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八个实验是“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按照教材的介绍.有关方法步骤是: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相似文献   

2.
邓龙 《生物学教学》2001,26(5):15-16
学生按高中《生物》课本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往往难于提取到叶绿体中的色素。笔者于1996年做了一些实验和理论探索。找到了原因:新鲜叶片含有的水分与丙酮互溶,水分子吸引丙酮分子,排斥色素分子使丙酮不能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而提取不到色素。解决办法是烘干叶片除去水分或加入能把水与丙酮分开的盐(氯化钠)。  相似文献   

3.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高中生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其中所使用的层析液在不同版本教材中不完全一致,有“石油醚”、“石油醚+丙酮+苯”混合液等。  相似文献   

4.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多年来,我们发现按教材指导,用丙酮和“课本层析液”很难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不足之处有:①纸层析点样处色素迁移不彻底;②一般很难判别叶绿素a的含量比叶绿素b的含量多;③有些材料实验效果通常较差,如萝卜、上海青、小白菜。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温、实验材料、层析液组分、提取色素的溶剂。此外,苯的高毒性、致癌性,丙酮对眼睛的强刺激和损害,也影响了部分学生完成实验。针对这些问题,本人研制了无毒“提层试剂”,既能代替丙酮,又能代替“课本层析液”,一剂两…  相似文献   

5.
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实验之一。笔者认为,实验中保证色素提取液的浓度和纯度是使实验成功的前提。课本上介绍用研磨过滤的方法提取色素,滤液中往往混有细小的叶渣和石英颗粒,从而堵塞毛细玻璃管;又因学生使用研钵不够熟练,丙酮挥发却较快,故往往所得的滤液浓度小,实验结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中的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它是高中必做实验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笔者在教学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药品的用法、如何画滤液细线等都进行了改进,得出一个较简便可行的操作方法。1叶片的选择和处理a.教材建议:选用新鲜菠菜叶。b.不足之处:菠菜叶含水分较多,研磨时碎叶粘滑,充分研磨难度大;另一方面,水分多降低了丙酮的浓度,低浓度丙酮只能溶解少量色素。c.…  相似文献   

7.
曲凯 《教学随笔》2008,(1):43-43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第三节光合作用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这一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实验,即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85%丙酮、95%乙醇及乙醚三种有机溶剂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分离实验中发现,采用乙醚和丙酮混合液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它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捕获光能要靠叶绿体中的色素.现行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我操作实验,探索出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从中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知识的能力,教育学生实事求是的对待和分析实验结果.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新编生物教材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其中“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的一部分,在实验操作上有一些弊端。首先,学生用研钵研磨,很难做到迅速、充分的研磨;其次,丙酮很容易挥发,不利于叶绿素的溶解;还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实验时间的限制。因此,考虑对实验进行改进。改进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绿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用层析法验证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颜色的实验。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光合作用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颜色,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按照教材所述的方法和所选的材料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提取色素量少、丙酮有毒、制备滤纸条不规范、画滤液细线粗且弯等。经过多次尝试,我对本实验  相似文献   

12.
叶绿体色素分离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瑛 《生物学教学》2004,29(8):49-49
高中《生物》教材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激起了高中学生探求“叶绿体色素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欲望。此实验应用纸层析法将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的技能要求较高,且实验结果不易长时间保存,若将此实验作些改进,用不同的方法,如纸层析法、溶液分离法和柱层析分离法,可以在初中《生物》和《综合理科》学科中的相关章节中开设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13.
学生按高中《生物》课本的实验指导做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系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往往是含色素少的黄绿色或青绿色的液体,色素分离后的色素带不明显或不齐全。为什么叶绿体中的色素难提取出来?笔者利用暑假做了一些实验,查阅了《普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书籍进行探索.找到一厂答案。一、实验材料用具1、芥菜(BrasslcaJuncea(L)Lzerl。·1’COS。)的新鲜叶片,使用时除去大的叶脉。2、食盐(加碘盐),丙酮,层析液(按课本的配方配制).清水.碳酸钙,无水氯化钙.无水碳酸钾,氯化钾。3、研钵,漏‘I…  相似文献   

14.
<正> 新旧高中生物教材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都是设定的学生分组必做实验,许多教师对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做了大量的探究实验。有的从改进材料入手,有的将滤纸条改成灯心状或圆形,也有从溶剂改进的。应该说各种改进方法各有所长,但也有不足之处。原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低、色带浅,分界不明显。现介绍一种用溶液法分离4种色素的实验方法,以分别提取和分离4种色素,同时还可以利用分离的色素液进一步验证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1 实验材料新鲜健康的植物叶片,如菠菜  相似文献   

15.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的“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按教材所描述的实验方法和过程操作,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实验效果:①实验过程烦琐、操作复杂、耗时长;②绿叶还未充分研磨,加入的丙酮就已挥发的差不多了;③由于毛细吸管较细,学生操作时极易将其折断,  相似文献   

16.
武俊 《中学生物学》2005,21(1):44-44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实验的技能要求较高,学生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在实验中还用了丙酮等一些易挥发的有机试剂,会影响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初步学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和技能等,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培养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凸显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对此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第一步就是提取色素。操作中依次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2mL丙酮迅速研磨。添加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增加研磨面积,使色素充分溶解于丙酮之中。可采用细砂代替二氧化硅,添加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体色素不被破坏,因为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中,叶绿体环境是  相似文献   

19.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一点改进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时,要求学生重复划滤液细线2~3次,每次均需干燥,目的是增加滤液细线处色素含量,层析后色素带颜色深,分层效果好。干燥后再层析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由于滤纸条在实验前已经过干燥处理,所...  相似文献   

20.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想获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在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叶绿体色素提取应注意以下几点:(1)叶片。①菠菜叶较好,不仅易于获得,而且色素含量高;②下午的叶片研磨后滤液浓于上午鲜绿的叶片,实验效果较好;③将叶片在室内预先晾半天,取得的滤液更浓,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鲜绿的叶片体内水分过多,影响了色素在丙酮中的溶解,使色素吸附在滤渣中的缘故。(2)丙酮。在研钵中加入少许 SiO_2·CaCO_3·2mL 丙酮迅速而充分地研磨,研成墨绿色匀浆后,再加入5 mL 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