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平西、平北有一位令日寇闻名丧胆、传奇式的抗日民族英雄,百姓传说他在敌人枪林弹雨里矫健地飞腾,赞誉他是"小白龙",他的名字叫白乙化。打出"平东洋"大旗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3月7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父亲是个小公务员,薪金很少,家境贫困。他10岁时母亲病故,家中只剩一个和他相依为命的16岁  相似文献   

2.
冯舫女 《北京档案》2011,(10):11-12
冀北惊沉大将星,降蓬山下夕阳红。兵挥白马身先死,直捣黄龙志未终。血战艰危三载甚,萍飘繁乱半生同。长河若解英雄恨,呜咽奔流也向东!这首诗悼念的就是被肖克将军誉为"血沃幽燕、名垂千古"的革命烈士白乙化同志,赞扬他艰苦奋战、英勇牺牲的事迹。白乙化,满族人,1911年6月出生于东北辽阳石场峪村。  相似文献   

3.
李丽 《兰台世界》2005,(13):67-68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辽宁辽阳人.193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时,在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后在北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一二·九"运动后,先后任中共东北地区义勇军工委书记,绥西垦区抗日民族先锋总队长兼总支书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总司令,晋察冀军区第10团团长,华北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相似文献   

4.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辽宁辽阳人。193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时,在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后在北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一二·九”运动后,先后任中共东北地区义勇军工委书记,绥西垦区抗日民族先锋总队长兼总支书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总司令,晋察冀军区第10团团长,华北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经组织批准在保留中国大学学籍的条件下,到吕方寺(现灯塔市)县立第二高级小学任国文教师,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决定投笔从戎,抗击日本侵略者。白乙化趁城乡局势混乱之际,会同三位抗日之士,带两支手…  相似文献   

5.
<正>(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北京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宛平城、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韩郝庄村天津市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位于天津市北辰区铁东北路盘山烈士陵园位于天津市蓟县官庄镇北盘山南麓河北省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西路343号苏蒙联军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油篓沟乡狼窝沟村  相似文献   

6.
蒲润洲 《档案天地》2023,(2):7-9+32
<正>赵顺是平北抗日根据地涌现出的著名“拥军拥政”模范,他出生于1897年,系河北省赤城县雕鹗镇侯庄子村人。1940年,平北抗日根据地创建伊始,他积极协助组织抗日武装并参加了抗日救国会;龙赤联合县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干部就住在他家及附近的自然村;他支持儿媳张秀英从事抗日妇救会工作,并亲自送独生儿子赵尚文参加了八路军。赵尚文牺牲后,他又让3个女儿投身抗日;他家的3间房成了八路军的“卫生所”,在此养好伤的战士先后有100多人;1942年,《挺进报》由平西迁到平北后,他加入报社的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7.
革命老区平北抗日根据地——河北省赤城县的娘娘山下,有一个古老的龙关镇。这里曾经出生过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就是革命先驱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  相似文献   

8.
东北讲武堂不仅为奉军及东北军培养了一批中、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加速了东北陆、海、空军的近代化步伐,同时加快了东北军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9.
辽宁海城位于辽东半岛北部,东依莽莽群山,中有坦荡平原,两临潆洄辽水.群山雄姿百态,河水诸流汇集,好似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海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吕正操将军1905年1月就出生在这里.他早年在缫丝厂当学徒,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3年人东北讲武堂学习.1925年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张学良的少校副官.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谈判是战后东北问题中一项重要内容.1945年10月至1946年5月,同绕经济合作问题,中苏双方进行了大半年的交涉与谈判.这次谈判从其起因、过程,到结局,美国因素一直贯穿始终.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后.  相似文献   

11.
从1946年至1949年,东北解放区为了及时总结成绩,鼓舞斗志,战胜困难,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展览会共计31个,其中以东北解放区的战斗业绩展览会比较突出.这些展览,大多是东北解放区军民在艰苦斗争环境中英勇奋战、取得胜利的真实写照,既反映了东北解放区军民热火朝天的斗争生活和惊天动地的胜利业绩,也对广大解放区军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本文试图以1946年至1949年东北解放区发行的<东北日报>等新闻报道为依据,对该解放区鲜为人知的战斗业绩展览会做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28年7月,张学良将军继承父业,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开始独自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在1928.年到1931年三年时间里,张学良将军为把东北建设成为"振兴中华的基地",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措施.特别是对东北通货膨胀的抑制,取得显著的成效,曾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7,(9):46-46
《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 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报纸是4开两版,报头由吕正操将军题写.在创刊号上的发刊词中明确申明“本报是东北人民的喉舌,以东北人民的利益为利益,  相似文献   

14.
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9月间,驻东北苏军总司令的代表飞抵延安,向朱德总司令转达苏方有关中国军队进入东北问题的通知.当晚,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同机前来的东北先头部队负责人的汇报,并于次日凌晨决定,由彭真、陈云等组成东北局,立即搭乘苏军返航飞机去东北.此后的4年时间,陈云一直战斗在东北,曾任北满分局书记、东北局副书记兼南满分局书记、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沈阳特别市第一任军管会主任等职,为东北的解放和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50年东北地区掀起了争取增产节约五百万吨而奋斗的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随着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东北各地相继揭露出触目惊心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问题.1951年3月6日,东北局纪委向东北局报告关于处理干部贪污的问题.报告中说,根据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统计,该部2,318人的贪污案材料和纪委处理的30件贪污案,以及1950年各省市在4至9月份对19个贪污干部的处理,都说明东北地区党内党外干部中贪污腐化的现象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向东北扩张的重要手段.日本移民政策从20世纪初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长达40年之久,历经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移民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传罕见,同时也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土地被强行掠夺,房屋被毁,家园不在.日本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许多贫苦农民被剥夺土地后走投无路,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抗暴斗争.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也对日本的移民侵略进行了有力的武装反抗.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史学》1998,(3):4-1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迅速全面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贯穿于东北境内的中东铁路仍在苏联当局的管理之下.为排斥苏俄势力,夺得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实现对东北的完全独霸,日本从1932年起,与苏联就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秘密交涉.  相似文献   

18.
杨东昉同志是1952年10月由东北文化部任命为东北图书馆副馆长的;1955年10月又任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直到1957年1月调离,前后共四年零三个月.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尤其是在东北,美苏对抗与国共斗争交织在一起.美国为对付苏联,一方面积极帮助国民党接收东北,另一方面积极扩张外交势力,努力重建其领事机构.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因其处于苏军控制之下的特殊地位被美国认为具有特殊意义.美国驻大连领事馆始设于1906年9月,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领事馆被迫关闭.抗战胜利后,美苏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抗拉开帷幕.1945年7-8月的中苏谈判过程中,苏联坚持在东北,尤其在港口和铁路问题上享有控制权,而美国不甘心让苏联在战后独占东北,插手谈判,竭力要求苏联承诺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以限制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50年10月1日,沈阳--东北人民政府的首府,东北最大的也是最早解放的城市,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她早于全国解放前一年的1948年11月2日解放,在她新生的近两年时间里,作为全东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