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恋 《武陵学刊》2022,47(1):137-142
"现代汉语"是一门系统讲授汉民族共同语基础理论的中文专业必修课,课程思政融入"现代汉语"的课程教学,既是对国家"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方针的落实,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我们按照激发兴趣、融合红色资源、树立榜样模范、关注社会现实、避免生硬说教的基本要求,探究专业知识与思政融入的最优结合点,强化任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培养,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注入时代色彩,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引导,创新课外作业布置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协调联动等具体措施,将"现代汉语"课程打造成专业"金课",使之朝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点和辐射点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加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多维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简述"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并从注重加强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注重高职通识课程的开发等几个方面,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高水平专业教育和高质量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推进高水平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对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实践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师资质量有待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有待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呼应性有待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研究有待丰富。高校应强化和明确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建立高质量供给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课、技能课。文章基于OBE课程理念,针对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汉语的学科特点,探讨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以构建科学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谢兵 《文教资料》2008,(12):162-164
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具有广博知识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形式,尤其对于本科教育形式,它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育在地位上应并驾齐驱.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模式是关系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构建"研思行"的教学模式将为通识课程提供有效教学的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课程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具有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往现代汉语课显得枯燥无味,抽象晦涩的语言理论让学生望而却步。为了改善现代汉语课程尴尬的教学局面,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特点、功能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美国的许多大学中,都为本科开设通识教育类必修课.各大学具有开设该类课程的自主权,该类课程还具有涉及领域广泛、学生选择机会较多、由专业教师授课等特点.我国大学应该充分、自觉地利用通识课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大学应该将通识类课程的范围适当扩大;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通识类必修课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文明史”面向各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在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辅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思政引领的价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实效。以此为例,分析通识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适应全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具有成为课程思政重要载体的优势。通过对“丝绸之路文明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解析,提出推进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在国外大学已广泛开展,在我国却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人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是解决目前我国外语专业教育教学中所面临困境的创新之路。那么外语通识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通识教育是否该本土化,如何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如何建立人文教学环境和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等是当前英语专业教育改革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涉农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突破单科性办学模式,以强化文化素质最育为切入点。南京农业.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价值引领和新时代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斯完善农科特色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常态化开展生物类通识课程课程思政,以现代生物学与人类生活课程为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确立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并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的实施,以台湾教育部门对通识课程的设计和发展规划为主线;而通识课程的落实,分为"必修科目"、"选修课程""共同必修课"废除"共同必修科目"和"中程纲要计划"等重要阶段。由于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几乎与国际同步,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了解、研究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情况对大陆开展通识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通识课程为载体的通识教育对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道德和思维能力,锻炼其健康体魄有重要价值,因此法律卓越人才培养必须给予通识课程应有的重视。而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传统通识必修课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应增设创新能力培养类通识必修课,特色类通识必修课不宜过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各高校应建立通识选修课课程群,并指导学生选修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作为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通识课《植物与人类文明》在建设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探索和实践,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正确价值引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等学校为样本,对其通识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应用性、工具性课程偏多;各高校课程高度相似,但特色发挥不足;当下对通识教育理解的狭隘化影响到通识课程的设置.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要依据一定人才观,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合理划分课程领域;二要处理好应用性与人文性、必修与必需、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三要加强通识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曹爽 《现代语文》2009,(7):89-91
现代汉语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等后续语言学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但是,和文学类课程不同,现代汉语课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感兴趣的不多,现代汉语的课堂气氛普遍比较沉闷,课堂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施“快乐”教学,让学生“快乐”起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外语院校实行"双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试图从现代汉语的语音教学中探讨基于增加国际音标和五度标记法教学比重的对比教学如何实现外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统一,从而实现"双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来华留学教育规模与质量的不断提升,汉语学习已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汉语语言通识课程作为非汉语专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课程板块,在教学中仍存在一定失衡现象,导致留学生汉语学习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用生态化教学理论,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多项...  相似文献   

19.
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现代工业工程"课程建设为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现代工业工程"课程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该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期对高校加强稳定性通识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开展外语通识教育是近几年外语专业改革的方向,其中零起点外语专业面临的挑战尤为艰巨.面对可能出现的师资短缺、学生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在不增加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零起点外语专业应该将"通识"化为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保证语言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广度、情感态度、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一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