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2.
聚焦"瘦报"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何谓“瘦报”所谓“瘦报” ,又称瘦型报、瘦身报纸 ,即在传统的对开或四开报纸的基础上加长、缩窄 ,使报纸在外形上显得更加苗条。其实 ,“瘦报”并不是新鲜事物。按照报刊史学家丁淦林先生的说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 ,邹韬奋创办的被称为“中型报”的《生活日报》 ,其实就是一种瘦报。“瘦报”起源于美国。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仁风教授介绍 ,近些年来 ,美国报纸版面变化较大 ,除了“图片增多变大”以外 ,“报纸变窄”是另一显著变化。不少美国著名报纸的版面由8栏改为6栏。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 ,自1976年9月7…  相似文献   

3.
姚娜 《传媒观察》2004,(8):25-27
《华夏时报》是一份一出身就命运多舛的报纸。在诞生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四易其主,四变其身。报纸也随着总编/社长的变动不断调整定位:从关注弱势群体,克隆南方周末的“大报”,到服务少数中上层人士,办“新型主流报”的“瘦报”。然后是定位市民新闻的都市类日报的“小报”,到现在  相似文献   

4.
《纽约时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纽约时报》创立于1851年。经过160多年的发展,《纽约时报》被誉为“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成为美国最有权威性的报纸。2003年,《纽约时报》平日发行113.2万份,星期日发行168.21万份,在美国每周七日都发行的报纸中拥有最大的发行量。良好的声誉也为《纽约时报》带来丰厚的收入,纽约时报被称为是点石成金的“印钞机”。2003年,以《纽约时报》为旗舰的纽约时报公司全年的总收入达到32.27亿美元,净收入为3.02亿美元,平均每股的股东回报率达到23%。  相似文献   

5.
1999年元旦,我国第一份瘦报——《都市快报》在杭州悄然诞生。该报采用1∶1.629这一接近黄金分割律的宽高比率,使自身很快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这是该报在国内首次引入版式总监概念,并聘请国内一流的视觉传导专家设计版式的成果。对于这一新鲜举动,国内同行并没有立即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普遍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直到2001年底《北京青年报》成为国内第二份瘦报,还有同行对此表示出“不屑”,指责报纸瘦身乃炒作,意义“仅仅是瘦了一点”。可没过多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2007,(10):F0002-F0002
9月7日上午,《农垦日报》创刊50周年庆典活动在哈尔滨隆重举行。 《农垦日报》在50年的发展中,曾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佳报纸”、“全省十佳企业报”、“全国百优报”、“全国二十佳企业报”、“全国农民报先进单位”。一批新闻工作者先后获得全国农民报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国、全省企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省报业管理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范玲 《新闻传播》2004,(10):34-35
新千年伊始,在国内报界掀起的新一轮改版浪潮中,“瘦报”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改成“瘦报”,各地的党报和都市报也纷纷“瘦身”以迎合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8.
范玲 《新闻采编》2004,(2):10-11
新千年伊始,在国内报界掀起的新一轮改版浪潮中,“瘦报”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改成“瘦报”,各地的党报和都市报也纷纷“瘦身”以迎合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9.
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中的第一家周末刊——《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创刊一年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报社先后收到读者和新闻界来信、来电数百次,纷纷给予好评,许多官兵反映说:“每周就盼星期一的《星期特刊》。”著名作家莫言来电说:“以前不了解武警部队,看了《星期特刊》,深感这是一支有文化、有作为的部队。”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在去年9月19日的《新闻阅评》中,以《“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生动活泼高扬主旋律》为题,对《星期特刊》给予肯定,文章说:“《星期特刊》是文化娱乐休闲类的副刊,但它远离社会上某些副刊类报纸低俗…  相似文献   

10.
刘静 《青年记者》2007,(12):117-117
目前招聘类报纸的广告业务已进入平台期,并呈现下滑的趋势,仅靠纸质媒体广告收入的单一经营模式面临考验。上海《人才市场报》、《北京人才市场报》、《前程无忧》、《手递手》、《北京劳动就业报》都开始探索与网络相结合的运营方法,除此之外,许多综合报的人才专版,如《北京青年报》的《人才时代》周刊,《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等,则是附着在大报的网站上。它们的网络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不“触网”怕跟不上“潮流”,“触”了网却又徘徊不前,这是许多招聘类报纸面临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有关廉价报纸的问题被很多学者研究,如1996年在《新闻前哨》发表的《“廉价报纸”刍议》,1998年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廉价报纸”的定义及我国城市报纸的“廉价化”》,2005年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以及2007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白话报与廉价报纸——中西报纸大众化发端比较深析》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专题摄影与摄影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开 《新闻知识》2005,(10):52-53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辟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率令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火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13.
解析日本报业专卖发行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寅 《传媒观察》2006,(11):63-64
纵观世界各国报纸发行体制,有三种基本形式:依靠零售的体制、订阅与零售相结合的体制、专卖制。欧美诸多名大报往往采用订阅与零售相结合的体制,一般是订阅为主,零售为辅。很多美国报纸,大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小如《奥兰多前哨报》、《斯坦顿岛前进报》,其家庭订户都占75%以上,有的达85%。日本的专卖制,也有人称之为“订单驱动型”发行方式,报纸销售几乎完全依靠用户订阅,日本90%以上的读采用订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蔡雯   《传媒观察》2006,(7):62-64
“重新设计”(Redesign)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直是美国报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82年《今日美国》报问世,以全新的版面形象震撼了报坛,巨大的图片、彩色的报头、醒目的标题、静态的版式,以及首创的图解天气预报……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也昭示着报纸形象还有变化发展的空间。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15.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16.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集团2005年9月推出)等。生活服务类报纸虽然只是周报,但其中不少报纸期发量雄居当地报纸之首,年广告收入达到数干万元,被誉为报业的“金矿”地带。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发行下滑问题越来越突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认为,生活服务类报纸突破发展瓶颈的思;路有两点:一是要打好“服务牌”,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为读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咨讯;  相似文献   

17.
何正君 《军事记者》2006,(10):68-68
近日,从广西桂林市传来消息,广州军区某工兵团原报道员、二级士官刘教清被《桂林晚报》社聘为记。刘教清在担任报道员8年时间里,刻苦钻研新闻写作和摄影技术,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写出了不少反映军营新貌的稿件,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士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500多篇(幅),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战士报》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18.
邓靖 《青年记者》2007,(14):42-43
2007年1月2日,全新改版的《华尔街日报》在美国全面上摊。当天,近50万份报纸在全美的报刊零售点免费赠阅,而全球最大的付费新闻网站《华尔街日报》网络版(WSJ.com)也免费开放。继2005年《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欧洲版重新设计,加强了报网融合之后,本次美国本土版的重新设计,将报纸和网络更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9.
张宁义 《军事记者》2009,(10):68-68
我走向“爬格子”的路,完全是“铁哥”牵的线。 “铁哥”,我的亲大哥.名叫张铁国.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福州日报》记者、党报热线组组长。从军8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报、《福建日报》、《军事记者》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500多篇。  相似文献   

20.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