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让学引思"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它深刻地体现了生本课堂,体现了教育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并阐述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让学引思"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国内,中职英语的教育要求采取的是生活化教学方法。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的生活、今后的就业岗位与英语学习融为一体,让真实、自然的生活英语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学习中用英语。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哑巴英语"的教育现象,因此本文将探讨在中职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英语属于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门科目,教师需要重视全面培养学生。教师能够运用让学引思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展开深刻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按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况,提供了英语课堂上运用让学引思观念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更多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项交流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生活对英语的要求在教育中表现为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视。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为更好地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做中学"理念,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立,让英语课堂教学与情境联系起来,让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有意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成为一线英语教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所以,为了构建真正高效的英语课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为了确保英语课程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在教学时,英语教师要坚持贯彻落实"以学引思,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通过恰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学生英语学会习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英语课堂更具魅力,让英语教学更具活力,教师必须拥有敏锐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生活中的英语,在英语中学生活",顺应新时代英语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谭凤 《成长》2020,(4):71-71
从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来看,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不仅仅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还需要通过“让学引思”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还可以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让学引思”的理念,从而更全面的培养学生。本文主要对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推进“让学引思”课堂模式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推进“让学引思”教学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让学引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把其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帮助无疑是很大的。因为这种新理念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正确对待"让学引思"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利用"让学引思"的价值对课堂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使教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化"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学与用脱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职专生热爱英语并学有所用.教师应该采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从专业特色、身边英语、课本活化、作业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生活化"教学,让生活中的英语走进课堂.让英语课堂走进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达到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通过英语阅读来获取更多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英语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英语阅读还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对英语越来越热爱。英语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感情,这种感情越深厚,越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学生甚至能通过这种感情来提升自己对他国文化的热爱。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也能让老师更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让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并且《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是教育教学理论中的瑰宝,他的"用生活来教育"的理论对于我们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教学中以突出"生活"为主,着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课堂教学生活化,即英语生活化教学,它是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学,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生活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中自然、轻松地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那么,如何进行英语生活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教育属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生活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本就缺乏语言环境,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教师应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英语课堂根植在生活的土壤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素养。文章研究探讨了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特别是近几年,从小学开始便开设了英语课程,让学生从小有机会接触英语.但在新课标英语学习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英语老师,应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隐性"超人,尽量采用含蓄而间接的"隐性教学",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让学生掌握语言,从而使英语课堂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4.
<正>"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动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考、分析、整合.初中数学课堂需以"让学引思"为教学内核,"让"与"引"并重,"学"与"思"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深度发生,打造思维活跃、参与积极的数学课堂."让学引思"与新课程提倡的"生本"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意在引导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初中数学课堂实践"让学引思"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亲身参与、深刻体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一门丰富的、鲜活的语言,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发展于生活,任何脱离生活的语言都是不真实的.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应是将英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语言,从而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把自己一直以来所遵循的这种教学模式美其名日"英语生活化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英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让英语教学与生活真正地结合起来呢?以下是我在"英语生活化教学"中一些粗浅的尝试和大胆的设想,望能产生抛砖引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划一性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一些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出现了"模式异化"的倾向。本研究从英语学科的独特属性进行分析论证,指出"先学后教""学案导学""自学-展示"等模式化要求并不符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英语课程实施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力。研究者希望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能够充分认识英语学科的特殊性,鼓励并支持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引导下,遵循外语学科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宋艳 《亚太教育》2020,(2):105-105
推进“让学引思”,不仅是构建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还是为教学改革以及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基础。本文对“让学引思”教学改革与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强调,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力水平和思维能力这几个方面出发,进行优化设计。"让学引思"教学理念践行了新课改精神,凸显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对知识产生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科改的不断推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是"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主要体现。让学引思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脱离实际、缺乏实践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将更多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更多的是扮演监督者、引导者和解惑人的角色,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点拨、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质的飞跃。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着手,重点对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英语知识应用的愈加广泛,国家教育部门对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英语知识的普及越来越重视,为巩固和提升整体国民的英语知识水平,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开设有英语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英语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稳固基础。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探讨,同时制定一些合理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