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不开心的"花儿"彤彤,女,10岁,三年级学生。家庭条件很好,对彤彤各方面进行培养。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外出,会把彤彤放到朋友家中待几天,平时上学都是家里的保姆接送。彤彤自述在学校故意调皮捣蛋,对老师有点不满,不愿意当英语课代表;爱对别的同学发号施令,如果谁不听她的,她就恶作剧让对方不舒服。慢慢地她发现,其他同学不太愿意跟她玩了,班集体活动她也不想参加。  相似文献   

2.
助理风波     
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我突然发现馨生气地转过身去,拿起后面同学的文具盒使劲地摔在了桌子上。我真想狠狠地批评她不专心听讲,转念一想,这个孩子常常与同学产生矛盾,我再这样批评,一定会让她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怎么样才能做到既教育她,又不太伤害她的自尊心呢?我灵机一动,说:"馨,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请你过来,今天老师觉得自己很辛苦,想找到一名同学做助理。你愿意吗?"有的孩子问:"老师,助理是什么?"我说:"助理就是秘书,就是帮老师做一些事情的人。  相似文献   

3.
潘向黎 《新读写》2014,(11):16-16
本期的“新人物”施爱月同学,虽然不认识她,但想必是一位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老师夸她“豁达而又谨慎,随和却有主彤’——须知这是成年人都很难具备的完美性格和处世态度:而同学有的赞她文静,有的说她幽默,“极具个性”……能赢得这么多赞美,对一个十七八岁的人来说,当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甚至让我觉得,小小年纪,这女孩子是否太辛苦了?  相似文献   

4.
正班主任林老师走进教室时,一脸严肃。平时同学们起立向她问好,她总是一脸微笑轻声说"同学们好",可今天,林老师的微笑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每个同学都察觉到——有事情发生!"今天是开学第三天,刚刚,我翻看了同学们交上来的各科作业……"林老师环顾四周,没接着往下说。同学们立即警觉,有的相互看看,有的挤眉弄眼,谁都清楚林老  相似文献   

5.
被试平时一向沉默寡言,不太爱与人接触,总是与同龄的学生不一样,课间,当别的学生在一起玩耍时,她总是一个人悄悄地躲在一边。我好奇地向其他学生询问,得知被试从来不与同学在一起玩,平时只有她的奶奶和小姑来接她。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呢?是什么使她变得如此的不合群?我进行了一番观察和了解。 被试在一年级时曾是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大概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突然变得怕  相似文献   

6.
去年秋季刚开学,我班里新来了一位成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同学.她叫田聪,这位同学不仅不善言语,平时少与同学们交流,还时常偷偷抹眼泪儿.那天正上课,我发现她又在不停地抹着眼泪.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我把田聪叫出了教室. 然而,无论我怎样问,她就是不说话,只是哭.无奈之下,我只好给她母亲打了电话.半个小时后,她母亲来了.没想到的是,见到母亲的田聪竟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后来,我从她母亲的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原来,这孩子打小到大,从没离开过母亲,如今进了初中,要在学校住宿,她不太适应.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开始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欣赏出才华     
[案例 ]小顾是我接的这一届学生中语文水平比较突出的一个。但是她的才华却不是一下子就显露出来的。记得三年前 ,高一入学以后 ,我布置他们作第一篇作文的时候 ,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突出的印象。后来 ,因为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班级内没想到冒出不少伶牙俐齿的学生。上课发言的时候常常精彩纷呈 ,这气氛同学们都挺陶醉的。这当中表现最突出的倒不是那几位平时作文较早受到我注意的 ,而是小顾。她要么不发言 ,在她自己座位上或思索 ,或沉吟 ,注视我的时候眼睛特别明亮。你会明显感到她在激烈思考。一旦叫到她发言 ,她往往已经深思熟…  相似文献   

8.
事件经纬林老师是我的高中女同学,她在A中学任教初二。一天,她打了我的电话,说她班上有一位名叫丹丹的女生,最近表现有些异常,希望得到我的帮助。丹丹是一位借读生,平时不大爱说话,不愿意向别人敞露心扉,显得有些捉摸不透。据同学反映:她有点“假”,对老师比较“巴结”,对同学比较冷淡。不知是因为丹丹平时为人处事的方式不对,还是同学对这位刚来不  相似文献   

9.
来信提问接任初二的班主任不久,班里的一位女生小A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平时沉默寡言,不太合群,但每天总要找机会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一边,眉飞色舞地向我反映一些同学的违纪行为,说完后总是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走回教室,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通过走访她的同学、任课教师和以前的班主任,我了解到,她从初一就有这一习惯,但那时性格还没有这么孤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同学当中越来越孤立,个性也变得越来越孤僻。  相似文献   

