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玩中学科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幼儿总是以浓厚的兴趣去接触事物,了解事物,寻求答案.玩耍为幼儿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大大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的学习驱动力。父母要鼓励孩子巧妙、愉快地玩,发展孩子的“玩商”: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具体来讲,玩耍有诸多益处:通过玩耍,儿童能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圳人;玩耍能培养儿童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能促使儿童集中注意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玩耍能促进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3.
帮孩子玩好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孩子是主动学习的人,他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去探索周围环境。玩,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探索发现的机会。对孩子来说,玩耍和学习不能分开。孩子正是在玩的过程中,通过用眼看、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来学习的。而家长不放手让孩子去玩,客观上使孩子失去了很多主动探索的机会。但有一些家长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的玩,认为孩子的学习和玩是互不相关的两回  相似文献   

4.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未来的教育将更加重视创造、自由、和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创造。那么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求知。而求知欲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好奇心发展来的。创造是什么?创造是将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带上前来,是使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无中生有”。而创造力更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从好奇心发展而来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如何珍惜幼儿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呢?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的好奇心更进一步转换成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以及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一、寓教育于游戏中喜欢游戏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可以认识学习新事物,在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起玩耍时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在无意识当中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能。"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更会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幼儿去游戏,千万不要把幼儿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兴趣幼儿时期是一个游戏玩耍时期,尤其是玩沙游戏对每个年龄段幼儿来说是特别喜爱,在孩子们眼里,沙子魅力无穷。因为沙是变化无穷的原始素材,它引发着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每一次玩沙的过程都是孩子与老师、与材料互动的过程,是孩子们创造的过程,是孩子们自主发展的过程。记得小班上学期第一次带孩子去幼儿园的沙池中玩的时候,我没有对他们提出任何的游戏要求,孩子们迫不及待跳到  相似文献   

7.
英国教育专家最近指出 ,父母对幼儿进行过度智力开发 ,不利于其成长。很多父母热衷于让幼儿玩大量的益智玩具 ,安排幼儿进行各种“开发智力”的活动 ,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认知等能力 ,但是 ,如果学习压力过重 ,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 ,竞争力弱 ,不善为人处事。(摘自《扬子晚报》2000年4月16日)幼儿智力不宜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8.
从“泡泡游戏”的发展历程看.只有发现孩子的玩、在玩中发现孩子、支持孩子的玩、在玩中支持孩子.采用适宜的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才能与幼儿心心相印.才能在帮助幼儿玩出品质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游戏素养。一、发现孩子的玩以一颗“幼儿的心”,发现孩子在玩耍中的无穷乐趣,才能心心相印,满足幼儿共同游戏的需求。科学区里的泡泡水玩具一直深受小一班孩子的欢迎。一直独自玩耍的孩子最近开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泡泡,我意识到孩子们渴望拥有一个与同伴交往的泡泡游戏环境,于是在科学区里悄悄地放了一盆可供数个孩子共同游戏的“泡泡水”。  相似文献   

9.
结构游戏是小班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孩子们在游戏中利用各种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和想像进行建构,能增进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需求,发展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带给他  相似文献   

10.
李舰  李嵩 《家长》2009,(10)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愉快的玩耍中,孩子可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品质,学会与人交往,发展创造力,学习科学知识。可是,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多数家长在孩子还处在幼儿时期就给孩子进行人生规划,学习成为重中之重,孩子的兴  相似文献   

11.
章莹 《考试周刊》2014,(9):183-183
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那一双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而在美术教育中加入游戏是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来说,版画是一个新奇的画种,新鲜的事物总能让幼儿产生好奇心。而运用游戏的形式可让幼儿在玩玩、画画、印印的过程中尽情宣泄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使幼儿把版画活动作为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教师》2013,(20):2-2
"幼儿园教师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幼儿园教师不是一般的职业,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事业。幼儿园教师要热爱每个孩子,不能对孩子有偏爱,要对每个孩子负责,因为每个孩子未来都是建设国家的栋梁。幼儿有丰富、细腻的感情。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感情,不能轻易伤害他们。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种好奇心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创造力的动力。幼儿园教师要善于组织孩子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认识与同伴的关系,养成合作的精神。这样,一个孩子就逐渐地从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09,(9):86-86
孩子通过玩来认知和学习,通过全身心地投入来体验成功的喜悦。婴幼儿阶段的游戏多是身体的、感官的、探索性的。常说的孩子在玩中学、玩中长,就是这个道理。家长和孩子在亲子游戏中建立依恋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是孩子心理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玩耍还利于激发宝宝探寻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增强独立性,给孩子带来喜悦和快乐,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必然会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4.
因为幼儿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对所有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针对幼儿教育运用游戏来进行引导,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幼儿能够在游戏玩耍的过程当中提升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进行细心耐心的引导,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意识,使幼儿能够积极地投身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设计及实施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爱好玩耍,对各种新奇事物都有着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学应当迎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制订相应的趣味教学方案,引导其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兴趣对人的自学成才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幼儿天生好奇,喜欢注意新奇事物,天真活泼是他们的天性,反映出来就是爱玩、好动。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尽量提供机会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动手,培养其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孩子对万事万物都具有好奇心,随时准备敞开心胸接纳新的事物,也愿意尝试任何事物。然而幼儿所接触的事物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都是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那在科学领域中如何将教育做到生活化,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一、科学活动选材源于生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就是从好奇开始。只有当幼儿感到所要学的内容是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或想要解决的问题,才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卢双 《中学生电脑》2011,(1):67-67,68
对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儿童来说,游戏的意义是重大的,特别是幼儿,他们更需要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无拘无柬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会了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身心。  相似文献   

19.
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生活常识和应变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弱,在幼儿阶段烧伤、误食等意外伤害时常发生,给家长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孩子天生就是冒险家,他们总是有许多问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不能意识到一些事物带来的危险。因此幼儿自我保护安全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马修·梅尔德(英国教育专家、英国“零岁到3岁”公司总裁)很多父母热衷于让幼儿玩大量的益智玩具,安排幼儿进行各种“开发智力”的活动,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认知等能力。但是,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这样,孩子长大后,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竞争力弱,不善于为人处事。幼儿智力教育应当适度。父母在与幼儿相处时,不应将所有的时间都安排“智力开发”的内容。经常创造一些轻松相处的环境,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编辑方竹玲俞国良(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我们的一项调查发现,家长最关注的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