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前年以来,我在20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100余篇评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明友问我:“你的这些评沦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评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评论来。那么,评论  相似文献   

2.
总后武汉后方基地教导大队政治处主官、代理宣传干事能远清,在宣传工作中既擅长文字,又热衷于摄影,“两栖干事”因此而得名。1990年,熊远清从竹山县一个偏远的山村入伍后,爱上了写作。领导看他是个可培养的“苗子”,就给他提供条件。打那以后,他更加困不住,一有空不是写就是摄,单位里的那台“理光”被他玩得很熟,自己那点津贴费差不多全换成了相纸和胶卷。为了赶发新闻稿,他常常趴在办公桌上苦思冥想,有时又钻到又闷又热的暗室里,冲胶卷、洗照片,把眼睛折腾得跟害了眼病一样。热爱和勤奋是每个成功者的“通行证”。渐渐地,熊…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我在二十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一百多篇言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朋友问我:“你的这些言论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言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言论来。那么,言论的“由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纵观我自己写的这些言论稿,其“由头”有20%是从报纸上“拣”来的,有70%是从生活中“抓”来的,还有10%是顺应时节“变”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在武警河南某部机关里,一提起政治处李红雷主任,都说他是个“严”主任,特别是报道组的同志,对他的“严”,更是心感身受,印象颇深。近几年来,在他从严抓报道方针指导下,这个团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使这个报道工作一直后进的单位,彻底打了个翻身仗。然而,李主任的“严”决不是一味地严,严上加严,越严越好,而是严中有理,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之有理。“严”主任到任后,就给报道员下达了“宁肯不上稿,不搞假报道”的死命令。报道员们想,咱这个团的报道正处在低谷,要想打翻身仗,先得把篇数突击上去,如…  相似文献   

5.
(一)这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旧闻了,上海解放的时候,整个城市的接管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老百姓很是赞扬。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以后接收敌伪财产的“劫收”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记忆犹新,所以共产党“军管会”的工作作风和效率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接管工作进行得这样成功,当然决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党中央和各级组织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进行缜密的各种准备工作了,其中有一项很具体的工作便是对城市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上海解放后,进驻接管单位的军代表们可能读到过一本印发单位为“江南工作委员会”的内部参考资料或接管手册,封面上盖有“机密…  相似文献   

6.
“打假”莫忘新闻界莫云眼下,说多少谎,得多少奖的风气大有向新闻界蔓延的势头。一些“水分”颇大的稿件在新闻界的陆续“亮相”,使人民群众逐步对这块“净土”失去了信任。有的通讯员为了迎合某些领导者的心意,肆意歪曲事实,为本单位涂粉浓装;有些记者吃了单位的嘴...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8.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 “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在他本单位,也许算‘重奖’,但在发行全国的报纸上称‘重奖’,就欠妥了……”显然,这条消息的宣传效果被上述评论冲淡了。要是“奖”字前面不加“重”字,就不会有上面那些议论了。在我们家乡,人们把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到十分以上,称“超说”;说到十分,称“满说”;说个八九分,称“欠说”。从人们承受心理来看,对“超说”是反感的,对“满说”是有保留的,对“欠说”是容易接受的。上述报道中的“重”字,就有“超说”之嫌。而在我们的许多报道中,“超说”远未绝迹,“满说”普遍存在,“欠说”却遭冷落。例如,在“努力”前加“非常”,“优秀”前加“特别”,“科学”前加“十分”……几乎到处可见,好象不加副词或形容词,就  相似文献   

9.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0.
半年前 ,正当百岁文翁章克标的“征婚”被媒体炒得火爆之时 ,我在去年7月初的华商报上看到将近半版的章克标“征婚”、择偶之专访。因与章老相熟 ,即将报纸寄给他。想不到章老即来信 ,说 :“该文不知何人所写 ,全都捏造 ,没有一处不是错误 ,此人对我根本一无所知……如此悬空八只脚的写稿人倒也真是个天才了 ,天生的自己说梦话之才也。”洋洋数千言写活人“真事”的文章 ,作者不但未与写作对象见面 ,而且连认也不认识 ,无怪乎章老要封其为有“说梦话之才”了。无独有偶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去年7月17日在新民晚报揭露了这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0,(6):12-12
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最近接到通知,他将获得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沃尔夫数学奖。2010年沃尔夫奖颁奖典礼定于5月13日在耶路撒冷举行,丘成桐将与美国数学家丹尼斯·沙利文分享这笔10万美元的奖金。 丘成桐至此已经囊括数学界两大最高奖项。早在1982年,他就获得40岁以下数学家最高奖——国际数学联盟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12.
在社旗县业余通讯员报道队伍中,有一位被誉为“拼命三郎”的业余通讯员———王炳双,他已先后8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先进新闻工作者”。王炳双在该县太和乡政府党政办负责抓宣传工作,他尽职尽责,不辞劳苦,以极高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炳双笔耕不辍,或废寝忘食,或挑灯夜战,全力以赴宣传“三个代表”。经得一冬冰霜苦,迎来红梅满枝头,他共在市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发稿80多篇。时值去年腊月隆冬,社旗县各乡(镇)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各乡镇通油路”的号召,日出勤男女劳力10多万人,加宽加…  相似文献   

