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否是全盘反传统这一问题,学术界有过长期激烈的论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是传统文化中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糟粕部分,笼统地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不确切,更不能说是激进反传统、“全盘化”反传统。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帝救亡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批判旧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批判”实际上含有扬弃的意思,扬弃是既有“扬”,又有“弃”,当然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是全盘否定.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极广,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使是狭义的文化也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各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乃至风俗习惯等等.因此笼统地说五四运动否定一切传统文化是不科学的.可是,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五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二者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意见不一。有人据五四的“批孔”运动,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其孔子现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本文从他的孔子观入手来重新认识“五四全盘反传统”论,认为五四决不是全盘反对儒家文化,更不是“全盘反传统”。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五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二者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意见不一。有人据五四的“批孔”运动,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其孔子观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本文从他的孔子观入手来重新认识“五四全盘反传统”论,认为五四决不是全盘反对儒家文化,更不是“全盘反传统”。  相似文献   

5.
余英时在相对承认“外缘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采取“内在理路”的分析框架,揭示五四文化运动的传统渊源,实现了五四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转变。由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特点不同,余英时反对以西方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比附五四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不需要文艺复兴,启蒙之说在中国也是无根的。他一方面肯定五四的价值,一方面对五四的缺点给予无情的批判,主张继承五四,超越五四,在对中西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潜心研究,以退而结网的精神重建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推崇为"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文化大革新。五四新文学则被誉为"是以启蒙主义为重心的文学现代化运动"。以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为例,分析了五四时期翻译现代性的特征,重点探讨了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推崇为"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文化大革新。五四新文学则被誉为"是以启蒙主义为重心的文学现代化运动"。以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为例,分析了五四时期翻译现代性的特征,重点探讨了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内外学者评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谓其“彻底与传统决裂”、“全盘反传统”者甚多。笔者并不否认“五四”新青年们曾经猛烈地抨击、批判封建文化,且高度评价他们工作的意义,但也认为不能简单地对此作“彻底决裂”、“全盘反传统”等结论。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并不是单纯的被排斥对  相似文献   

9.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统主义”者。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的分析,说明陈独秀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提倡自由、平等等等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要把传统文化打倒,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是要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  相似文献   

10.
超越五四不是向后翻到旧传统中去耿云志近几年来,国内颂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颇有市场。其一是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性反传统”、“全盘西化”,造成传统文化断裂,破坏了中国文化绵延不衰的命脉。如果说,在新文化运动中,部分青年或...  相似文献   

11.
"个性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的提倡和发扬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最大的成功。在这场思想大革命中,启蒙思想家们都高举个性主义的旗帜呼唤国人的"个性",但他们的理论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本文主要梳理了鲁迅、胡适以及创造社作家的"个性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龚书铎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这种反对。否定的声音到现在仍然不断。例如说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是“激进主义”的产物,是“破坏主义”,它导致中国价值的失范,造成文化传统的断层,由此产生社会动荡混乱,后来发展为“...  相似文献   

13.
<正>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到今年整整70年。如果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开端的新文化运动算起,则是70多年了。70多年来,人们对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持续不断地研究,刊行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回忆录,成绩很大。不过在繁多的论著中,评论很不一样,而且不同的说法越来越多。关于“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的认为其根本精神是科学和民主;有的认为是人的解放;有的认为是非理性主义的;有的则强调为全盘反传统;等等。各有所据,各是其是。这并不奇怪,人们由于思想认识、方法、角度、立场的不同,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的理解和评判自然会不相同。本文不是全面论述新文化运动,只就反传统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提倡的“民主”“科学”的内涵较第一阶段有了深化,也是民族救亡向前和向上的发展。从五四启蒙到五四政治运动,不是“民族主义淹没了文化启蒙”,而是“启蒙运动本身救亡目标的实践表现”;从五四启蒙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是“偏离了新文化运动的初始航向,而是纠正了初始目标脱离实际的航向的道路选择”;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绝不是‘超时’的盲从,而是民族救亡在更高水平上的历史选择”,可见“文化断裂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后改名由己,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他的一生不仅是文化追寻的一生,更是投身于文化启蒙的一生。陈独秀的文化启蒙运动就宏观而言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心而展开的。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的陈独秀,曾在这历史巨潮中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重新评判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心设计着新文化的规范与走向,以德、赛两先生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推动中国现代化之进程,功勋盖世。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与科学,社会上逐步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西方先进的思想通过传教士和国外学者以及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西方先进理论同时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创的自由学术氛围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实用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自然主义体育”开始影响我国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发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传统所内蕴的生命力的现代表征;在基本的精神方向上,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发展链条中,现代新儒学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正可以说是接续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任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发展链条之中具有紧密联系的有机环节.因此,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的断裂"的论断都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潮是近代以来科学观念不断强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国外教育思潮大量涌入的结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提倡“科学教育化”和“教育科学化”两个方面。该思潮建立在片面性的科学教育救国论基础之上,但对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及我国科教事业的现代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五四与传统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直到现在五四与传统的关系仍然纠缠不休。本文首先论述了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强调反传统的必要,但是反传统并不是“全盘否定”,反传统是为了获得新生。但传统有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传统对于现代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的向封建主义进攻的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除胡适外,其他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有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名字,象傅斯年、罗家信’等(毛泽东语,见斯诺《西行漫记》,都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依据历史事实,研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社会活动和思想活动,恰当地评述他们的历史地位,将会开阔我们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视野。本文即是这一尝试。1917年1月,胡适在(新圩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