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2019年数据,探究了商业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保险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其作用效果在东部地区最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商业保险通过减少农村家庭应对失业、医疗、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行的预防性储备,降低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提升家庭在发展型消费上的支出占比;减少家庭面对流动性约束及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的预防性储备,提升家庭在享受型消费上的支出占比。异质性分析显示,商业保险缩小了农村家庭在生存型食品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层面的消费差距,扩大了家庭在享受型消费占比方面的差距,对中低收入水平和有流动劳动力的农村家庭消费产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物价上涨导致家庭消费支出结构性上涨;在生活支出的六大项中,食品消费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最大;物价上涨对低保家庭儿童的食品消费影响较大,超过六成的低保家庭表示物价上涨对孩子的食品消费影响很大,特别是肉类、禽类、鱼类和水果等食品的消费量变化明显;应对物价持续上涨的策略和措施:超过60%的低保家庭表示会压缩家庭的食品支出;有31.4%的家庭表示将减少儿童食品支出.  相似文献   

3.
我们当前积极倡导的家庭理性消费模式可称为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这是一种以主动节约、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的新型家庭消费模式。构建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科学选取有效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健全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评价体系,推动节约的消费理念、适度的消费水平、优化的消费结构、科学的消费方式、理性的消费行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程方平 《班主任》2014,(6):50-52
正在现代学生的生活中,自主消费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由于家庭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许多中小学生都有数量不少的零花钱,可以自己支配买自己心仪的物品,或用这些钱进行消费。前两年,《课堂内外》曾做过一项中小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其结果表明,在日常生活、学习、娱乐、服饰、用品等多方面,学生的消费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即便是在中低等经济条件的家庭,学生的消费也都有超越家庭承受力的现象。从教育、社会、家庭等多个角度看,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风气问题,也是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宋时期四川盆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动。文章从消费结构中生活性消费入手,来看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农村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动。粮食、蔬菜等生活性必需品由自给性消费向市场性消费的转变和因社会习俗、城市风气影响导致农村家庭需要向市场购买更多的所需商品,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家庭与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调查问卷回收后,应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从安徽乡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入手,具体分析了乡镇居民职业分布、家庭收入状况、乡镇家庭人口结构等情况,在乡镇居民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安徽乡镇家庭对消费心理压力程度,以吃喝、穿着、家庭日用品、家电家具花费、医疗花销、教育消费、住房消费、农资消费等因素对家庭影响的敏感程度,考察乡镇家庭的消费热点及消费倾向,提出了扩大安徽乡镇居民消费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创业者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群体,创业如何影响创业者的消费,现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实证得出,选择创业确实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选择创业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水平高于非创业家庭;随着创业年限增长,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会随之上升;创业年限增长与创业家庭的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创业年限增长对创业成熟期家庭消费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概念。建立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对于山东省推进节约型家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山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的内涵及现阶段山东省建立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的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兰州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不同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源、性别等角度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做了多重比较,并对调查对象的消费炫耀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大部分为合理消费,其消费水平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有一定的相关,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消费明显低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的消费,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是饮食方面的消费,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10个城市共98所幼儿园中的7718个3-6岁儿童家庭进行了有关学前教育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3-6岁儿童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主要用于支付幼儿园费用,在保教费、捐资助学费方面的支出存在较大的家庭差异;贫困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负担最重;城市发展程度、家庭收入、幼儿园类型和幼儿年龄等因素影响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11.
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住房负担对家庭消费的作用值得关注。选用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房价收入比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负担与家庭消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对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的影响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除东北部地区外,住房负担与家庭总消费、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均呈反方向变化;青壮年或受高等教育家庭的住房负担对总消费、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的负向影响程度更深。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住房负担会通过住房公积金、总负债影响总消费、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的中介效应机制。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合理引导住房租购需求、分区域分群体进行分类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时下,大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胡乱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家庭经济过重,家庭关系紧张。这种不良消费心理的滋生,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学校、社会、家长应通力配合,用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来抑制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地消费。  相似文献   

13.
第七课讲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的合法权益是第一节内容的逻辑结果和必然延伸,本框则连接第一框家庭消费内容和第二框依法保护消费的合法权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明确了家庭消费的内容、重要性及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4.
农户家庭日常生活消费,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主要依赖自给自足的方式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家庭消费带来了巨大冲击,农户被卷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消费欲望愈益膨胀,消费方式日益社会化,与消费社会化相伴的是货币支出压力的增大。农户既要维持家庭日常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转,又要实现膨胀的消费需求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平衡,不得不在消费内容的“扩张”和“节制”上进行取舍,借助消费方式上“自给”与“他给”的搭配,通过消费时机“提前”或者“延迟”的恰当安排,进行理性的消费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透支消费、攀比消费、冲动消费。因此高校应强化理性消费观教育,家庭应加强理财教育,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家庭,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很重要,他最初来到世界都是从这里起步的。家庭体育,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和正常生活作用不小。家庭体育消费,对于孩子的消费社会化形成至关重要。本文梳理家庭体育消费研究的特点和内容,思考家庭体育消费的研究方向,关照青少年体育消费社会化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自从家庭产生后,家庭一直是消费的基本单位,消费职能是它的基本职能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消费观念、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模式发生了不少变化。 第一,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基本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家庭消费的规模和水平逐步提高,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从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居民消费总规模以6%的年均增长速度扩大,消费总额占国民收入的59%,如加上集团消费,实际消费额可达68%-69%。  相似文献   

18.
消费教育是生活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消费教育也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能力培养.通过对青岛市中小学生家庭消费生活方式展开的调查,揭示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中存在的消费误区,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把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放在消费教育的首位;把倡导现代消费方式作为消费教育的核心内容;借助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Louise Raths)等人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不仅在学校和家庭,也要通过政府、社区、民间机构、企业和大众媒体发挥作用,对中小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消费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乡四所具有鲜明城乡特点学校的学生课外培训消费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的问卷对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消费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子女数、父母亲学历、年级不同等,对学生的课外培训消费不同程度的影响。城镇学生和家庭月收入高的学生课外培训消费规模和支出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应从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及家庭四个方面规范和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培训消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中收入家庭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其社交模式的特征,并对其消费特征和通讯科技产品消费进行研究,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现今中收入家庭的社交和通讯科技产品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