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意教学作为一种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新型方法,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显得非常必要。情意教学应以德育、历史知识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历史学科的情意目标可分为接受—反应—确信三个层次和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爱国主义感四种类型,其中爱国主义应处于突出地位。要在历史课中正确运用情意教学,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激发情感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发挥历史课的优势,充分体现历史传承、文化传承、情感传承。通过各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让历史课真正肩负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任务。文章基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德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其表现尤为突出。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4.
以“情、景、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谈小学历史课教学西城区教研中心贾世明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坚持不懈地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其中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是一门感情色彩十分鲜明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采...  相似文献   

5.
小学历史课本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要在小学历史课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适当地增补一些乡土教材,把爱国主义教育贯串于历史课教学的始末外,还应注意做到:  相似文献   

6.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事.中小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而历史教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注定了它必须担负这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我就如何利用历史课进行德育教育做些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8.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我国历次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教师只是把一些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是传授规律性历史知识的学科,它对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课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由于十年动乱对历史学科的严重摧残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在社会上存在的重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科 ,根据它本身的教学特点 ,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继承优良传统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等 ,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立志报效中华从历史学科的特点看 ,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因为历史课有着生动丰富的内容 ,有着具体而深刻的道理 ,有着血肉相关的联系 ,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不是牵强附会 ,因为历史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这是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材料,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历史课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适当地增补一些乡土材料,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课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新课玫推进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工作不仅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教学任务所在。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教材的"历史课"更需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一、当前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评价目标和手段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核心,也是永恒的教育主题。我们必须要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到各科的知识学习中去,培养出具有责任担当、爱国情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学语文在爱国情感培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熏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探究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将语文学习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生活实践经验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作用,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形式。中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历史课的意义重大。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这种感情,就是以祖国千百年来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的,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情感是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情感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历史教材的挖掘,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历史、学习历史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做爱国主义接班人。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进行分析,旨在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勤 《大理师专学报》2000,(1):82-84,88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又是爱国主义阵地。本文通过历史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历史课教学中用历史来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报国之志、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中国、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五个方面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德育为中心 ,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 ,培养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 ,必须扭转历史课单纯进行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弊端 ,充分挖掘历史史实 ,寓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于历史课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修养和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堂历史课,往往也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这对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