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社交媒体的风靡深刻变革了大众的媒介使用方式,进而重构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心理情感和思维意识.微信是当今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61%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打开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①微信已深度渗透用户生活.对微信用户传播心理的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媒介认知及社会文化认知.本文从自我传播心理、人际传播心理和群体传播心理三个层面对微信用户的传播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陈一沿 《东南传播》2021,(6):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传播的研究已经很难跟上现实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日益频繁,以至于离开媒介难以自拔,特别是微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软件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人际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似乎都患有这种"媒介依存症",个人依赖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与媒介之间建立了一种依赖关系.微信作为一款备受大家喜欢的App,用户数量庞大.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中国式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前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4亿,微信从语音、文字、图片到视频的立体化沟通方式,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补充了以往社交媒介所没有的某些实用功能,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在微信时代,传统媒体在微信应用上应更加注重以内容为王,尊重粉丝的个体需求,优化推送方式,加强互动交流,才能借助微信获得更多的传播路径和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信的普及不仅带来了社交方式的变革,也为社会舆论的表达开辟了新的空间。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介逐渐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的发源地,网络舆论的勃发和反转都集中于此。但是社交媒介中谣言和情绪化信息泛滥,政府部门与主流媒体的失声和滞后造成了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本文就"山东疫苗事件"的微信传播为例,分析移动互联时代舆情的流变及其特征,探讨政府、权威部门和媒体在面对舆情危机时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曾丹 《青年记者》2016,(17):29-30
“当Internet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引起人际交往模式和关系交往结构的变迁.”①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人的态度.而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交流和交际,微信的影响尤其显著.因此本文以微信为例,解读微信构筑的主要人际传播情境,探究在社交媒体上如何通过仪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沈秋月 《今传媒》2024,(2):15-18
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显著、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给健康传播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化健康传播效果日益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媒介可供性是一种全新的媒介研究视角,本文对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进行了概述,并基于媒介可供性框架,即生产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梳理了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健康传播的创新型实践,并从实践中抽丝剥茧,发现了微信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信是人们目前使用的一款主流社交软件,涵盖了即时通讯、朋友圈、订阅号、线上支付等多种功能,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微信中的聊天头像、表情包,订阅号和朋友圈中存在大量的视觉传播内容,是"读图时代"人们所依赖的重要媒体。本文对这些视觉传播内容的类型和传播机制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在视觉传播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复合体,集语音、视频、图片、文字于一身,它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信息传播形态,引起了信息传播系统的变革,给整个社会特别是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此,为捍卫人的"主体"地位,而意从异化的视角对微信展开批评研究,这一批评主要从人内传播的异化、人际传播的异化和人的被奴役化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以提醒用户注意使用微信等媒介的适度性,不要沉浸于技术所带来的"美丽新世界"中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9.
微信是建立在熟人社交圈层的强关系传播,手机通讯录、QQ好友是微信好友来源的主要渠道,其本身是用户多年社会关系的浓缩体现.微信朋友圈不是现实社交圈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虚拟化传播,而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交流方式,本文拟从媒介情境、朋友圈信息表意方式的角度对微信朋友圈分组现象进行剖析,揭示朋友圈分组、权限行为的原因所在及重构后朋友圈的信息隐患.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在《新周刊》主办的"年度汉字"评选中,微字脱颖而出。近年来,以社交网络为主的媒介聚集起了一个庞大的集群——微传播,并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符号。这种从新媒体中衍生出的新力量,使人们获得了显著而真实的存在感,强调着人们日益成熟的公民意识,打破了人们在身份、阶层、地域上的传统界限。今年2月28日柴静发布的《穹顶之下》就是一次关于微传播的成功案例,我们能够看到,在微信等众多社交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社交媒介传播成为每一个媒体人都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手游《旅行青蛙》在2018年年初席卷各大社交平台,广为传播,一瞬间基本上成为"社交货币"流通在年轻人的交流中,本文以《旅行青蛙》这一新媒介形态为例,分析它是如何对受众个体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从而频繁对"现实"产生刺激、互动和参与,通过本文来理解此类新媒介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建构.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下最火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拥有近七亿的用户,伴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升级转型,微信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接点,可以说微信扮演的角色已经从社交软件转型成为生活工具。在麦克卢汉的笔下,相比于传播的内容,媒介才是影响和改造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延伸了人的感官,微信也正因如此,才得以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介入传统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媒介接近权"和"传播参与权",新闻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发生改变。本文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做内容分析,发现议程设置功能减弱,新闻专业化程度降低,但舆论引导功能并未丧失,网络社交媒体新闻传播趋势是个性化而非娱乐化,应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4.
邱婧玲 《青年记者》2016,(17):81-8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的主角不再只属于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也步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学习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传播渠道. 微信传播的特征 1.传播内容有隐蔽性 微信的本质是即时通信,其特征是一对一的私密通信.在精细化的交际圈中,微信的传受双方以亲人、闺蜜、朋友、同事为主,由于信源与信宿的特殊关系,微信信息交流的内容更为私密.同时,为了通信的隐蔽性,在微信中对于同一照片或者状态的评论者之间若非朋友关系,相互是看不到评论内容的.微信是以关系为核心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社交工具,使个性化内容的信息得到传播,同时也能让微信用户放心地使用,不担心隐私被泄露.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2):51-55
本文基于景观社会的视角,从人的需求层次出发提出用户对媒介使用的度暇依赖、社交依赖和阅读依赖,以微信朋友圈、通讯录、公共账号为例研究社交媒体与人之间的深度交互与伴随式传播,最后分析社交媒体使用依赖对出版转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昱 《采.写.编》2023,(3):115-117
本研究基于媒介传播力视角,运用量化分析,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现状、平台建设以及平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传播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以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号为对象,该公众号隶属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本研究致力于挖掘出提升媒介传播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传播主体功能与推送内容相吻合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批评了社交网络带来的社会参与热浪和社会平等想象,研究认为,社交网络朝着高度集中趋势迈进,伴随着流量和社会关系越来越集中,人们由此深受网络霸屏的影响,同时也呈现了与之连带的"谷歌政体"式的信徒和对西方话语的自愿支持。在人们社交网络虚拟化之后,社交网络传播的外相带来的社交网络神话化做法,持续的网络传播集中化为社会参与带来新问题。社交网络传播集中化的事实,凸显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同时也昭示着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贾静文 《新闻窗》2015,(3):76-77
微传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以微博客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微博客为媒介的微传播,是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传播碎片化信息,借以实现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1我们在这里采用"微传播"的广义定义,依据这一定义,如今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然是微传  相似文献   

19.
在新新媒体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网无疑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占领的高地,而在媒介多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微信何以从众多社交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用户最多的媒介之一,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值得探析。本文将结合传播学和新闻学相关原理对微信的传播模式进行探析。探析微信本身的商业价值及其作为媒介形式本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微信群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群体传播的新形态,是虚拟的信息言论场,微信群成员退出微信群就意味着退出这一个社交虚拟空间场域。群成员退出微信群的原因主要是场域内环境污染、惯习与群体不相融、资本转化受阻等。当人们的交流客体由有形之物转变为无形之物,交流的无力感并没有因为社交平台的出现而随之消失。退出微信群意味着群成员渴望信息宁静的主体意识加强,通过退群释放线上社交压力,获得社交自由。与此同时,群成员要通过社交理毛来缓和交流的无力;由“身体缺席”的群内交流警惕微信群转化成负担群;通过选择性社交,平衡好微信群的此场域和现实生活交流的彼场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