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因历史原因,中国画教学长期背离了中国画学习、创作的规律,背离了深厚的中国文化.鉴于现状,本文提出修整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同时强调书法与中国画临摹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此建立一种新的中国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临摹,是学习掌握绘画技法的重要手段。临摹要以读画为前提,形似更要神似,要忠实于原作和培养自我的个性特征。临摹是绘画入门的起点,是练习基本功的有效方法,是我们学习国画艺术与技法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传统和中国画的发展创新,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风雷 《考试周刊》2009,(51):228-229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手法和审美思想。我们要学习和领悟中国画的风采,临摹前人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中国画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好比你要学习一国文化,就要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一样。对中国山水画而言,学习这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通过临摹来学习传统,再进行创造,是历来学习中国画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章骞 《文教资料》2012,(4):84-85,89
如何看待临摹与写生,始终是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中国画如何延续,如何创造,如何保持自己的语言形式特点等根本性问题。本文通过对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中国现代山水画临摹与写生的关系:通过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临摹如何指导写生、临摹在写生中的体现,以及对中国画的意义等方面加以论述,阐释要把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地进行学习。临摹与写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延续,创造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以黄宾虹为例说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然而,当今已有许多教育家和改革家要求抛弃传统,直接写生,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也失去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写生、创作,以至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如何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情绪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绘画的空间自由翱翔?笔者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课堂作为传承国画艺术文化的途径之一,因此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新课程下的中国画欣赏教学入手,对教学进行分析与阐述,并结合古人对中国画的评论标准来探讨中国画欣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曲艳玲 《中国教师》2009,(Z1):49-50
中国画是学习祖国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中国画课程的设置不仅仅在于继承和完善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可以加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知,高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开设中国传统绘画临摹课程已成为共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永乐宫壁画临摹实技。  相似文献   

8.
有趣的墨点     
当前儿童中国画的教学存在着以传统国画题材“梅兰菊竹”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教师直接示范(师傅传带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以临摹性“抄袭”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状况。艺术理念传达的单一,带来的弊病是学生难以用中国画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心中的情感,难以“我手画我心”地大胆地进行艺术的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界瞩目。从大班起学习中国画是最佳时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艺术。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熏陶能使儿童产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所以在培养幼儿画水墨画时应注重“欣赏观察一体验实践一发现想象和用心创造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传移模写"是中国画教学的传统方法.临摹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学习传统的笔墨技法,对于借鉴和继承我们民族绘画的精髓,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画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师古人",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中学中国画教学应适当地进行写生练习,走"临写结合"的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和谐施教必须注意下列方面,才能有助于儿童创造力培养。一、寻找创作凭借点,是和谐施教的基础首先,老师必须了解儿童熟悉哪些事物,不熟悉哪些事物,哪些事物适合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能力。如上美术第二册《森林大家庭》一课之前,儿童已上过临摹、添画和记忆课程。同时还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活动。因为上好这一课就有了凭借,这个凭借点就是:实地观察,积累素材,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感受与心得     
正六十年来的艺术实践,对于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画的传统艺术,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第一,既要重视传统,又要不为所囿。多临摹、观看前人的作品,这是需要的。但看后要思考,要研究,才能决定扬弃取舍。第二,深入生活要以我为主。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仔细观察又要善于取舍。生活中有四朵花,我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墨点     
写在前面:当前儿童中国画的教学存在着以传统国画题材“梅兰菊竹”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教师直接示范(师傅传带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以临摹性“抄袭”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状况。艺术理念传达的单一,带来的弊病是学生难以用中国画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心中的情感,难以“我手画我心”地大胆地进行艺术的理性创作,难以体现国画表现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等,只剩下传统国画的审美情趣,而传统的审美情趣、理念与技法手段仅仅是现代儿童中国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趣的墨点》这一节课就是想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试图在儿童中国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临摹是学习中国画技能的一条有效的道路,是创作的必经之路。中国画许多大师都是从临摹起步的,像张大千、黄秋园等,也是从临摹筑基的,而后创作出自己绘画风格的。临摹中正确的学习方法体现出了悟性的高低,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是进步的关键。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作,临摹学习都是在为创作打基础的。而创作也需要有成熟的笔墨技法,技法的训练就是通过临摹来成熟的。所以临摹与创作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中国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等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应从强化基础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注重融入传统审美要素、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激情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夏涛 《河北教育》2007,(6):42-42
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是老师画范画,讲范画,学生照猫画虎,临摹老师的范画。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儿童失去想象的翅膀,失去自我。为了探索儿童美术教育的新思路,培养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对事物的敏锐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让他们通过美术活动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释放自我,我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儿童喜欢的方法一玩、摸、看、画、说。  相似文献   

17.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事物的各个侧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我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一)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儿童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和意志,却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起兴奋。因此要让儿童主动自觉地观察事物,必须激  相似文献   

18.
刘为 《考试周刊》2013,(82):177-178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文对小学中国画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今地方师范大学中,中国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普遍比较欠缺,不利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画因其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许多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契机。中国画教学中的临摹课、写生课、创作课,都应注意具体技法与文化思想的紧密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使中国画的技法传授进入到文化传承的大范畴中来。  相似文献   

20.
王燕华 《文教资料》2012,(12):129-130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学生对于中国画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欣赏中国画,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从"意蕴"的角度出发,从作品的情感、作品的气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三方面,理解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