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兰兰 《新闻世界》2009,(12):83-84
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初创办了一档专门为农民群众服务的电视法制访谈栏目《执法直通车》,迄今已制作播出了200期,每期都有一个司法执法、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嘉宾,回答记者和农民群众代表提出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向公众做出承诺,请求社会各界给予监督。这档栏目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欢乐送》是湖北电视经济频道民生新闻栏目《经视直播》中常年连续播出的一档特色版块节目。她采用纪宴手法摄制,每期播出两三分钟,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她熔铸、传播着“经视直播就在你身边”这一“贴近群众服务大众”的栏目理念.以主持人在各居民区现场与观众互动的方式,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千家万户带去欢乐。《欢乐送》已成为联系本频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沟通观众与社会、群众与政府的桥梁,展示百姓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民生风景线,拉动收视率和拓展栏目市场空间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建德电视台为了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结合新闻节目改版,在《建德新闻》节目中,推出了全新的新闻性专题栏目《真诚面对面》。该栏目设置为每周五期,每期4—5分钟。以"沟通零距离、社会更和谐"为栏目宣传口号,主要报道老百姓的身边事、大小事、麻烦事,想了解的事等,反映社情民意,传递百姓心声,引导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梅华 《新闻前哨》2004,(1):27-28
2003年9月1日,武汉电视台新闻经济频道浓墨重彩地推出了一档贴近百姓的新闻栏目《百姓连线》。栏目开播不足一月,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据AC尼尔森收视调查,该栏目的最高收视率从改版之前的0.8(《百姓连线》栏目由《城区报道》栏目改版而来)一路攀升超过了1.5,远远高于同一时段其他栏目的收视率;新闻中心的热线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80%的观众来电都是点名要《百姓连线》的记者  相似文献   

6.
龚茂明 《声屏世界》2000,(12):50-51
从1992年开始,遂川电视(有线)台开办《荧屏点歌》栏目,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工作人员、节目编辑,深深感到要办好《点歌》栏目,除了要任劳任怨、热情服务外,还要拥有许多学问。  相似文献   

7.
河北电视台“新闻广角”栏目因为定位于对社会问题的评说,因此,不免对社会不良现象鞭挞多一些。由于“新闻广角”记者敢碰硬,对基层某些违法违纪现象坚决曝光,通过舆论督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保护。因此“新闻广角”节目深受观众的欢迎。不少当事群众千里迢迢给记者送来锦旗,称颂“新闻广角”记者为“道义的卫士”。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5月18日21点30分播出了长篇调查报告《头号难题》.记者跨时三年,持续追踪浙江省嘉善县一起由强拆引发的信访案.片长60分钟,真实的纪录和客观的讲述,不仅生动反映了基层群众工作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且对于新闻工作者怎样更深入地开展“走转改”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与沈阳日报于2007年12月19日创办《民生连线》政务公开专栏。随着栏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改进,一个为群众与政府信息相互连通,政府主管部门与群众现场电话连线的方式,对一个时期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予以解答,达到服务民生,帮助群众解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互动式栏目已在众多市民和政府机关中叫响。  相似文献   

10.
吉安电台《行风热线》节目播出近两年来,38家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主要领导走进直播间,对群众的困难、意见、建议等给予了明确的答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充分信任。作为一档新闻舆论监督节目,《行风热线》真正起到了架通政府部门、窗口行业与人民群众直接联系的桥梁和密切党群关系、切实为群众释疑解难的直接通道的作用。2004年上半年,《行风热线》节目被评为吉安市“十佳广播电视栏目”和江西省“十佳广播栏目”。2003年,中共中  相似文献   

