1传统宗教节日的旅游产品过去人们参观以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景点的目的主要有:降香拜神、掷抽签、观光寺貌、参观寺藏、观戏买物、品茶闲话等。宗教性  相似文献   

9.
新疆苏非派是新疆伊斯兰教受苏非主义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在喀喇汗王朝时期苏非思想与伊斯兰教一起从中亚河中地区传入我国新疆,作为一种新传入的宗教派别,苏非派步入了地方化、民族化的进程.吸收了新疆地区原有宗教和习俗的相关内容,使得新疆苏非派具有了自己的特征和不同的社会影响.文章概括了新疆苏非派六方面的思想特征:神秘性;继承性;包容性、适应性;入世性;渗透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装饰风格在世界装饰艺术中独树一帜,主要表现在它的宗教建筑和手工艺品、书籍的装饰图案上。伊斯兰教的扩张,使伊斯兰艺术得以吸收与融合东西方艺术不同的特点,再加上伊斯兰教独特的宗教特点和穆斯林的审美心理,导致了伊斯兰独特的装饰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的汇通融合中,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宗教之一,并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清代康乾二帝,为怀柔蒙古诸部,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倡导佛教,在塞外兴建避暑山庄,并陆续在其周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寺庙群,广泛开展有利于巩固边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宗教活动,使山庄周围寺庙群成为清王朝塞外的佛教圣地,在清王朝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详细了解潮汕地区宗教建筑旅游资源后,发现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建筑在潮汕地区都有存在,但以佛教建筑为主,存量、规模都相当可观。同时,佛教建筑不但性状多样,还因其所处地址的巨大差异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宗教文化氛围,少数寺院由于多教糅合的显著特征也显得与众不同。而基督教教堂的最大特点是涉及多种西式建筑风格,使得这一地区在传统建筑景观社会文化背景下,同时展示出较丰富的西式建筑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并随之发扬光大.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受教育人数的激增,特别是平民子女受教育人数的激增和日本佛教的兴盛,寺庙的大肆兴建,逐渐的产生了一种日本独有的宗教教育——寺子屋教育.寺子屋教育以寺庙为授课地点,由寺庙的僧人为授课教师,面向广大平民子女,教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并向他们讲述做人的道理,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本文将重点阐述日本这种独特的宗教教育的产生、兴盛和衰落.  相似文献   

14.
祆教起源于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主要由粟特人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敦煌文书中不乏祆教尤其是祆庙的记载。从建筑形制上来讲,敦煌祆庙呈现出古波斯宗教建筑的特征,中央为四柱方形内殿,四周绕以柱廊;庙中既祭拜神像,又有圣火崇拜的痕迹,考虑到中亚祆教与波斯本教的关系,敦煌祆庙应同时继承了中亚和波斯两地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成为衡山旅游资源一大特色和优势之所在。衡山旅游发展应突出宗教文化特色,在开发过程中注意解决好:加强宗教自身建设,巩固和提高衡山的宗教地位;加强规划管理,搞好山林寺观建设,改县宗教旅游环境;发展系列宗教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宗教旅游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正确处理旅游部门与宗教部门的关系以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三《思想政治》全一册课本第 12 5页第二段说 :“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从国外传入的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中国土生土长的有道教 ,合称为我国的五大宗教。”由于课本在这里没有说明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其实就是新教 ,因此不少学生认为天主教是同基督教相对立的两个不同教派 ,造成不少混乱。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混乱 ,使学生对基督教的两个派别有一比较全面的认识 ,下面从两者的异同点入手进行比较。天主教、新教同属基督教 ,两教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天主教和新教都把耶稣列在“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里的第二位 ;都…  相似文献   

17.
明代木氏土司对东巴教的认同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木氏土司在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上有很强的认同感,既未丢失民族传统文化,又引进汉藏文化;既满足了境内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者的需要,又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木氏对佛、道、东巴诸教信仰程度因人而异,但非以教压教;在经济和寺庙的建筑上对各教的支持有强有弱,但未剥夺某一教的权益.木氏对宗教的举措,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有利于社会安定、政权巩固.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寺庙     
印度建筑中最重要的是宗教建筑,即使城市也有宗教的意味,而寺庙因其巨大的体积成为山的隐喻。在印度人看来,山是宇宙之柱和世界轴心的象征。而神庙只有和山联系起来时才真正具有神圣性。印度教和耆那教相继衰落之后,在莫卧尔帝国时期伊斯兰教兴盛起来,建造了众多的清真寺与陵墓。清真寺最著名的是布兰·达瓦寺。陵墓最著名的是泰姬——玛哈尔陵,它以“印度的珍珠”著称世界,建成于1647年,诗人尼札米说这座宫殿“掩映在空气和谐一致的面纱里”,它的穹顶“闪闪发亮像面镜子……里面是太阳外面是月亮”。它一天之中呈现三种颜色,拂晓是蓝色,中午是白色,黄昏则是天空一样的黄色。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东南亚建筑主要受印度影响,并且以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庙宇为主要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柬埔寨的吴哥窟,老挝首都(万象)的塔銮,当地人将寺庙视为神的居所。——编者  相似文献   

19.
以佛道二教为主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其对现代休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藉助于宗教休闲文化可提高休闲活动的创造性与建设性,克服非积极的休闲方式带来的负面效果;二是宗教休闲有助于改善休闲者的健康状况,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现代宗教休闲,应遵循如下原则:以服务社会大众为根本宗旨;与传统宗教的现代转型相结合;保持必要的宗教神圣性和超越性.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可从彻底取消寺庙的门票收费、大力推广普及寺庙休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弘扬宗教休闲文化、探索发展宗教休闲文化产业等方面着手,推进现代宗教休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葛玉根 《现代语文》2009,(11):29-31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诸多影响。到了唐代,文人创作的唐传奇,出现了一系列的寺庙物象,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整理唐传奇中的佛教寺庙物象,梳理寺庙之传入中国及其初来时之文化意义,研读唐传奇文本中具有文学意义的寺庙物象,从而试探佛教寺庙传入前后意义之转化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