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外不少论著着力阐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说它是“许多经济和社会落后的前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这种道路的可能性。列宁发展了依靠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国家支持的从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我国有的专著也写道:“列宁捍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并以“新结论和新原理来丰富这个理论”。有的还说“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越过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认为,这些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封建社会严格的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产生,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封建官僚资本的排斥,使得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之下,民族资本的内部组合也不合理,独立发展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严重地侵蚀着数量极其有限的产业资本,民族资本的活动长期处于困顿、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3.
我国封建社会严格的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产生,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封建官僚资本的排斥,使得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之下,民族资本的内部组合也不合理,独立发展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严重地侵蚀着数量极其有限的产业资本,民族资本的活动长期处于困顿、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半殖民地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及各种权力掠夺,使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现上独立,实际上受资本主义列强操纵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丢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半封建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完全封建经济的国家,而是半封建国家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演变的大致过程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包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三者有各自不同的产生方式,有相互区别的发展道路。多样化的资本主义构成,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艰难与复杂。 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管它与明清以来的国内资本主义萌芽有多少联系,它的产生并非这种萌芽顺利成长的结果,恰恰相反,正是借助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才得  相似文献   

6.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误区 :教材没有详细解释这个概念 ,一般学生把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一个概念 ,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中国不独立 ,不完整 ,不能独立自主行使主权。侧重半殖民地 ,而忽略半封建。解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着深刻的内涵 ,它是一个“复合”概念。要弄清它 ,先要明确什么是半殖民地 ,什么是半封建。所谓半殖民地 ,是指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入侵 ,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在这个形态下 ,外来资本主义势力并未推翻封建政权 ,进行殖民地直接统治。而是在保留独立国家形式的同时 ,用军事的、政治的…  相似文献   

7.
“黜奢崇俭”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的正统经济思想和基本国策之一。它是一种维护自然经济、敌视和排斥商品经济发展的理论和谋略。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实际和思想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出现了与封建经济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经济。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为求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同上述等陈腐思想展开斗争。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历史过程。一般地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发展的,能相互作用、推动,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发展动因。中国的城市近代化过程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显著区别,中国城市化启动伊始,就同时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固有的印记,伴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中国的城市近代化被迫启动,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了近代出版事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倍受凌辱的深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史学界有人撰文认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对用‘半殖民地’采表述社会性质”,作为表述国家地位的“半殖民地”概念不能纳入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经过考证,确认以陈独秀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将“半殖民地”纳入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认为:将“半殖民地”应当纳入社会性质,理由是:只有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才能反映出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无不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同构,即半殖民地国家与半殖民地社会在表述上没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清代商品经济为什么没有得到充分迅速的发展,历代论者将之归纳为封建经济结构的制约,“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化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诚然,在封建经济结构下,由于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由于商业资本和土地的结合;也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肯定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当时对这一社会的表述并不清楚,并没有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科学概念。 蔡和森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回国后,发表了许多文章,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具体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早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他在《先驱》杂志上发表《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半封建”的概念。他说:“总之,在中国现在半封建的武人政治之下,无论那派军阀财阀得势所形成的资本主义,总不外是‘恐怖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是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就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然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起点是什么?历来有三种提法:一日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一般的提法,并未反映中国开始过渡时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特点,容易滋长脱离国情的“左”倾教条主义情绪。二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这固然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但未表达其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的过程。三日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应当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提法。因为它既反映了中国革命赖以进行的特殊社会形  相似文献   

14.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纵观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漫长历程.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曾先后“扮演”过不同的重要“角色”。笔者在此将相关知识疏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课例〕高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也是近代史历史教学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一般采用教师讲授 ,学生接受现成结论的方式。由于课时有限 ,老师不能充分展开 ,也由于内容离现实生活远 ,往往是一学期下来 ,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这一概念都未能准确的理解 ,更不用说就此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究了。国家教育部 2 0 0 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强调 ,要通过…  相似文献   

16.
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对滇西经济侵略、渗透的深入,思茅、腾越(今腾冲)两关相继开放,导致了滇西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本文通过对这一商品化进程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这一进程对滇西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认为这种进程使滇西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大市场中,商业和商业资本畸形发展,农村贫困化及土地集中加剧,也阻碍了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指出这种商品化进程实质上就是滇西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化的过程。对我们认识近代滇西社会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有的人强调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有的人强调清朝政府的腐败。我认为,无论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因为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国家并非只有中国。例如日本,1853年同样也遭到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美国舰队的威胁下,被迫开放了门户,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和《五国通商条约》,丧失了关税、司法等主权,同样使其面临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但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和魂洋才”的政策。到1890年,完成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改革,1894年又获得日英修约成功,从此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且成为世界一强。又如美国在独立之前,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可是经过独立战争和内部一系列的改革,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亦成为世界一强。日本能够避免殖民地、半殖民地道路和美国能够从殖民地枷锁下解放出来的事实,证明外因论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叶,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在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反而,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近代起,一批又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艰难地在黑暗中摸索,试图寻找一条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样的探索最终都没能成功,各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一破产,中国最终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回顾这一历程,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国情,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19.
【教学思路设计】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实施和考试评价的依据。在课时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研读课程标准,领悟其精髓。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请看某市 2 0 0 2年高考模拟试题 :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后天畸形”是指A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B .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C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可以说“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非常恰当地描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的阶段特征。本题以这个形象的比喻作为切口 ,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引入点选择得十分巧妙 ,内容选取合理 ,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什么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 ?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