13.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有人常常和我谈起的: “你们中国青年报的地方记者为什么成长得那么快?”具体的说,成长得快大概包括这些内容:和中央各新闻单位驻各省的记者比较起来,中国青年报的地方记者有不少是“佼佼者”;他们中有的人“人在地方、胸怀世界”,写出了很多指导性强、引起了轰动的文章;中国青年报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两个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经在地市报社工作多年,采编的新闻作品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40多项,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荣获1994年度广西新闻奖的那次。《北海日报》当年6月17日见报的一组报道农民卖西瓜难的新闻作品(以下简称“西瓜报道”)分别获得通讯一等奖、言论三等奖、好标题奖———新闻体裁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捐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  相似文献   

16.
“的”“地”“得”的使用及其区别曹玉婷“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在文章中使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它们主要是附着在真地语言单位的前后,用采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三个词在普通话里的读音相同,都读轻声“de”,在词语和句子中各自有各自的...  相似文献   

17.
常听科技文章作者和科技书刊编辑同仁问:“连”与“联”,“连接”、“连结”、“联接”与“联结”用法上有什么异同?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和举例,按笔者的理解,对此问题做一简析,供参考和讨论。“连”有以下6个义项:①连接,如“心连心”“藕断丝连”;②连续、接续,如“连阴天”“连年丰收”;③包括在内,如“连我在内共5人”“连根拔”;④军队的编制单位,如“消灭了5个连的敌人兵力”;⑤姓;⑥表示强调,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如“他醉得连人都不认识了”。而“联”只有3个义项,即:①联结,如“把××与××…  相似文献   

18.
有位通讯员来信问报社:“写了批评稿件,领导不给盖公章怎么办?”各报每天收到的通讯员来稿,有不少都加盖了公章,有的还批注:“情况属实,同意发稿”。不用说,这是单位领导在给新闻“把关”。但是,目前“把关”把得不太好的情况不少。有些稿件盖公章不过是“走形式”,特别是有的“把关的”不是为党的新闻事业把关,而是专门为他们那个单位“把关”。凡是报喜的稿件,不管分寸是否得当,即使是明显地在自吹自擂,也盖章放行;有时还要加注一些向报纸推荐的话。相反地,对那些触及本单位实际问题的稿件,就要“横挑鼻子竖挑眼”,那个“关”把得就要如同铁桶一般。某些单位的“把关人”甚至直截了当地向通讯员打招呼:“不要写批评稿!”不少通讯员遇到明知该批评的事情,就是不敢写,他们知道写了也过不了本单位的这道“关”。对此,他们感到莫奈何。于是,只好来问报社“怎  相似文献   

19.
对一年一度的新闻作品进行检阅、总结与评奖,以此引导媒体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无可厚非。近有一新闻界朋友却自曝家丑:他所在单位在评新闻奖时不是靠实力,而是行“弄虚作假”之事,几乎到了“千方百计”的地步。如有的单位为了能评上奖,就将准备参评的已发表过的作品,或润色、或补充采访、或再制作,甚至翻盘重来。经过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与原来播出的判若两样。这是广播系统内的一大陋习。  相似文献   

20.
只要是广告,就得讲求艺术性,就得讲究美感。现在有的广告实在太蹩脚。且不说典型代表的游动字幕,翻翻报刊,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充斥于眼前耳畔的肤浅广告,真是不胜枚举。归纳起来,时下的广告有以下形形色色的毛病,并产生出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奖牌挂帅,自我吹嘘。“×奖×优”满天飞,“几金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