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渡河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中间为“河道”,线外为“河岸”。在“河道”内划大小不同的两组圆圈作为“石头”(两组圆圈的大小、距离、位置相同)。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再分成两组,成纵队面对面分别站在两端平行线后。裁判发令后  相似文献   

2.
穿越树林     
准备:在一块空地上画相距4米、长20米的两条平行线(为安全线)。方法:将游戏者排成一列横队,站到两条平行线之间,组成左右间隔1米的“树林”,先由两人出列,一人为进攻者,一人为防守者。组织者发令,游戏开始,防守者设法不让进攻  相似文献   

3.
燕子回家     
目的:丰富儿童知识,培养快速反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准备:画两件相距25米的平行线,一条在南,一条在北。两条线上都画有比游戏人数少1的小圆,表示燕子窝。平行线中间画一个半径为6至8米的大圆,表示蓝天。玩法:游戏开始,幼儿作燕子在“蓝天”内自由飞翔(作鸟飞动作),当听老师说“秋  相似文献   

4.
跳大海     
《教育导刊》2006,(5):49-49
游戏目的:1.引导幼儿用脚踢球,发展幼儿脚部力量;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游戏准备:在幼儿园空地上画好四条平行线,形成一个方块(如图);备好纸球一个。游戏玩法:在场地上画好两条线平行线,作为“大海”;两个人各站一边,用脚将纸球踢向对方,对方再将纸球踢回给对方。(注:只能用右脚踢,左脚一直在原位置上不能动,纸球踢出界为输。)跳大海$广州市从化幼儿园  相似文献   

5.
燕子回家     
目的: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快速反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准备: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平行线,一条在南,一条在北。两条线上都画有比游戏人数少1的  相似文献   

6.
踩石头过河     
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10-15米间距的平行线,中间为河道,线外为河岸,在河道里画两组圆圈作为石头,两组圆圈间隔一定距离。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再分甲乙两组,成纵队面对面,分别站在两条平行线后。由组织者发令“游戏开始”,甲组排头队员开始跳,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跳到对岸后与乙组排头队员拍手,乙组排头队员迅速跳回。如此进行,最后以先跳完的队为优胜。规则  相似文献   

7.
画脸谱     
《小学生》2003,(11)
游戏目的:培养观察力、记忆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游戏准备:参加人员6人一组。准备几块黑板(如在学校,可利用教室黑板),一些红、白粉笔,几条头巾或布条。游戏方法:游戏前,每组进行内部分工,6个人分别画面庞、眉  相似文献   

8.
不听话的球     
游戏条件:8人或8人以上,1个游戏主持人,室外每人2只皮球或2只网球,7卷1米长的线团或7块木条,或者一些沙子,只要是可以用来标明界线的东西都行游戏准备:用线、木条或沙子在地上标出间距为1米的7条平行线。每条线相对应于一定的分数:第一条线10分,第二条线25分,第三条线50分,第四  相似文献   

9.
注 :适合中班幼儿过小桥目的 :1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准备 :场地上画两条间距20~30厘米的平行线 ,当小桥。玩法 :1 .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2 .游戏开始 ,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 ,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 ,互相扶着对方的身体 ,侧身同时经过“小桥”。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3 .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钻山越岭目的 :1 .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准备 :皮球1个。玩法 :1 .孩子、爸爸、妈妈面…  相似文献   

10.
猜拳追拍     
规则:(1)游戏双方必须同时出拳,否则胜者无效。(2)追拍中只要触及身体即为追拍着。提示:(1)动作可以采用同队队员事前商定好出拳,听口令双方同时出拳,的方法判定胜负。(2)追拍着对方后,回平行线的方法可以采用让对方背,增加游戏的兴趣。在场地画两条相距1米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两  相似文献   

11.
蛇形走     
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5米的平行线,一条作起点线,一条作终点线。做法:游戏者每5人分一组,成一路纵队坐下。第一人坐在第二人的脚面上第二人坐在第三人的脚面上……最后一人坐在地上。后面每个人的双手  相似文献   

12.
二人拔河     
准备:短绳若干(是游戏人数的一半)。画3条相距1米的平行线,中间一条为中线,两边的为边线。做法:1.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列横队,两队相对应的两人一组,一根短绳,各持绳的一端,在中线两侧站好。2.组织者发令后,双方各自用力,争取把对方拉到自己身后的边线,凡把对方拉到身后边  相似文献   

13.
雷达探索     
游戏条件:8人或8人以上,室外游戏道具: 边长为50厘米的 蒙眼用的 小板凳(4张) 正方形硬纸板(4张) 围巾(4条)游戏准备:在地上画出一张正方形的场地,然后在场地 的4个角各放一张硬纸板,这就是4个根据地。游戏玩法:1.组成4个小组,每组两人,然后抽签 选出每组的"雷达",把雷达的眼睛蒙上,  相似文献   

14.
“溜”得快     
《小学生》2004,(23)
游戏目的:学会协调合作和相互谦让。游戏准备:锥形瓶2个,小气球若干,细绳。人数:分2组,每组3-6人,总人数和气球总数量相等。  相似文献   

15.
横拔河     
一、准备1根拔河绳(shéng)。画3条相距2米的平行线,中间为中线,两边的为边线。(如下图)二、玩法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站在中线的两侧  相似文献   

16.
满地是鲜花     
游戏准备: 参加游戏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在场地上,间隔20米划两条线,一条为起始线,一条  相似文献   

17.
夹包跳     
《小学生》2003,(10)
游戏目的:培养集体荣誉感,锻炼身体。游戏准备:室外场地和两个沙包。游戏方法:参加人员分两组,每组分两拨,分别立在长为20米的场地两边。游戏者把沙包夹在两脚间。比赛开始,两组进行迎面接力赛,参赛者夹住沙包向前蹦跳。哪组先完,哪组为胜方。  相似文献   

18.
绳圈滑环     
游戏条件:8人或8人以上,1个主持人,室外游戏道具: 杯口大的铁环发 8米长的绳子 秒表游戏准备:把圆环穿在绳子当中,然后,把绳子的两 头结起来,这样就成了一个大的绳圈。如 果有8个小朋友,就分成两组,每组4个人。游戏玩法:  相似文献   

19.
看谁爬得快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游戏玩法:妈妈先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线,在第二条线上等间隔地摆放一些饮料瓶(当成“障碍物”)。妈妈和孩子一起从第一条线向第二条线爬(在爬的过程中,两个人的膝盖不能碰地面),看谁先绕过“障碍物”爬回第一条线。头顶沙包走适合年龄:3~4岁。准备:小沙包。游戏目的: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游戏玩法:妈妈先设定游戏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妈妈和孩子在起点分别将小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慢慢向前走,看谁头上的小沙包在走到终点之前没有掉下来。注意事项:为了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妈妈还可以…  相似文献   

20.
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一条做起点,另一条做折返线。在两线之间划两组曲线,弯曲度要相对大一点。方法: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每队的人数都要是偶数。从排头开始“1、2”报数,1号做“盲人”,2号做“跛子”,两人组成一组。游戏开始后,先把“盲人”的眼睛蒙起来,然后,组织者发令,从各队里的第一组开始,走到起点线前,蒙着眼睛的1号背起2号,按照2号的指引,沿着曲线走到折返线后,交换角色后仍按弯典的路跑回本队,拍第二组的手,并回到队尾。依此类推,每组轮流一次,以先完成的队伍为优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