10.
一天,班里的小青同学不知为何哭得两眼通红,我用询问的目光环顾了一下全班。这时,班长站起来说:“因为小青最近穿了件白裙子,同学给她起外号,叫她‘白裙子’,把她气哭了。”原来如此。弄清了原因后,我说:“给同学起外号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穿一件白裙子很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放学后,我把小青叫到了办公室。 小青是一个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今天的事我怕她思想上还会有顾虑、想不通,就对她说:“其实,你穿的白裙子真的很漂亮、很好看,你没有什么不对。你这件漂亮的白裙子,看上去就…  相似文献   

11.
小龙哥热线     
1江西省刘天宇:小龙哥,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你刊主办的“向导杯”作文大赛,我写的作文是《记一件难忘的事》,我觉得这是我在作文训练中写得最好的一篇,可是却只得了个“优秀奖”,我心里不太服气。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得的奖项就低呢?小龙哥:刘天宇同学,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具有普遍性。在这次大赛中,我们感到有许多同学还不懂得平时习作与参赛作品的区别。所以有的同学把平时写得习作训练挑一挑,选一选就寄给我们。这样的作文肯定要降低档次,因为它不能算作作品。而作品是要求你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要有创新。就像参加画展,你不能把平时的练习画拿…  相似文献   

12.
<正>"杨老师,我们班的小婷同学刚才在教室里哭了,我感觉她最近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而且还发现她有伤害自己的行为。"小萍同学反映说。小婷?!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个留着齐肩长发、身材娇小的女孩。"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割手腕,手臂上还有疤痕呢。"小萍同学非常肯定地说。"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问。"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不太清楚,但最近一次好像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引起的。"小萍解释。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篇习作《快乐的时刻》。班上的同学有的写上麦当劳吃汉堡包,有的写去公园玩,有的写过生日吃蛋糕,可老师说这些材料太"老"太"滥",没有新意。如何选择新颖、鲜活的"快乐"材料呢?  相似文献   

14.
问:我平时学习也比较努力,成绩还不错,每次单元考试都能考到班级前10名,可一到重要的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只能处在中游水平,中考时我就发挥得不理想.最近高一要期末考试了,我又担心考不好,怕辜负了老师和父母的期望.(陕西咸阳市陆萍萍)答: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一旦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有句俗话,叫做"吃饭吃米,说话说理"。我们同学平时说话自然都是"讲道理"的,但是有一部分同学不太喜欢写议论文,对在作文中说理很发憷。其实说理有时很简单。先说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接任初二班主任不久,班里一位女生小A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平时沉默寡言,不太合群,但她每天总要找机会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一边,眉飞色舞地向我反映一些同学的违纪行为,说完后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回到教室,但那兴奋来得快,去得也快,脸上很快又黯淡下来。凭直觉,我感到这个学生心理可能有问题。通过走访她的同学、科任教师和初一的班主任,我了解到,她从初一就有这一习惯,但那时性格还没有这么孤僻。原班主任通过她了解了很多班里的第一手材料,对管理班级起了一定的作用。她却因此在同学中越来越孤立,个性也变得越来越孤僻。她一位小学…  相似文献   

17.
玲玲是个内向的孩子,她的性格有点儿特别。平时,她不爱说话.好像见谁都害怕。同学们在一起玩,她从不参与;女孩子在一起聊天,她躲得远远的。就在前几天,班里最厉害的女生小娟丢了MP3.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急不可耐地表白此事与己无关;有的同学又在胡乱猜疑.这MP3是谁“顺走”的。一时间,班里乱成一锅粥。开始,玲玲一句话也不说,默默看着大家。后来.她见自习课实在上不下去了,就一个人悄悄走出教室.到操场边的树阴下躲清静去了。  相似文献   

18.
在作时,有许多同学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命题作,有的同学觉得范围太狭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写不出东西来;自由命题,又感到茫无边际,没有值得写的东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熟视无睹,缺少积累。  相似文献   

19.
李强民 《学子》2015,(3):41
张丽是一名文静、懂事,学习自觉、勤奋的女孩,普通话和个人能力出色,上中学来一直担任学校重大活动的主持,还负责管理女生寝室的纪律,因为她平时的严于律己,很好地树立了榜样,所以深受同学的喜欢。那天是学校的"五四"歌咏会,早上我批改到她的班级周记:"老师您知道吗?现在寝室的纪律大不如从前了,我知道是由于我的原因。有时候我怕得罪别人,所以管理的尺度有所放松,结果造成了某些同学更加肆意。上周居然有同学晚上不按  相似文献   

20.
<正>班委选举前夕,班上的小曾找到我,略带紧张地问:"老师,我也想当语文课代表,可以参加竞选吗?"我有些意外。虽然平时他和我会有一些交流互动,但更多时候都是聊他喜爱的军事武器,或者举报同学的违纪违规行为,加上平时他和同学关系也不太融洽,所以他的这一问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定了定神,本着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原则,我建议他"可以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