11.
背景材料: 《记者观察》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738早新闻》中一档以“新闻调查”定位的栏目,其前身是曾经荣获“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的《738百姓热线》。2000年初,为拓宽选题层面,增加报道深度,《738百姓热线》更名为《记者观察》,播出时间也由原来的三分钟,延长到五分钟。《记者观察》除继续保持原栏目“关注社会难点、热点,为农村听众服务”的风格和特点外,适时加大了“解惑释疑,传达政令”信息含量,并强化了“舆论引导,激浊扬清”的理性色彩。 该栏目从1997年1月开办至今,一直是吉林省台“十佳栏目”之一。栏目组的制作人、记者多次荣获省电台“十佳记者”的称号,这个栏目中播发的稿件也多在国家及省级广播新闻评选中获奖。2001年8月,《记者观察》栏目再次当选“中国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12.
《民生随身拍》是武城县广播电视台在《武城新闻》中开设的一档民生栏目,该栏目以“关注民生”为宗旨,以“群众爱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关注记者遇不到、看不到、拍不到的地方,以广大观众拍摄的视频或图片加文字配音的形式,对其反映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剖析.栏目架起了百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成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倾吐心声、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下面以《民生随身拍》的报道为例,分析如何把握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3.
鸡西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栏目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秉承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宗旨,发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叫响了《行风热线》品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群众亲切称之为“三个代表的典范”、“百姓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9日,南阳电视台《宛都播报》栏目改版,设置了《李曼帮忙》子栏目.该子栏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立足为百姓办实事,通过记者关注民生急事、难事、烦心事,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开播以来,《李曼帮忙》深得老百姓的称赞和信赖,在南阳地方媒体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并且迅速成长为《宛都播报》乃至南阳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作为伴随这个栏目诞生、成长的一名记者,笔者就帮忙类节目运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地市级广播电台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在开办服务类栏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因此,地市级广播电台只要坚持三贴近,巧打本土牌,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就能够办出叫得响的服务类栏目。《华山帮帮帮》是南阳广播媒体首个以主持人命名的服务类栏目。帮您打听,帮您寻物,帮您问药,帮您求医,帮您感谢,帮您致歉。这就是《华山帮帮帮》栏目名称的含义。栏目把听众需要帮助的寻常小事纳入服务范围,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  相似文献   

16.
李南 《新闻窗》2008,(1):125-126
《贵州人口》栏目(原名为《人口与计划生育》栏目)从1992年在贵州卫视开播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且势头越来越好。现在,《贵州人口》栏目已经有了“苗乡希望之路”,“遵义农民的希望之路”、“贵州农村群众生育观发生可喜变化”等有着良好口碑的节目。但《贵州人口》栏目在播出时间上,至今还未能进入黄金时段,也没有成为众口皆碑的品牌,说明栏目在定位和选题范围上还存在不足,体现人文关怀的节目也经常断档,使栏目形象及其收视率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冯必瑜 《声屏世界》2009,(12):44-44
改进节目结构,扩大节目影响力。近年来.都昌电视台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在农村节目的结构设计上,通过《都昌新闻》栏目开设“三农”专栏;在新闻节目中加大了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同时在《走遍都昌》栏目中加大了对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发生在农村的奇闻趣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12,(5):2
电视版《政风热线》由江苏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省广电局联合主办,2011年7月11日在江苏公共频道正式开播。栏目本着"传达诉求,监督政务"的宗旨,努力通过为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栏目特有价值,符合群众对现场问政  相似文献   

19.
<正>大河网《焦点民声》栏目是《河南日报》和大河网互动栏目《焦点网谈》的子栏目,打通八大投诉平台,严格执行"留言、审核、记者调查、发调查函、接收政府部门回复、向网友反馈"的处理流程,秉承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宗旨,通过网友和政府之间的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焦点民声》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逐渐放大,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益。打通八大平台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平台,因此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投诉渠道是开展《焦点民声》工作的关键。通过探索,  相似文献   

20.
曹萍 《记者摇篮》2012,(11):7-8
受众的需求是广播新闻栏目发展的方向。为此,近年来各级广播电台除了保证时政类新闻栏目的质量外,纷纷加大力度创办现场感强的社会新闻类栏目,得到听众的欢迎。朝阳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播报》就是一档以记者现场采制录音报道为主的社会新闻类栏目。栏目开办8年以来,播发了大量记者深入基层发回的极具现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